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金才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隧道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力学
  • 1篇电机
  • 1篇液位
  • 1篇液位检测
  • 1篇液位控制
  • 1篇液位控制系统
  • 1篇一次回路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效锚固长度
  • 1篇支护结构
  • 1篇软岩
  • 1篇软岩隧道
  • 1篇砂土
  • 1篇砂土地层
  • 1篇失稳机理
  • 1篇受拉
  • 1篇水泵
  • 1篇水泵电机

机构

  • 6篇西北核技术研...

作者

  • 6篇朱金才
  • 3篇卢珂
  • 2篇田冬俊
  • 2篇杨进超
  • 1篇王曙光
  • 1篇刘小丽
  • 1篇曹光华
  • 1篇任兴涛
  • 1篇刘泽西
  • 1篇陈庆
  • 1篇佘潇
  • 1篇李东亮

传媒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工业建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某坑道破坏特征的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应用相似理论,采用地质力学模型实验对坑道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实验采用自行研制的模型材料、加载系统和约束维护结构,通过对地层物理力学指标、地应力场、洞室开挖过程等的模拟,研究了土体坑道的破坏形态。采用微型高精度位移量测技术和应力量测技术等,对坑道在开挖和超载破坏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量测,通过数据分析对坑道开挖与加载破坏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有了初步认识,并对模型地层中坑道破坏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索。
卢珂朱金才杨进超
关键词:破坏特征
砂土地层中隧道失稳机理验证被引量:3
2015年
不同条件下,隧道围岩发生破坏的机理不尽相同,有劈裂破坏、剪切破坏和重力坍塌等。根据围岩稳定性分析需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砂土地层中隧道失稳的机理。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隧道围岩发生破坏的起始部位、破坏面的开裂方向和形状。通过隧道开挖模型实验,得到砂土地层中隧道失稳时的表观特征,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砂土地层中隧道失稳的力学破坏形式是压应力集中导致的劈裂与剪切滑移,采用Mohr—Coulomb模型来计算砂土地层中隧道围岩破坏面的特征是合理的,计算的破坏区域可以用于指导隧道支护设计。
朱金才卢珂杨进超佘潇
关键词:砂土隧道稳定性分析失稳机理
钢结构平台盖板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以钢结构平台盖板的用钢量为目标函数,以强度和刚度等要求为约束条件,以盖板工字钢梁截面尺寸、数目和钢板厚度为主要设计变量,应用改进枚举法,分别得到3种不同结构形式下的优化设计结果,并对这3种优化设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I18作为工字钢梁的方案一为最优化设计方案。
田冬俊朱金才卢珂
关键词:盖板优化设计
液位控制系统及储液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位控制系统,包含液位检测单元、排液单元和控制回路,液位检测单元包含多组,每组液位检测单元包含至少两个液位检测触点,液位检测触点可采集不同高度的液位信息并输出对应的开关信号;排液单元包含两组,分别为高...
刘泽西王曙光任兴涛刘小丽朱金才苏冠中骆潇
解析设计在某软岩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对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解析设计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着重介绍了解析设计的原理、内容及其在某软岩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例中围岩收敛的监测数据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解析设计在该软岩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是成功的,同时也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看法。
陈庆朱金才李东亮
关键词:软岩隧道支护结构荷载
锚杆受拉时围岩的弹性变形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将摩擦桩荷载传递模型应用于锚杆受力分析,通过理论推导获得弹性状态下锚杆受拉时围岩的弹性变形解析解,并分别讨论了有效锚固长度、扰动围岩表面半径与锚杆所受拉力的关系。通过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分析,说明该荷载传递模型用于锚杆受力分析是可行的,基于该模型的分析结论对于锚杆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田冬俊朱金才曹光华
关键词:荷载传递有效锚固长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