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阔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整数因子分解中的二次筛法优化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研究了大整数因子分解中的二次筛法,提出了算法选择,参数选择,硬件选取和过程控制上的优化途径,直接影响RSA密码系统,推动信息安全的发展。
- 戴阔斌陈建华
- 关键词:密码学
- 基于对称加密技术的可撤销密匙生成技术研究
- 2016年
- 生物识别加密技术通过密码学理论与生物特征相结合达到加强网络安全的目的。通过人类行为或者物理特征来识别个人身份是最可靠的识别方式。加密理论则进一步保障信息安全性,其对安全的保障程度取决于密匙强度,而这依存于秘钥的长度。传统加密算法中的秘钥是随机生成的,因此与用户无关联而难于记忆。生物识别加密技术通过用户的生物学数据将密匙与用户建立绑定免去记忆密匙的限制,本文基于相关加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可撤销密匙生成算法。通过指纹数据库验证,本算法很好的解决了生物识别加密问题。
- 戴阔斌胡志华
- 关键词:密匙生物识别指纹加密
- 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研究
- 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IFP)在近二十年引起了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以及密码学家的极大关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信息安全上得到广泛应用的RSA密码系统是建立在IFP的难解性上.该文研究了各种大整数因子分解算法,包括我们传统上的...
- 戴阔斌
- 关键词:信息安全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中电子投票系统置信度建模仿真
- 2017年
- 对互联网中电子投票系统置信度进行建模,可提高互联网中电子投票系统可靠性和置信度。将电子投票系统中的盲因子与ECC结合,建立电子投票模型,是进行电子投票系统置信度建模中最重要的环节,但是传统方法依据阈值方案机制,当合法投票者放弃投票时,非合法投票者进行投票仅有很小的成功性的原理对置信度进行建模,但不能建立精确的电子投票模型,降低了电子投票系统置信度建模精度。提出一种采用椭圆曲线加密机制(ECC)的互联网中电子投票系统置信度建模方法,首先将盲签名模型中盲因子与ECC相融合,使得优化模型具有加密长消息快速安全的特性,利用椭圆曲线的点构建有限群实现离散对数签名方案,形成基于ECC盲签名电子投票模型,最终组成具有安全性、加解密效率快,能够保证投票数据真实完整的电子投票系统置信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建模方法能够有效保障电子投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可以提高互联网中电子投票系统可靠性和置信度。
- 戴阔斌胡志华
- 关键词:电子投票系统
- 基于激光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密码数学模型设计
- 2019年
- 电子投票密码的保密性影响投票的安全和隐私,为了提高电子投票密码保密性,提出基于激光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密码数学模型。采用椭圆函数构建电子投票激光加密方程,根据电子投票加密密钥的子块数进行循环移位处理,构建电子投票的编码协议,结合椭圆加密机制进行电子投票密码的激光加密密钥构造,采用两个单向哈希函数进行码元频次分段加密,形成密钥生成算法,完成电子投票密码的激光加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子投票密码数学模型设计,加密性能较好,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防破译能力。
- 戴阔斌
- 关键词:激光加密电子投票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