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换平
- 作品数:81 被引量:4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症状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联合疗法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症状期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术后1和7d、1、3、6和12个月对患者的下腰痛疗效(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价、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生活质量(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和7d、1、3、6和12个月JOA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9.2%、86.5%、81.1%、83.8%和83.8%;ODI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短期内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PLDD联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症状期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继荣赵宁王兴盛朱换平陈祁青
- 关键词:PLDD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 2013年
- 观察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按PLDD的治疗标准选取LDH患者共22例,对治疗后3月、6月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了临床疗效及疼痛学评价,患者治疗后3月及6月症状较前有明显改善,疼痛较前明显减轻。PLDD是治疗LDH的有效临床方法,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明显,发挥PLDD的治疗优势,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 孟彧赵继荣朱换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
- 成人原发性腰椎间盘炎43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早期大剂量静滴广谱抗生素、卧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中药治疗,根据血沉改变考虑用药时间,一般用3周左右。早期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短期内症状、血沉即可改善。症状、体征消失后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地活动。结果随访3个月~4年,平均23个月,腰部疼痛无复发,血沉正常,X线片示脊柱稳定。结论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剧烈的痉挛性腰痛、活动受限、不规则性低热,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等基本可考虑本病,若再加上CT或MRI的特殊表现即可确诊,特别是血沉、C反应蛋白、MRI对诊断本病最有价值。治疗以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卧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中药等非手术治疗为主。
- 杨峰张绍文朱换平邓强
- 关键词:椎间盘炎
- 基于“脑为髓海”理论探讨脑部相关疾患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是现在脑部相关疾患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OP的发病往往与脑部相关疾患同步发生,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与OP患者具有一定重叠性。脑部病变可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活动减少乃至长期卧床失去肌肉对骨骼机械应力刺激而导致骨量丢失,最终导致OP的发生发展。现代中医药学往往将OP的防治重点置于肾、肝、脾等脏腑,而忽视了“脑”的作用,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脑作为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中枢,通过神经肽等信号物质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骨的形成与代谢。故脑与骨两系统在生理上互惠互利,脑部疾患与OP在病理上互为因果。中医学认为脑为髓海,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髓海充盈以濡养四肢百骸;髓海空虚则筋骨失养而发为骨痿。因此以中医“脑为髓海”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探讨脑部相关疾患与OP相关性,为OP防治提供理论新思路。
- 赵继荣史凡凡马同朱换平陈文赵宁薛旭杨涛张立存李玮农蒋鹏杨文通
- 关键词:脑部疾患骨质疏松症
- 杜仲腰痛丸调控p53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骨形成影响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杜仲腰痛丸调控p53对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及骨形成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罗钙全)+杜仲腰痛丸(eucommia lumbago pill,ELP)治疗6个月;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分别用0.2、0.4、0.8 mg/mL ELP培养液处理p53基因过表达的成骨细胞MC3T3-E1。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ALP、OCN及Runx 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并分析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P患者的P53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及BGP、TRAP、DPD/CR显著增加,各部位BMD显著降低;ELP治疗6个月后,p53的mRNA与蛋白的水平及BGP、TRAP、DPD/CR均明显降低,而L2~4BMD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p53的表达水平与L2~4BM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BGP、BALP及DPD/C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ELP明显降低MC3T3-E1中p53的表达水平;同时0.4 mg/mL的ELP可以逆转p53过表达的影响及对ALP、OCN和Runx 2的表达。结论杜仲腰痛丸可能通过抑制p53的表达影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促进骨形成。
- 朱换平石敏张维平马同赵继荣
- 关键词:杜仲腰痛丸老年骨质疏松P53骨形成
- “过酸伤肝”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周礼》云:“疾医以五药养病,凡药以酸养骨。”《内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酸味善走筋,而酸味收敛,多食则筋易拘急;肝藏血而主筋,肝气受损,则筋伤血瘀,筋脉失养,运动不利,故发骨痿;过酸伤肝理论长期从饮食摄入方面影响着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代研究认为,酸性环境会打破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肝脏功能受损会引起骨代谢的紊乱,酸负荷也会导致骨代谢异常,但其中的关联尚不清楚。该文探讨“过酸伤肝”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思路。
- 张鑫朱换平张维平李育光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代谢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总结近年来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并将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柴喜平朱换平李盛华
- 关键词:青少年
- 新型椎管内骨折复位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制、评估新型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对骨折块的复位效果。方法依据我国成人胸腰椎椎管的形态、面积,并结合尸体实际反复应用设计制作新型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A组: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自体骨横突间植骨术,术中应用自制新型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后侧方推挤使椎体后缘骨折块复位,达到恢复椎管容积的目的 ,术后随访测量局部矢状面Cobb角以评价脊柱矫形、椎管横截面积以评价椎管占位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SIA评分)。B组:2009年9月前完成的36例应用传统的L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实施手术的病例进行对照比较,以评价自制新型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对骨折块的复位效果。结果 A组7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1个月;B组获得随访36例,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8个月。A组与B组术后6个月的局部矢状面Cobb's角(A组,术前:26.21°±5.83°;术后:10.91°±1.49°;B组,术前:28.85°±7.11°;术后:11.27°±1.91°)、ASIA评分(A组,术前:277.15±35.60;术后:311.21±27.96;B组,术前:279.30±30.13;术后:306.33±31.35)。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术后6个月椎管截面积丢失率分别由术前的(43.74±12.72)%、(42.67±10.04)%下降至(6.15±3.57)%、(10.06±2.83)%,各组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管截面积丢失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新型C形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器可便捷有效地复位凸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利于恢复椎体的高度和椎管容积,临床疗效满意。
- 张绍文赵继荣张天太杨峰朱换平
- 关键词:脊柱骨折减压术外科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牵引方法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宋敏朱换平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疗效
-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TSCI)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符合要求的T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基础处理措施。对照组,口服五味通栓口服液,10 mL/次,3次/d,连续服用12周;电针,1次/d,6次/周,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1剂/d,连续12周;电针措施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Ashworth量表(MAS)评分,脊髓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Ⅲ(SCIM-Ⅲ)评分,下肢关节活动度(ROM)和气虚血瘀证评分;记录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营养因子-3(NT-3),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评分、轻触觉评分和针刺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MBI和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VAS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内收肌角和直腿抬高角均大于对照组(P<0.01),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CIM-Ⅲ量表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和活动能力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为34.09%,低于对照组的55.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9,P<0.05);观察组患者BDNF,NGF,VEGF,NT-3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TSCI可显著减轻脊髓损伤程度,促进了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独立能力,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缺血、缺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有关。
- 张维平常雯茜朱换平李振军鄢卫平
- 关键词:创伤性脊髓损伤补阳还五汤电针脂质过氧化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