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林
- 作品数:21 被引量:2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酪酸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将200只彼德逊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5%和0.8%的酪酸菌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增重和存活率方面比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提高;添加0.5%酪酸菌制剂的试验组效果最为明显,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3%,料肉比为1.89,平均每只鸡获利比对照组提高76%。
- 施大林匡群孙梅刘淮陈秋红
- 关键词:料肉比
-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8
- 2004年
- 目的 :考察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方法 :将实验室研制的复合微生态制剂MCB以不同的投放量加入各实验养殖池塘中 ,根据各池中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池比较。结果 :施放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各实验池均比未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对照池溶氧含量明显增加 ,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含量明显降低 ;复合微生态制剂MCB的投放周期为 10d左右 ,最佳投放量为 9mg L。结论 :每 10d左右 ,施放 9mg L的复合微生态制剂MCB 。
- 陈秋红施大林吕惠敏匡群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溶解氧亚硝酸盐硫化物
- 嗜酸乳杆菌培养基的优化及高密度培养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益生菌嗜酸乳杆菌的营养需要,优化其增殖培养基,获得其高密度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嗜酸乳杆菌增殖培养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蔗糖、蛋白胨、酵母膏、KH2PO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量为蔗糖2.0%、蛋白胨1.5%、酵母膏0.5%、KH2PO4 0.2%。最佳初始pH为5.9;最佳增殖因子为5%西红柿汁。优化培养基的菌体浓度为9.3×108CFU/mL,是基础培养基的5.8倍;2M3发酵罐扩大培养的菌体浓度达9.0×108CFU/mL,终点pH为3.8。
- 施大林孙梅陈秋红胡凌张维娜匡群
-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培养基优化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52
- 1997年
- 设计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菌种筛选模型,并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51株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获得两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分别定名为Nocardia,JIM-89和JIM-127。对两株菌的发酵条件,特别是培养基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两株菌所产生的絮凝剂,对大肠杆菌悬液20min的絮凝活性在1000u/ml,最高可达1248u/ml。
- 陆茂林施大林王蕾陈金林
-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诺卡氏菌发酵
- 地衣芽胞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试验法对地衣芽胞杆菌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配方为山芋淀粉1.0%,豆粕0.6%,玉米芯粉0.8%,K_2HPO_4 0.1%,MgSO_40.1%。最适培养条件为37℃,摇床转速150 r/min,250 mL三角瓶装液50 mL,接种量5.0%,振荡培养48 h,pH 7.0。在20 L自动发酵罐中进行了扩大培养试验,考察溶氧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扩大至1 m^3发酵罐,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1 m^3发酵罐中地衣芽胞杆菌培养液菌浓为7.2×10~9cfu/mL,芽胞率达到90%。
- 施大林孙梅潘良坤刘淮胡凌陈秋红张维娜匡群
- 关键词:正交试验
-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
- 匡群孙梅施大林
- 关键词:无机盐类转化率葡萄糖接种量浸膏
- 一种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活菌制剂是以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四种有益微生物及L-乳酸钙为特征组分,采用通用发酵罐纯种或混合培养,低温干燥制备活菌...
- 陆茂林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何义进
- 文献传递
- 凝血酶制备工艺的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从猪血中分离纯化凝血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对从猪血制备获得的凝血酶进行纯化 ,并考察凝血酶原的激活条件。结果离子交换树脂法纯化的凝血酶平均比活为 36 .5u/mg ,凝血酶原的最佳激活条件为 :CaCl2 浓度 1 .0 % ,时间 1 5min ,温度 37℃。结论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凝血酶的工艺是可行的 ,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 陆茂林施大林吕惠敏陈金林
- 关键词:凝血酶离子交换
- 益生菌酪酸菌CB-7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酪酸菌CB-7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0%,牛肉蛋白胨1.0%,酵母膏0.5%,乙酸钠0.3%,NaC10.5%,CaCO30.3%,MgSO4.7H2O0.05%。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7.0,培养温度37℃,接种量7.5%,培养36h,菌体浓度可达8.5×108CFU/mL,芽孢率可达95.3%。
- 陈秋红孙梅施大林刘淮胡凌虹张维娜匡群谢骏何义进
- 关键词:益生菌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
- 耐氨米根霉的分批补料发酵及发酵动力学初探被引量:4
- 2005年
- 以氨水为中和剂,替代CaCO3,对耐氨米根霉R.oryzaeJS-N0-2-02进行15L自动发酵罐的分批和分批补料发酵及其发酵动力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起始糖浓度,产酸期补糖可明显提高菌体L-乳酸比生产速率和耗糖产酸能力,提高L-乳酸产量和纯度,降低残糖。在发酵起始时添加1 g/L CaCO3能进一步提高补糖发酵的L-乳酸比生产速率,增强发酵后期菌体耗糖产酸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L-乳酸产量和纯度,降低残糖。发酵结果:起始糖浓度为120 g/L,25h时补糖使最终发酵总糖浓度达137 g/L,发酵培养60 h,L-乳酸产量可达101.8 g/L,纯度97.3%,菌体耗糖转化率76%,比生产速率0.27 g/g.h,残糖降至3 g/L。
- 孙梅匡群施大林刘淮胡凌红陈秋红陆茂林
- 关键词:米根霉分批补料发酵L-乳酸发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