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滨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刑事执行法立法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刑事执行法的制定需要遵循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统一协调的原则。在立法技术方面,既要注意刑事执行法的整体构造,也要注意立法语言的准确、简约、严谨。
- 曾小滨刘宏王揆鹏
- 关键词:刑事执行法
- 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分析与思考——以未成年抢劫犯①为对象
- 2014年
-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而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则可以为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思路。未成年人因责任感的缺失、交往伙伴的影响等因素而犯罪,但社会、父母之责则不可推卸,社会、未成年人父母需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未成年人因其特殊性,我们对其犯罪适用刑罚时应当有更多的考虑。
- 曾小滨刘宏
- 关键词:未成年犯
- 影响我国社区矫正的相关因素
- 2006年
- 我国社区矫正要让社会公众接受、认同,既需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考虑我国社区发展的不一致性、社会结构的独特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社区矫正的影响。我国社区矫正实现本土性转化,要确立国家的主导作用,因地而异,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形式。
- 曾小滨
-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会结构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监狱刑罚执行被引量:3
- 2007年
- 监狱刑罚执行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谦抑思想使然,是人道主义的要求,是监狱刑罚执行理念、方式改革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监狱刑罚执行中的实现涉及到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奖惩规定及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行开放式处遇、扩大假释的适用、细化奖惩规定。
- 曾小滨刘宏
- 关键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监狱刑罚执行必然性
- 试论未成年犯改造中家庭资源的利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家庭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未成年犯改造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前,对未成年犯的家庭资源的利用由于在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在未成年犯改造中家庭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未成年犯的家庭资源,应当提高利用意识,对未成年犯家庭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提高利用的范围和深度。
- 刘宏曾小滨王揆鹏
- 关键词:未成年犯行刑社会化家庭资源
- 监狱内部工作风险评估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监狱在对社会风险进行化解和管控的同时,其自身内部也面临着比其他机构更多的风险,监狱内部工作风险具有复合性、潜在性、多发性特点,其风险源主要源于监狱警察、罪犯、监狱制度及监狱环境。监狱内部工作风险可以通过常规经验、内部工作流程、风险事件等指标予以识别,在此前提下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性为主而定量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估。
- 辛国恩王定辉曾小滨王揆鹏马胜利
- 关键词:风险源风险评估
- 论编辑的“望闻问切”被引量:1
- 2008年
-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法四种,是中医的诊断依据,它强调通过观察、综合、分析、归纳来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的全过程。在现代社会,“望、闻、问、切”已不再限于是中医诊法了,它已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对编辑工作来说,“望、闻、问、切”同样是对编辑的要求。
- 曾小滨
- 关键词:现代社会中医
- 扩大假释适用的理性思考及路径选择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扩大假释适用有利也有弊,须正视扩大假释适用之弊端,而扩大假释适用并不必然减少减刑的适用。同时,扩大假释的适用受政策环境影响明显、假释的评估科学性准确性难以保证、法律规定的限制、假释监管矫正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扩大假释的适用需要以调整刑罚理念与假释政策、假释适用条件的放宽、假释执行技术的完善、责任的确定等作为路径。
- 曾小滨刘宏
- 关键词:假释
- 以程序实现法治——对我国监狱行刑程序的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法治目前已经成为监狱行刑的一个基本理念,而判断监狱行刑是否体现了法治的精神,不仅在于其实体规定的合理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行刑程序的正义性,设立良好的监狱行刑程序是实现监狱法治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监狱行刑程序建设历经三个发展阶段,逐步走向合理。但是,我国监狱行刑程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予以健全和完善。
- 刘宏曾小滨
- 关键词:历史考察实证分析
- "涉黑"罪犯的特点及改造对策
- 2003年
- 随着"严打"整治斗争的不断深入,监狱收押的"涉黑"罪犯日趋增多.与一般罪犯不同,此类罪犯在本质上具有极端的反社会性,且普遍持有对待改造的抵触心理、逃脱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和强烈的怨恨报复心理,并表现出行为方式的暴力性、残忍性,行为过程的狡诈性、应变性,对他犯的纠合性、扩散性和对干警的腐蚀性、渗透性.因此,监狱应根据其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造对策.
- 曾小滨刘宏
-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