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超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6篇衰竭
  • 4篇疗效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4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人工肝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药物
  • 2篇幽门螺
  • 2篇预后
  • 2篇人工肝支持
  • 2篇人工肝支持治...
  • 2篇人工肝治疗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机构

  • 12篇南阳医学高等...
  • 10篇苏州大学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9篇朱海超
  • 10篇甘建和
  • 7篇黄小平
  • 5篇陈丽
  • 5篇罗二平
  • 4篇徐艳琴
  • 3篇赵卫峰
  • 3篇江敏华
  • 3篇秦爱兰
  • 3篇孙蔚
  • 3篇李进
  • 3篇曾庆松
  • 2篇郭遂成
  • 2篇沈玲
  • 1篇李书印
  • 1篇闪海霞
  • 1篇黄普
  • 1篇徐英
  • 1篇王艳
  • 1篇黄燕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09年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ACE治疗不同AFP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生存时间的差异,对其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经TACE治疗的PLC患者临床资料,分为AFP阴性组,AFP阳性组,AFP阳性组进一步分为20 ng/ml200 ng/ml组;随访其存活状态及死亡时间;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差异。结果 AFP阴性组、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0月、5.73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AFP>200 ng/ml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4月,和AFP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不同AFP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可能存在差异,AFP>200 ng/ml组患者预后较差。
沈玲朱海超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胃癌患者Hp感染后P73与NF-kb和SOX2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P73、核因子kb(NF-kb)、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胃癌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60例,以Giemsa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是否有Hp感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73、NF-kb、SOX2的表达。观察分析患者Hp感染状况,病变组织中P73、NF-kb、SOX2的表达。结果 Hp感染阳性率75.00%,P73表达阳性率53.33%,NF-kb表达阳性率51.67%,SOX2表达阳性率11.67%;Hp感染患者P73、NFkb、S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44%、64.44%、4.44%,无Hp感染患者P73、NF-kb、S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0%、13.33%、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Hp感染率88.24%高于Ⅰ~Ⅱ期患者的57.69%(P<0.05),T1+T2组Hp感染率65.79%低于T3+T4组的90.91%(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与P73、NF-kb表达均高于无Hp感染患者,SOX2表达低于无Hp感染者,Hp感染与临床分期及组织浸润深度关系密切,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P73、NF-kb、SOX2异常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及发展。
沈玲朱海超杨秀丽亚国伟张要盛胡孟达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旋杆菌P73核因子KB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急性戊型肝炎患者(AHE)和戊型肝炎病毒相关肝衰竭患者(HEV-LF)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比值(Thl7/Treg)的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25例AHE患者(AHE组)和14例HEV-LF患者(HEV-LF组)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百分率,计算Th17/Treg,同时检测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结果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率和Th17/Treg由高到低依次为HEV-LF组、AHE组和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V-LF组,Th17细胞百分率与ALT、TBi L呈正相关(r=0.591、0.539;P<0.05),与PTA呈负相关性(r=-0.565,P<0.05);Th17/Treg与ALT呈正相关(r=0.777,P<0.05),与PTA呈负相关(r=-0.653,P<0.05),其余均无相关性(P>0.05)。HEV-LF组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4.301,P<0.05)。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导致不同临床经过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均与肝脏炎症坏死相关;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升高可能与戊型肝炎重症化有关,可作为HEV-LF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孙蔚朱海超甘建和吴云辉徐英陈丽
关键词:戊型肝炎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3年
目的:分析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2年6月收治于本院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8例,根据治疗药物方案不同分为甲组(雷贝拉唑)、乙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及丙组(雷贝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临床总疗效为65.52%,乙组为62.07%,丙组为90.00%,丙组临床总疗效率高于甲、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L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三种炎性因子均降低,且丙组三项指标均低于甲、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79%,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79%,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临床疗效更好、有利于改善炎症情况,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李玉玲朱海超李书印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
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四联药物及序贯药物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3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三联药物、四联药物及序贯药物方案治疗;比较3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2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C组疼痛缓解率高于A、B组,疼痛和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短于A、B组,Hp根除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药物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活动期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症状改善,提高Hp根除率,避免远期复发,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优于三联和四联药物方案。
