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良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种指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直升机超视距主动引导定位误差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针对用直升机引导超视距导弹攻击目标的需求,对直升机超视距引导定位的误差来源进行探讨,利用微分原理求解三角形误差的方法,建立惯导大地法、航姿大地法、双向定位法三种不同引导定位方法的误差求解模型。利用误差来源数据进行编程解算模型,最后得出定位误差分析结论,为舰载反舰导弹精确超视距攻击提供有益的参考。
- 徐清华徐海刚李中良
- 关键词:超视距
- 基于遗传算法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航路规划作为提高反舰导弹作战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正逐渐被反舰导弹所应用。结合反舰导弹自控飞行特点,系统分析航路规划过程中各个航路点的约束条件,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编程,顺利实施了导弹航路的最优求解和航路的自动标绘,为指挥员实施导弹攻击提供辅助决策。
- 徐清华李中良沈闽峰刘钢
- 关键词:反舰导弹航路规划遗传算法
- 复杂电磁环境下战术侦察无人机作战探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分析了战术侦察无人机存在的低空、低速、难以处置突发故障、信息传输易受干扰和对控制站高度依赖等缺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无意和蓄意干扰的新威胁,探讨了无人机侦察作战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侦察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提供了相关方法与注意事项。
- 汪洋亮王国胜李中良
-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侦察无人机
- 基于PID的高速无人机高度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传统的PID姿态控制方法实现高速无人机的高度控制,采用从内回路到外回路逐层设计的方法。运用根轨迹法对开环传递函数进行分析,确定各参数的大致取值范围。再利用时域法及频域法,在取值范围内反复比较各组参数的时域和频域响应指标,直至得出一组最佳参数值。
- 汪洋亮王国胜李中良
- 关键词:PID
- 反舰导弹对目标信息迟滞的适应性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标信息迟滞(延误)情况下的导弹攻击是导弹超视距攻击的一种常态。以直升机引导反舰导弹实施超视距攻击为例,在全面分析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射击误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反舰导弹捕捉概率模型,对目标信息迟滞对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进行了精确定量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并对导弹超视距攻击的引导与实施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 沈闽锋李中良刘钢
- 关键词:反舰导弹适应性
- 基于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决策的登陆地域选择被引量:6
- 2007年
- 登陆地域选择是登陆作战中的关键工作之一。针对该选择过程的特点,提出基于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登陆地域选择评估方法。该方法直观、简单,降低对指挥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有效弥补指挥员的主观判断误差,提高了评估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张年春李中良刘传勇
- 关键词:登陆多属性决策
- 基于机会约束条件下舰艇航线动态规划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从舰艇出航隐蔽性要求出发,根据舰艇在海上不同航段被敌方探测发现的概率不同,建立基于机会约束条件下动态规划航线数学模型,实现从多条航线中选择满足不被探测发现置信水平下的最短航程航线,从而为指挥员迅速选择最优航线提供辅助决策。
- 徐清华曹之新李中良
- 关键词:动态规划
- 直升机引导条件下舰载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仿真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分析直升机引导条件下舰载反舰导弹对目标超视距攻击产生的射击影响。分析了舰载直升机引导误差、发射舰艇定位误差、目标机动误差、导弹飞行误差等对导弹超视距攻击的影响,构建导弹超视距攻击仿真模型,并开发仿真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实验平台分析和检验不同误差条件下导弹超视距攻击效果,为部队进行战法、训法提供训练平台,解决部队针对性训练的难题。
- 徐清华夏青峰张贵银李中良
- 关键词:直升机超视距攻击反舰导弹仿真
- 导弹航迹规划对编队作战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在阐述编队导弹航迹规划基本概念及其主要任务的基础上,从火力运用观念、战法运用空间、目标打击能力、兵力配置以及编队攻防队形等方面分析了航迹规划对舰艇编队导弹攻击的影响,并指出了舰艇编队导弹航迹规划作战运用对指挥控制能力、信息保障、战场环境的掌控、航迹规划决策软件以及导弹导航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 沈闽锋李中良陈盼
- 关键词:航迹规划编队作战
- 越南新型水面舰艇发展及作战使用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文章系统梳理了越南海军引进、仿制"猎豹"级护卫舰、"毒蜘蛛"Ⅱ级导弹艇、"毒蜘蛛"Ⅲ改进型导弹艇("闪电"级导弹艇)、BPS-500级导弹艇、斯维特里雅克(SVETLYAK)级巡逻艇、"海豚"/"野猫"级快速攻击/巡逻艇等新型水面舰艇的发展情况及其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明了其新型水面舰艇具有对海打击能力突出、具备一定的自卫防空作战能力、反潜作战初步走向舰机一体化、支援保障能力比较强、吨位较小影响在南沙海域的活动能力、严重依赖外援消耗后无法及时得到补充等主要特点,分析了其新型水面舰艇与先进战机合同突击、在海上巡逻机岸站的引导下实施远程突击、在护卫舰和大型导弹艇的指挥引导作用实施远距离突击、实施分进合击、和岸基反潜直升机一起实施重要港口泊地航线的反潜作战等主要作战使用方法。
- 李中良徐清华刘钢
- 关键词:水面舰艇作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