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晖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微量残留病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表型
  • 3篇急性
  • 3篇表型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髓细胞
  • 2篇免疫表型分析
  • 2篇急性髓系
  • 2篇急性髓系白血...
  • 2篇急性髓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白血病干细胞
  • 2篇CD7
  • 2篇表型分析
  • 1篇多参数流式细...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黄晓军
  • 5篇吴红红
  • 5篇常艳
  • 5篇曹晖
  • 5篇郝乐
  • 5篇刘艳荣
  • 5篇王亚哲
  • 3篇陈珊珊
  • 2篇江滨
  • 2篇陆道培
  • 1篇付家瑜
  • 1篇王东侠
  • 1篇李玲娣
  • 1篇李金兰
  • 1篇阮国瑞
  • 1篇主鸿鹄
  • 1篇秦亚溱
  • 1篇林海荣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第11次中国...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预后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的方法和预后意义。采用4色标记的5组抗体组合确定初治患者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选取敏感的LAIP进行追踪MRD,共检测了随访95例AML患者的601份骨髓标本。以患者LAIP阳性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值+2倍标准差的定为MRD(+),低于此值的为MRD(-)。结果发现:以开始诱导化疗后半年内每2个月分为3组,3组中MRD(+)患者与MRD(-)患者之间的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3-4个月和5-6个月MRD(+)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是11、11.5和11个月,MRD(-)组均未达中位生存期(p<0.05)。进一步比较诱导缓解后与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MRD检测结果与临床的关系,发现这两个时间点MRD(+)组和MRD(-)组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7.14%与0%和91.67%与2.27%(p=0.000和p=0.000)。结论:多参数FCM检测MRD能够有效预测复发,治疗后应连续进行MRD检测。
王亚哲刘艳荣主鸿鹄吴红红曹晖常艳郝乐江滨黄晓军
关键词:微量残留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
CD7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干/祖细胞5个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本研究探讨abca5、mdr-1、kdr、dapk和irf-15个基因在CD7'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祖细胞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方法检测了15例正常骨髓(NBM)和16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5个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选8例NBM和21例AML患者骨髓CD34'CD38+祖细胞和CD34+CD38-干细胞,利用微量细胞RQ-PCR方法检测分选细胞中5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NBMMNC均表达这5个基因,其中irf-1与dapk表达水平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8和3.86;abca5和mdr-1表达水平较低,为0.49和0.84;kdr表达最低为0.02。在经分选的CD34'CD38+祖细胞中,dapk和irf-1表达明显减低(p<0.05),kdr表达明显增加(P<0.05),其余2个基因无明显变化。在CD34'CD38-Lin-干细胞中,5个基因的表达均高于CD34+CD38+祖细胞,普遍增加至近2倍,而kdr增加了3倍,其中kdr和irf-1表达的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BM相比,AMLMNC中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以abca5、mdr-1、kdr和dapk最为显著(p<0.05)。与AMLMNC相比,AMLCD34+CD38+细胞中,irf-1和dapk表达明显减低(p<0.05),其余3个基因表达增加,以kdr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CD34+CD38+与CD34+CD38-细胞比较,发现5个基因在CD34+CD38-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加,尤以kdr和irf-1的表达增加有意义(p<0.05)。AMLCD34+CD38-CD7+细胞与CD34'CD38-CD7-细胞中5个基因的表达均比CD34'CD38'细胞中的高,其中只有CD34'CD38-CD7+细胞中KDR和CD34'CD38-CD7-细胞中KDR和irf-1的表达增加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BM中kdr主要表达在干/祖细胞中,而dapk和irf-1主要表达在较分化的细胞中。5个基因在干细胞阶段的表达均高于祖细胞阶段。AMLCD34+CD38-CD7+细胞与CD34+CD38-CD7-都具有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特点。
吴红红曹晖王亚哲王东侠林海荣秦亚溱常艳郝乐李玲娣李金兰阮国瑞黄晓军刘艳荣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白血病干细胞
正常骨髓CD34+和CD117+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是指白血病细胞所具有的在正常骨髓(NBM)或外周血中不存在或所占比例较低的免疫表型。LAIP作为鉴别白血病细胞与NBM细胞的重要标志,用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治疗后的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我们对61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了LAIP分析,这些LAIP在NBM中均有低比例的表达,因此,有必要确定LAIP的正常值范围,以此为依据作为判断是否存在MRD的标准。目前国际上相关的报道较少,而且不同实验室采用不同的抗体组合、不同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及不同的分析方法,均影响正常值的结果。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多个四色抗体组合,对NBM中CD34+和CD117+正常髓系祖细胞亚群进行了免疫表型分析,建立了一系列LAIP的正常值范围。
刘艳荣王亚哲常艳曹晖吴红红郝乐付家瑜陈珊珊黄晓军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析CD34+细胞亚群正常骨髓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正常值范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祖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
目前一般的化疗药难以彻底清除白血病干细胞(LSC),治疗后残存的白血病细胞及 LSC 成为复发的主要根源。目前文献报道 LSC 存在于 CD34CD38Lin细胞亚群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LSC 的免疫表型特征...
刘艳荣曹晖王亚哲吴红红常艳郝乐陈珊珊江滨黄晓军陆道培
文献传递
CD7和(或)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干细胞表型分析及在微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CD7和(或)CD56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微量残留病(MRD)与白血病干细胞LSC的关系。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4~6组四色抗体组合检测51例CD7^+和(或)CD56^+及CD34^+CD38^+初治AML患者(除外M3)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并检测CD34^+CD38^-Lin^-LSC中CD123、CD90、CDll7、CD7和CD56的表达。以28名正常人骨髓作为对照,以CD34^+CD38^+细胞同时表达CD7和CD56作为白血病细胞标志,对26例CD7^+和(或)CD56^+AML患者的53份标本进行MRD监测。结果CD7^+和(或)CD56^+初治AML患者CD34^+CD38^+细胞和CD34^+CD38^-Lin^-干细胞中,CD7^+细胞相对比例分别为(77.39±20.71)%,(44.57±22.70)%,CD56^+细胞分别为(56.71±32.56)%,(33.51±29.6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和P〈0.05)。CD34^+CD38^-Lin^-干细胞中低表达CD90(P〈0.01),高表达CD123(P〈0.01);CD117的表达和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CD7^+和(或)CD56^+患者中,MRD阳性组CD34^+CD38^-Lin^-亚群中CD7和(或)CD56表达的相对比例和实际比例增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MRD阴性组,CD7^+细胞实际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71%(21例中15例)与16%(25例中4例)(P=0.001),相对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81%(21例中17例)与24%(25例中6例)(P=0.000)。CD56^+细胞实际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100%(4例)与12%(25例中3例)(P=0.001),相对比例增高的患者分别为75%(4例中3例)与20%(25例中5例)(P=0.031)。CD7^+AML患者中初治时CD7^+CD34^+CD38^-Lin^-细胞亚群实际比例高的患者治疗后较易出现MRD(P〈0.05)。结论CD7和CD56在AML患者的异常表达发生在AML细胞分化的早期阶段,治疗后CD34^+CD38^-Lin^-干细胞中CD7^+和CD56^+细胞比例高的患者易�
曹晖王亚哲吴红红常艳郝乐陈珊珊黄晓军陆道培刘艳荣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微量残留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