徐艳琴朱海超李进曾庆松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疗效安全性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与前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及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γ-GT的水平及评估其对预后的指导意义。 方法检测89例肝功能衰竭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30名健康人外周血γ-GT的水平。研究肝功能衰竭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患者入院时γ-GT水平和入院后动态变化的差异,研究肝功能衰竭患者入院后γ-GT上升亚组与γ-GT下降亚组存活率的差异,研究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γ-GT与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 disease, MELD)评分及前白蛋白的相关性。 结果入院时,肝功能衰竭组、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γ-GT水平分别为(149.61±69.86)、(123.96±59.52)和(48.28±10.25) U/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150,P〈0.05)。肝功能衰竭存活亚组入院后1周γ-GT上升值明显高于肝功能衰竭死亡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7±10.34)比(29.47±5.05) U/L,t=5.40,P〈0.05]。入院后γ-GT上升亚组存活率明显高于γ-GT下降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19%(48/63)比23.08%(6/26),χ2=21.76,P〈0.05]。肝功能衰竭组患者γ-GT与前白蛋白呈正相关性,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709、-0.627,均P〈0.05)。 结论γ-GT的逐步升高是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之一。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γ-GT与前白蛋白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可共同反映肝细胞的再生。
陈丽黄小平王艳徐英孙蔚朱海超甘建和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前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
不同给药方式的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鼻饲管注入等,观察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SAP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饲组和灌肠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鼻饲、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并检测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结果:大承气汤灌肠组症状、体征的缓解优于鼻饲组、对照组;灌肠组的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IL-8在第3天、第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的IL-8在第3天、第7天低于鼻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饲组TNF-α、IL-8在第3天、第7天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治疗联合大承气汤能够降低SAP细胞因子水平,且保留灌肠方式疗效优于鼻饲,可有效地预防SAP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徐艳琴朱海超李进曾庆松
关键词:不同给药方式大承气汤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药致肝衰竭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中药致肝衰竭的特点,探讨人工肝治疗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中药致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根据是否接受人工肝治疗分为治疗组(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与对照组(内科综合治疗),比较其治愈好转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衰竭相似;总治愈有效率68.9%(31/45),治疗组80.6%(25/31),对照组42.9%(6/14),P=0.0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引起的肝衰竭,涉及中药种类繁多,预后不良,内科基础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同时应当加强中药的毒理研究及管理。
朱海超赵卫峰江敏华秦爱兰罗二平黄小平甘建和
关键词:中药药物性肝衰竭人工肝支持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比值的变化及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CLF)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比值变化及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2例SACLF患者(SACLF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以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的比值。研究SACLF组Th17/Treg与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的相关性。结果 SACLF组及CHB组Th17频数分别为(2.51±0.57)%、(0.96±0.35)%,均较健康对照组(0.34±0.22)%明显升高(P<0.05);SACLF组与CH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LF组Treg频数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CHB组Treg频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CLF组与CH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LF组及CHB组患者Th17/Treg比值分别为(0.43±0.16)、(0.23±0.18),均较健康对照组(0.07±0.15)明显升高(P<0.05),且SACLF组与CH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LF患者MELD评分与Th17、Th17/Treg与呈正相关(r=0.647、0.566,P<0.05),与Tre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失衡可能是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机制之一,SACLF组免疫失衡程度尤其是Th17的升高均与预后呈正相关。
陈丽黄小平黄燕孙蔚朱海超甘建和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中药致肝衰竭特点及人工肝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致肝衰竭的特点,探讨人工肝治疗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中药致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根据是否接受人工肝治疗分为治疗组(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对照组(内科...
朱海超赵卫峰江敏华秦爱兰罗二平黄小平甘建和
关键词:肝衰竭回顾性调查人工肝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内科综合治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