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美华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化疗
  • 1篇单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分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药组
  • 1篇抑制剂
  • 1篇支气管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癌微转移

机构

  • 5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曲美华
  • 3篇薛红
  • 2篇黄英
  • 2篇曲雁红
  • 2篇张廷梅
  • 2篇董秀玲
  • 1篇於林芬
  • 1篇陈志刚
  • 1篇许毅
  • 1篇佟倩
  • 1篇盖宏伟
  • 1篇潘春霞
  • 1篇张广波
  • 1篇文雪梅
  • 1篇陈其奥
  • 1篇朱琳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癌三线阿帕替尼不同起始剂量和预后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胃癌三线不同起始剂量阿帕替尼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血清VEGFR-2可能是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入组4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250 mg组和500 mg组阿帕替尼起始剂量组中。在应用阿帕替尼前进行CT检查,并抽取患者的外周血,留取尿液,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生化系列,血清VEGFR-2浓度以及尿蛋白。两组患者接受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监测用药后血清VEGFR-2浓度的变化与PFS的关系。结果阿帕替尼250 mg组疾病控制率(CR+PR+SD)10例(50.00%),阿帕替尼500 mg组疾病控制(CR+PR+SD)2例(60.00%)。两组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乏力,血液学毒性,蛋白尿和高血压,阿帕替尼250 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阿帕替尼500 mg组发生率低,P<0.05。用药后VEGFR-2浓度降低幅度越大,PFS明显延长。结论胃癌三线阿帕替尼的治疗,250 mg起始剂量与500 mg起始剂量相比较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不良反应更小,血清VEGFR-2可能成为胃癌三线阿帕替尼治疗潜在近期疗效预测指标。
朱琳黄英曲雁红薛红曲美华潘春霞张廷梅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唑来膦酸预防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预防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来曲唑或阿那曲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随访2年,在内分泌治疗前(基线)、内分泌治疗第1、2年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例数分别为25例(52.1%)和32例(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观察组发生骨质疏松17例(35.4%),对照组37例(7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同时,联合使用唑来膦酸可以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骨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曲美华薛红张廷梅
关键词:唑来膦酸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骨质疏松
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3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遗传因素、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治疗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63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7%、25.8%、17.1%,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41.6%、11.8%和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和家族史及是否行放化疗均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手术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手术及放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目前根治性手术及放化疗仍是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是TNM分期、手术和放化疗。
曲美华董秀玲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
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口服,对比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 (1)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40.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14.2%(P<0.05);(2)观察组3个月、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恶心呕吐、肝肾损伤等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少,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曲美华陈志刚
关键词:中药组方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
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broncho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tumor,BP-NET)是发生于肺和支气管上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20%。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
曲美华
关键词:预后分析生物学行为根治性手术放化疗法
文献传递
乳腺癌微转移相关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董秀玲盖宏伟许毅於林芬陈其奥薛红黄英佟倩曲美华文雪梅曲雁红张广波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课题(编号:30570479)。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转移的检测是正确评估肿瘤治疗的关键,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外周血中微转移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微转移单细胞蛋白分析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