李佶恺
- 作品数:65 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燕麦高效组培快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燕麦高效组培快繁方法,属于燕麦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愈伤诱导、愈伤分化和生根培养等步骤,通过对燕麦种子进行切胚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种子萌发,进而减少培养基更换操作、促进愈伤组织形成、缩短出...
- 李冰贺文骅牛壮郑山水崔国文张攀秦立刚杨梅林宇龙梅琳琳李佶恺
- 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
- 张月学唐凤兰韩微波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绥艳张亚芝魏淑红宋凤英林红李延东王黎明刁艳玲
- 研究通过对该省主要农作物已有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登记,并建立了现代化的保存数据库,应用先进技术从农艺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营养品质等多个层面综合评价鉴定和创新了大量有益资源,丰富了农作物种质基因库,同时向省内外多家育种单...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数据库
- 一种玉米间作绿肥保护黑土地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间作绿肥保护黑土地的方法,属于农业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玉米和绿肥于四月下旬进行播种,玉米的播种行距60‑64cm,株距24‑26cm,于两行玉米间间作一行绿肥,采用穴播方式,穴距30‑...
- 李佶恺尚晨张海玲马星竹韩微波范金生李冰尹航赵文江
- 施肥期对垂穗鹅观草生长特性及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种子产量是种子生产的首要问题,迄今为止,提高牧草种子产量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种子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播种期、施肥量、施肥时间的研究,选择投入低、产出高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使生产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 李佶恺王建丽申忠宝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钟鹏
- 关键词:种子生产性能鹅观草施肥期田间管理技术种子产量施肥时间
- 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确定紫花苜蓿的合理施肥时间和施用量,从而提高其产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位于黑龙江省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绥化综合试验站生长第3年的苜蓿产草实验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返青期与二次刈割后施肥效果不明显,第一次刈割后按75kg.hm-2纯氮,350kg.hm-2纯钾施肥效果最好。且苜蓿干草品质与施肥量没有直接关系。
- 尚晨张月学李佶恺张海玲陈晶张强康欣桐
- 关键词:SATIVA施肥
- 基于MaxEnt分析我国羊草分布区的生物气候特征被引量:15
- 2019年
-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甸草原及干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种之一。利用生物气候数据分析我国羊草的适生气候特征,客观反映我国羊草的地理分布范围及主导其分布的生物气候因子,能为我国羊草的分布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我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取204个羊草标本记录数据,并从WorldClim获取生物气候数据(1950—2000年),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羊草的地理分布,检测其生物气候主导因子及其适宜值。结果表明,冷季降雨量(bio19)对羊草分布的增益最大,干季降雨量(bio17)和最干月降水量(bio14)依次次之。同时羊草分布概率分别与冷季降雨量(bio19),干季降雨量(bio17)和最干月降水量(bio14)为单峰响应关系。较纬度和海拔因子,经度是影响我国羊草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 陈积山刘杰淋朱瑞芬李佶恺邸桂俐张强毛东杰孔晓蕾
- 关键词:羊草
- 苜蓿耐盐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分析盐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阐述了苜蓿耐盐性相关生理机制研究——有机渗透调节、离子吸收、抗氧化能力以及质膜相对透性,总结了苜蓿耐盐性鉴定方法。
- 李杰张月学尚晨李佶恺张海玲张强康欣彤
- 关键词:苜蓿盐胁迫耐盐机制
- 一种草坪草质测定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坪草质测定尺,它包含第一量尺(1),该第一量尺(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量尺(2),所述的第一量尺(1)与第二量尺(2)之间通过铰轴(3)转动连接配合,所述第一量尺(1)与铰轴(3)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蚀刻...
- 王建丽申忠宝张瑞博潘多锋李道明邸桂俐段滨秋钟鹏李佶恺高超刘慧来
- 一种高寒牧草种子破眠用恒温浸泡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寒牧草种子破眠用恒温浸泡装置,包括侧面为透明材质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安装腔和用于储放营养液的储液腔,安装腔位于储液腔上方,所述处理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
- 李佶恺尚晨张海玲申忠宝韩微波 李冰 杨梅
- 红三叶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引进的20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在红三叶居群内具有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顶生小叶大小变异系数最大,为26.16%。各个性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顶生小叶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顶生小叶宽度与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20份材料分为3大类群,第1类包括6个居群,其特点是茎长度、顶生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小叶大小和花序直径均高于其他2个居群;第2类包括13个居群,其特点是叶形指数较高;第3类包括1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高大、茎粗,理论牧草产量高。
- 王建丽申忠宝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钟鹏邸桂俐高超李佶恺
- 关键词:红三叶农艺性状综合评价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