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俊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卵巢
  • 4篇病理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综合征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内膜癌
  • 2篇肌瘤
  • 2篇宫内膜癌
  • 2篇LYNCH综...
  • 2篇病理特点

机构

  • 7篇常州市第一人...
  • 6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2篇时俊宇
  • 4篇高红艳
  • 3篇黄亚青
  • 2篇高红艳
  • 2篇陈继明
  • 2篇陈友国
  • 2篇王清
  • 2篇徐晓黎
  • 1篇郭彩霞
  • 1篇谢军
  • 1篇李沁
  • 1篇王慧
  • 1篇冯冠男
  • 1篇赵艳
  • 1篇李青
  • 1篇徐晓黎
  • 1篇李静
  • 1篇叶文凤
  • 1篇陈继明

传媒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MR)对初步筛查有遗传倾向内膜癌Lynch综合征患者及对其家系成员患者肿瘤的预防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9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包括MLH1,MLH2,PMS2和MLH6)表达缺失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级别、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MMR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2.0%,年龄≤50岁组、高级别病理分化组、>1/2肌层组和有淋巴转移组的MMR表达缺失率高于年龄>50岁组、低级别病理分化组、≤1/2肌层组和无淋巴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临床分期各组的MMR表达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年龄≤50岁、高级别分化、>1/2肌层浸润及存在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MMR蛋白的表达缺失率高,其检测可用于临床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患者及对其家系成员肿瘤的早预防。
时俊宇陈继明高红艳王清陈友国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LYNCH综合征错配修复蛋白
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初级阶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级—2019级硕士研究生学历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76名,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36)。自2016年9月—2020年2月,分别在其规培第一年,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妇产科急症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住院医师对教学的综合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加深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指导教师的评价、临床思维的培养、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应变能力、加强临床操作能力、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性及总体评价方面的打分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对学习的知觉、对教师的知觉、对学术的知觉、对环境知觉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交和自我知觉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妇产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初级阶段对妇产科急症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黄哲人时俊宇王慧高红艳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妇产科住院医师教育
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4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手术的44例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指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核分裂活跃的平滑肌瘤、粘液样平滑肌瘤、上皮样平滑肌瘤、淋巴管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等等,与普通肌瘤及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结论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临床特点与普通肌瘤相似,按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黄亚青时俊宇
关键词:子宫肌瘤病理特点
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对30例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CUL)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结局,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30例CU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了随访。结果大部分患者以月经改变为主要症状,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团块多见,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分裂相0-4个/10HPF,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无凝固性坏死,行全子宫切除无复发,行肌瘤剔除术复发率27.27%。结论CUL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的子宫平滑肌瘤相似,治疗宜行全子宫切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在保留子宫的同时应密切随诊。
黄亚青时俊宇
关键词:病理分析复发
注水分离法和钝性分离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注水分离法、钝性分离法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62例,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将62例患者根据术中巧克力囊肿剥除方式的不同,分为注水分离组(n=28)和钝性分离组(n=34)。两组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第1、3、6个月月经周期第2~3天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结果注水分离组术后1、3个月AMH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术后6个月AMH停止下降,且有回升趋势(P<0.05),术后6个月FSH相比于术前出现上升(P<0.05),术后1、3个月E_2出现下降,术后6个月E_2较术后3个月上升(P<0.05)。钝性分离组术后1、3、6个月AMH逐渐下降(P<0.05),且术后6个月钝性分离组AMH显著低于注水分离组(P<0.05),术后FSH上升,但术后6个月FSH较术后3个月略有下降(P<0.05),术后1个月LH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手术,无论使用注水分离法还是钝性分离法,均会引起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但相较于钝性分离法,注水分离法下降程度较小,且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恢复较早。血清FSH、LH、E_2能够较好地反映卵巢储备功能。AMH作为新兴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相对于传统指标,更加灵敏精确,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徐晓黎时俊宇赵艳薛春燕李沁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管激素
宫腔镜手术及常规清宫术在稽留流产诊治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及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后常规清宫术在稽留流产诊治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行常规清宫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胎残发生率、宫腔或宫颈管粘连发生率、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月经量改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稽留流产的诊治中,宫腔镜手术较常规清宫术临床疗效更显著,且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子宫内膜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对有生育要求妇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时俊宇高红艳冯冠男
关键词:宫腔镜稽留流产清宫术临床疗效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例IVL患者的资料。结果 10例术前诊断不明确,1例明确,术后病理均证实。随访至今均未复发。结论 IVL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术前诊断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治疗首选手术,术中应仔细探查,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需严密随访。
黄亚青时俊宇李青郭彩霞
关键词: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该患者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双侧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术后病理标本行光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光镜检查见包块中细胞体积小,胞浆少、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临床病理分期为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Ⅰb期,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突触素(Syn)、CD56、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约70%(+),呈阳性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诊断必须依靠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极其罕见,预后差,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时俊宇陈继明谢军李静
关键词: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
川楝素对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川楝素对体外卵巢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50,60,70μmol·L^(-1)川楝素与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分别干预24,48和72 h。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侵袭能力;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LIM激酶1(LIMK-1)、丝切蛋白(cofilin)和磷酸化cofilin(p-cofil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72 h时,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6.41±2.69)%,(68.37±3.56)%和(79.51±4.64)%;干预72 h时,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92.43±3.51)%,(47.32±4.11)%,(36.25±3.42)%和(18.62±2.69)%;侵袭率分别为(91.48±3.73)%,(76.56±4.12)%和(34.51±3.22)%,(10.36±2.91)%;LIM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11,0.59±0.14,0.53±0.12和0.28±0.09;cofi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0.08,0.82±0.12,0.80±0.10和0.81±0.11;p-cofi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0.10,0.82±0.12,0.55±0.08和0.24±0.07。随川楝素作用浓度增大,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率、侵袭率及LIMK-1和p-cofi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川楝素具有体外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LIMK-1/cofilin信号通路有关。
时俊宇徐晓黎高红艳李静
关键词:卵巢癌SKOV3细胞川楝素丝切蛋白
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2018年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是由DNA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ynch综合征患者常患有多种原发性肿瘤,女性患者中子宫内膜癌与之最为密切,称为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目前,对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无大样本的数据研究,对其筛查及随访缺乏统一策略。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作者对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要点及筛查策略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时俊宇陈继明陈友国王清高红艳
关键词:LYNCH综合征错配修复基因子宫内膜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