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宣超 作品数:20 被引量:171 H指数:9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头痛宁穴位贴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头痛宁穴位贴剂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制造血瘀证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贴剂组,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TXB2水平和T/K比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Keto-PGF1α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贴剂组血浆中TXB2水平和T/K比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6-Keto-PGF1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痛宁穴位贴剂治疗和预防瘀血型偏头痛发作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改善血管的舒缩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有关。 刘未艾 吴清明 易宣超 付磊 杨智慧关键词:偏头痛 穴位敷贴疗法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补气化痰活血方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部CT缺血灶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活血方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患者头部CT缺血灶的影响。方法:54例PI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补气化痰活血方中药汤剂口服。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每天上午7:30,下午17:30各进行一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共15d。分别于入院时,病情进展停止后24h做头部CT,测责任病灶最大层面的最大直径。结果:入院时对照组SSS评分为(46.97±4.76)分,进展发生后第7d为(21.46±6.82)分,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入院时SSS评分为(46.97±4.76)分,进展发生后第7d为(47.83±3.52)分,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d时两组间SS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入院时缺血灶直径为(6.03±2.24)mm,第7d时为(26.35±11.26)mm,治疗组入院时直径为(6.25±2.37)mm,第7d时为(15.12±6.33)mm,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白参为主药的补气化痰活血方可有效阻止缺血性卒中病情进展,其机理可能与阻止缺血灶扩展有关。 付中应 李向荣 易宣超 付磊 张鹏 林旭明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缺血灶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0例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颈夹脊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和单纯针刺颈夹脊治疗颈性眩晕都有明显效果,但前者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刘未艾 易宣超 付磊 杨智慧 张志萍关键词:颈性眩晕 颈夹脊 针刺 穴位注射 天麻素 头电针配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头电针配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都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头电针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I和NIHSS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效果,加用头电针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刘未艾 吴清明 李向荣 李丹丹 付磊 易宣超 张鹏关键词:中风后遗症 脑卒中 偏瘫 卒中单元 电针 祛风化痰针法对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患者TCD的影响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针法对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患者TCD的影响。方法将137例确诊为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祛风化痰针法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静滴加空白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对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峰值(Sv)都显著增加(P<0.01),血管搏动指数(PI)则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少有变化。结论祛风化痰针法有利于降低患者颅内动脉系统的外周阻力,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状况,促进受损脑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 冯国湘 刘未艾 曾碧枚 吴清明 易宣超 石学慧关键词:针灸疗法 假性球麻痹 刘氏小儿推拿治疗3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对伴轻度智力障碍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将伴轻度智力障碍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刘氏小儿推拿加上综合疗法,对照组仅采取综合疗法,治疗3个疗程,以格赛尔发展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适应性评分在3月、4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评分在3月、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运动评分在2、3、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评分在3、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社会评分在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个能区评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粗大运动功能卧位与翻身评分在3月、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评分在3月、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爬与跪评分在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评分与行走、跑、跳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前3项评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患儿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儿各能区特别是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水平。 易宣超 李向荣 郝盼盼 胡继红 郭春光 邵湘宁关键词:脑瘫 智力障碍 小针刀配合局封治疗屈指肌腱鞘炎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局封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患者分为3组。针刀局封组65例,采用小针刀加局部封闭治疗;单纯针刀组34例,只行小针刀切割、松解治疗;单纯局封组32例,只进行局封处理。结果:治愈率针刀局封组与单纯局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针刀局封组与单纯针刀组、单纯局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次治愈率针刀局封组与单纯针刀组、单纯局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局封治疗屈指肌腱鞘炎有良好的效果,而且1次治愈率高。 李丹丹 易宣超 吴清明关键词:屈指肌腱鞘炎 小针刀疗法 不同时期介入针刺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和康复治疗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要手段,但对其介入时机有着不同的看法。笔者就不同时期介入针刺和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刘未艾 吴清明 李向荣 李丹丹 付磊 易宣超 张鹏 张志萍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卒中单元 针刺 康复疗法 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120例 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观察和验证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确诊为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分别给予祛风化痰针刺法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空白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0.7%和89.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和3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祛风化痰针刺法对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减轻乃至消除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吴清明 冯国湘 刘未艾 刘本立 赵艳玲 张志萍 易宣超关键词:祛风 补气化痰活血方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活血方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的疗效。方法:112例 PIS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病情进展发生后予补气化痰活血方中药汤剂口服,服1剂后如病情停止进展,不再服,如仍进展则次日再服1剂,最多服2剂。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每天上午7:30,下午17:30各进行1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共15d,并于入院时进行1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I),以及发病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1次SSS和BI评分。结果:治疗组56例患者有50例于病情进展发生后第2d,3例于第3d,3例于第4-7d停止进展;而对照组56例患者有20例于第2d,25例于第3d,11例于第4-7d停止进展。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入院时治疗组SSS评分为(46.23±8.32)分,进展发生后第7d为(48.56±4.12)分,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入院时对照组SSS评分为(46.43±9.02)分,进展发生后第7d为(20.35±5.7)分,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7d时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3个月时治疗组SSS、BI评分分别为(56.24±2.75)分、(98.34±7.64)分,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 SSS、BI 评分分别为(37.67±8.12)分、(52.18±19.47)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白参为主药的补气化痰活血方可有效阻止PIS的进展,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李向荣 付中应 易宣超 张鹏 林旭明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