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荣
- 作品数:53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Velcade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为了研究velcade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效应及机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2、10、50和100nmol/Lvelcade处理U266细胞活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nnexin-V、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和氧自由基(ROS),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bcl-2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velcade抑制U266细胞增殖;诱导U266细胞凋亡,24小时Annexin-V阳性细胞比例增高,△ψM降低;12小时时活性氧明显增高,荧光强度增强;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降低。结论velcade对U26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杀伤作用,其可通过内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诱导U266细胞凋亡。
- 陈丽娟李建勇钱思轩朱广荣郑文娟
- 关键词:VELCADE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gH和TCRγ基因重排在Lennert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 1997年
- 目的对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及T细胞受体(TCRγ)进行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在Lennert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方法新鲜的淋巴结标本用常规方法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后进行IgH及TCRγ基因重排分析。对IgH基因扩增,选用嵌套式PCR法。对TCRγ基因扩增,采用多对混合引物Mix1、Mix3和Mix2、Mix3分两组同时进行。结果经PCR基因重排分析表明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结合病理形态诊断为T细胞性Lennert淋巴瘤。结论与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相比,两种基因重排分析的方法对于淋巴瘤细胞克隆性增生的识别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CRγ基因重排在Lennert淋巴瘤的诊断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 吕翔盛瑞兰夏薇朱广荣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淋巴瘤T细胞基因重排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干扰素同源序列结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刘连科盛瑞兰朱广荣陈丽娟陆化许家仁
-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研究
- 目的:染色体核型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本文旨在更深入和全面地认识AL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作为精确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方法:刘我院血液科2003年12月至2011年1月确...
- 柳萍葛峥陆化仇红霞徐卫钱思轩吴汉新张建富乔纯吴雨洁朱广荣仇海荣王蓉杨慧刘澎李建勇
- 关键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复杂核型
- 文献传递
- 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复发或继发性白血病的鉴别价值
-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复发、继发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病例和方法例1,男,14岁,因确诊‘APL’31月,发现血象异常3d。31月前PB:Hb64g/L,WBC1....
- 张闰陆化朱广荣李建勇潘金兰吴亚芳薛永权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继发性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
- 文献传递
- IgH和TCRr基因PCR扩增结果辨析
- 1994年
- IgH和TCRr基因PCR扩增结果辨析盛瑞兰,夏薇,朱广荣多聚酶链反应(PCR)因其极为精确敏感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诊断学、人类遗传学、以及法医分析诸多领域。正因其有极敏感的优点,稍有疏忽常易造成DNA污染而带来假阳性结果,有时真伪难以辨认;...
- 盛瑞兰夏薇朱广荣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
- 免疫分型和基因重排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
- 1998年
- 对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形态学基础上进行免疫分型及基因重排检测。结果表明:①免疫分型可按白血病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进行标记,使ALL及各亚型有了明确的划分,对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②多聚酶链反应(PCR)分析白血病具灵敏、快速的特点,在作骨髓移植(BMT)病例选择上更具优势,尤对缺乏细胞分化抗原表达者的诊断具有补充作用;③不是所有ALL都能依赖PCR检测,认为必须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免疫、分子生物学综合分析才可得到明确分型诊断。
- 吴雨洁敖忠芳盛瑞兰朱广荣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重排免疫分型
- 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 目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多数预后差,国内较大样本的临床和实验室分析资料尚有限,本文旨在对T-ALL的临床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建立新的分子预后标记和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葛峥柳萍陆化仇红霞徐卫钱思轩吴汉新张建富乔纯吴雨洁朱广荣仇海荣王蓉杨慧刘澎李建勇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异常
- 文献传递
- FAB分类慢性淋巴系白血病临床及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研究
- 1996年
- 按1989年FAB对慢性淋巴系白血病分类建议,根据临床、细胞/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PCR法IgH与TCRr基因重排分析,血尿免疫球蛋白定量研究,对20例患者(B细胞白血病16例,T细胞白血病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就B-CLL诊断标准、形态学与生物学特点,疾病的转归,B-PLL、WM及T-LGLL、NK-LGLL的诊断要点进行讨论。对T-白血病/淋巴瘤是否亦应列入分类提出看法,强调了形态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三维诊断对该系统疾病研究的重要性。
- 盛瑞兰朱广荣夏薇吴雨洁李嘉陵张建富
-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分型细胞形态学
- 慢性髓系白血病首发血小板显著增多被引量:3
- 2006年
- 本研究探讨以血小板显著增多首发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临床、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应用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活检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变化。结果发现:以血小板显著增多为首发表现的CML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骨髓细胞涂片和骨髓活检表明,骨髓增生活跃,以巨核系异常增生为主,血小板大片成堆,可见圆形核小巨核细胞,中等度白细胞增多,经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均证实存在有Ph染色体和(或)表达bcr/abl融合基因,对此类患者应该早期进行积极治疗,甚至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干预;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则不宜过多地使用化疗药物,否则反而诱致白血病的发生。结论:对血小板明显增多的患者应及时进行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这对于ET及CM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极为重要,以避免误诊、误治。
- 沈群周建伟朱光荣杨月艳仇海荣朱广荣夏雯姜鹏君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