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长红
- 作品数:45 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PIVH早产儿的aEEG规律与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7-32周胎龄PIVH早产儿,分为轻度出血组和重度出血组,生后7d内、矫正胎龄40周及至3个月完善aEEG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及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研究各组患儿的aEEG规律,及其与NBNA评分及GMs质量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组出血组患儿的aEEG评分低于轻度出血组(P<0.05),两组患儿的aEEG评分与NBNA评分及GMs质量评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aEEG可评估PIVH早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测神经发育预后。
- 余曼莉晏长红曾丽春
-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预后
- 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出现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组30例,对照组30例,比...
- 江英晏长红
- 关键词:反复呼吸暂停间歇正压通气早产儿
- 利多卡因治疗新生儿惊厥及其对血气血乳酸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晏长红江英王启新卢文青
- 关键词:利多卡因新生儿惊厥血气血乳酸
- 硫酸镁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气血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为探讨硫酸镁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血镁的影响。方法 采用 9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4 8例 ,对照组 4 8例 ,治疗组加用硫酸镁 30~ 5 0mg/(kg·d)加入 5 %葡萄糖 2 0ml静滴 ,持续 1h ,疗程3~ 8d ,同时监测血气血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0 % (P <0 .0 1) ,硫酸镁在改善症状 ,消除肺部体征及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病死率下降 ,同时血气恢复正常优于对照组 ,血镁含量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 硫酸镁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蒋火富江英卢文青晏长红
- 关键词:硫酸镁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气血镁
-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者的检查和诊断情况,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头颅B超检查,实验组早产儿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儿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断的LB、Cy和Co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可知,Cy评分用于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特异度和灵敏性最高,且明显高于LB评分和Co评分,而三者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最高(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患者接受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与头颅B超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喻聪晏长红蔡军蒋文星
- 关键词:头颅B超早产儿脑损伤
- 血小板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生化和CRP等参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快速简便诊治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按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选择同期入住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8例为对照组(B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参照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判断是否合并休克将病例A组患儿又分为两个小组:A1组(临床病情较重,合并休克,休克评分>6分)和A2组(临床病情较轻微,未合并休克或合并休克但休克评分≤6分)。对其及B组展开血小板和血生化、CRP等指标的动态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新生儿患者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中PLT、Hb、MCV在A组较B组显著降低,而CRP、TBIL、DBIL、BUN在A组较B组显著升高;多参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拟合结果。其中PLT、MCV、CRP、TBIL、BUN进入回归方程,而WBC计数及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均未进入回归方程,PLT、MCV、CRP、TBIL、BUN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密切相关;A1组较A2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TBIL,CRP、BUN、MCV等实验室指标均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其中血小板参数变化对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在临床诊治中应予重视,值得推广使用。
- 李霄卢文青陈丽萍晏长红王巧芳刘红霞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新生儿败血症动态监测
- 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胎龄将其分为<32周组、32~<35周组、35~37周组,分别为31例、18例、41例。同时,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标准,对早产儿进行危重(NCIS<90分)及非危重(NCIS≥90分)划分。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分别在入院时(日龄≤3 d)、日龄7 d、日龄14 d的8:00-10:00检测血浆皮质醇和ACTH水平。比较各组危重和非危重早产儿不同日龄时血浆皮质醇及ACTH水平。结果不同日龄时,<32周、32~<35周、35~37周组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水平均高于非危重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32~<35周、35~37周组中危重和非危重早产儿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有降低趋势。不同日龄时,<32周、32~<35周、35~37周组危重早产儿血浆ACTH水平与非危重早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早产儿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且胎龄越大,早产儿机体调节皮质醇分泌的能力越强;但血浆ACTH水平与早产儿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 李霄刘红霞张帆晏长红
- 关键词:早产儿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危重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的研究
- 晏长红余曼莉何玲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TNF-α和IL-6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为临床GM1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n=30)加用GM1治疗,对照组(n=30)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NBNA评分及血清TNF-αI、L-6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神经体征恢复时间、NBNA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GM1治疗HIE的临床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2)GM1可能通过抑制HIE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减轻脑损伤;(3)血清TNF-αI、L-6可作为HIE临床预后的生化参考指标。
- 晏长红江英刘红霞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白介素-6
- 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由本院收治的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血气指标、住院治疗总时间、通气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等。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呼吸暂停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8.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早产儿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p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组间数据比较无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72h内呼吸暂停次数和无创通气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采用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儿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尽可能缩短通气治疗时间,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充分保证患儿安全,并提高治疗效果。
- 喻聪晏长红何帆刘春子
- 关键词:早产儿高流量加温湿化鼻导管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