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毓仁

作品数:33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10篇高血压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药物疗法
  • 5篇衰竭
  • 5篇疗法
  • 4篇血管
  • 4篇药物
  • 4篇抗高血压
  • 4篇充血性
  • 3篇电图
  • 3篇动态血压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肌
  • 3篇心律
  • 3篇血症
  • 3篇利尿
  • 3篇利尿剂
  • 3篇卡托普利

机构

  • 33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作者

  • 33篇朱毓仁
  • 12篇李佩璋
  • 6篇张邢炜
  • 5篇马辉
  • 4篇周青
  • 2篇吴欣
  • 2篇葛琼珊
  • 2篇黄坚
  • 2篇张雪梅
  • 1篇朱晨
  • 1篇楼荣灿
  • 1篇洪鸣鸣
  • 1篇章希贤
  • 1篇郑良荣
  • 1篇陈普崇
  • 1篇朱建华
  • 1篇刘星
  • 1篇李雄
  • 1篇黄鉴政
  • 1篇徐耕

传媒

  • 10篇浙江医学
  • 5篇浙江中西医结...
  • 4篇心电学杂志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卫生经济研究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续)
1998年
朱毓仁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药物高血压口服
正常成人及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被引量:3
1994年
43例正常成人及4O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内血压的动态变化,正常成人上下午血压无明显差异,但前半夜高于后半夜.白天高于夜间;高血压病人血压上午高于下午,前半夜高于后半夜,白天高于夜间,并发现部分常规投药法疗效不佳患者有特殊的动态血压曲线.笔者认为24小时动态血压鉴测可作为高血压诊断、抗高血压药物疗效、高血压病人预后判断的新手段.
李佩璋张邢炜朱毓仁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正常人
立平脂治疗高脂血症4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立平脂(Lipanthyl)系新一代苯氧乙酸类降血脂药物,我院自1991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降血脂疗效及副作用,兹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系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的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2岁。均经低脂餐和少甜食膳食,并停止服用任何影响脂类代谢的药物1月后,复查血脂仍具有下列一项以上者:(1)血浆总胆固醇(TC)≥5.70mmol/L;(2)血浆甘油三酯(TG)≥1.70mmol/L;(3)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5mmol/L;女性≤1.18mmol/L。其中高TC、高TG。
李佩璋朱毓仁庄生一马辉黄坚
关键词:高血脂病立平脂疗效
心房晚电位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对61例非发作期房性心律失常病人和60例健康人进行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测,并对部分患者作经食管电生理刺激以诱发房颤.结果显示;阵发性房颤组的滤波后P波时限和滤波后P波终末20ms均方根电压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滤波后P波时限与房颤有密切关系.该参数尚能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初步探讨了国人心房晚电位的诊断标准,认为滤波后P波时限>110ms且滤波后P波终末20ms均方根电压<3.5μV为心房晚电位阳性.
黄坚马辉朱毓仁李佩璋葛琼珊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图心房晚电位
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与年季节律
1993年
本文对96例心血管病人和216例“健康人”进行定期动态心电图监测,探索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和年季节律,结果表明ST段下降的检出率以冬季最高占39.7%,夏季最低占12.8%(P<0.005);卯~巳时(5:0~11:00)最高占41.7%,子~寅时(0:00~5:00)最低占13.0%(P<0.005)。本文结果进一步论证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学说。
朱毓仁李佩璋周青庄生一王永高张雪梅
关键词:心肌缺血昼夜节律
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液免疫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测定了9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IgG、IgA、IgM、C_3、C_4及CIC,发现随着病情程度加重,IgG逐步升高,其它指标无明显改变。苯那普利治疗后,随着血压的下降,IgG、C_3及CI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我们认为IgG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指标,苯那普利能逆转高血压病患者的部分体液免疫异常。
李雄李佩璋朱毓仁吴欣马辉
关键词:苯那普利高血压体液免疫
妊娠期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1999年
妊娠期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必须兼顾母儿的安全性。Teoh等提出了在妊娠不同时期选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建议,见表1
朱毓仁
关键词:妊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疗法
肥厚型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1990年
对于心室造影证实乳头肌肥大,室间隔中部或上部明显肥厚、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持续超过6.7kpa;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无效者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据统计大约10—15%的HCM患者需手术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是室间隔心肌切开一切除术(Ventricular Septal myotomy-myectomy),系经主动脉切开,然后切除一部分基部室间隔(约2—5g)或室间隔肌切开术(Septal myotomy)在同一解剖部位作一切口而不切除组织,两种手术均获得成功。
朱毓仁
关键词:室间隔压力阶差左心室流出道心室造影肌切开术肌肥大
心力衰竭的现代药物治疗
1997年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心衰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美国有人统计45岁以上普通人群,年龄每增长10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是65岁以上病人住院的主要原因,而且再次住院率很高。多数患者出现CHF的症状和体征时,疾病已属终末期,存活率很低,重度心衰患者5年病死率达50%以上。近年来在心衰的治疗方面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药物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1
朱毓仁朱莹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药物疗法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埋藏式心脏起搏207例体会
1994年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在1982~1992年10年间为207例患者首次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并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陈君柱朱建华徐秋萍郑良荣黄元伟郑峰葛琼珊章希贤李佩璋吴欣朱毓仁刘星马辉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埋藏式适应证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