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枝
- 作品数:36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读写结合,知写促读”:应用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19年
- 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观念影响下的应用文教学,误把应用文作为相关写作知识学习的凭借,误把应用文作为相关文体写作训练的范文。在“读写分离,为读而教”观念影响下的应用文教学,忽视了特殊文体的特点,误将应用文当成文学作品来鉴赏,进行文本细读;误将应用文当成普通文章来理解,忽视应归属于写作教学范畴的文体知识对阅读的作用,试图除“写”、离“写”而学“读”。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是,应用文是一种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去写作的文体。而其特殊的格式、语言及其他方面的文体特点恰恰是获取应用文信息的一个基本凭借。根据其特点可建构一个“读写结合,知写促读”的应用文阅读教学模型:首先根据文体结构迅速定位其构成要素,然后根据各要素的写法和功能获取文本信息,最后根据特定文体的内容与形式的基本呈现的要求对文本做出评价。
- 戴元枝张心科
- 关键词:应用文读写结合
- 徽州《六言杂字》:明清杂字教材的成熟之作被引量:2
- 2015年
- 新发现的徽州《六言杂字》是杂字教材中的成熟之作。其产生年代应为明末清初,作者是徽州本土的一位深受传统礼教影响的士子。将这本《六言杂字》与其他杂字进行比较,可发现其内容与形式呈现出诸多特点,如知识全面,雅俗兼备;内容连贯,承接自然;用语浅易,音韵和谐,堪称杂字教材中的典范。
- 戴元枝
- 论明清徽州闺塾师的教育活动
- 2021年
- 明清徽州教育兴盛,从事民间塾馆教育的徽州塾师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闺塾师。这既与徽州文化教育的兴盛、明清时期女学的出现有关,也与当时徽州男子大量外出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闺塾师主要以家中子孙、闺中女子为教授对象,也从事不分男女的乡村蒙馆教学;教学内容以识字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诗文经史教育为主。这些闺塾师的教育活动在客观上推动了明清时期徽州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明清徽州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 戴元枝
- 关键词:教育活动
- 20世纪前期中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鲁迅作品
- 2022年
- 通过对20世纪前期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资料中鲁迅作品排名情况的分析发现,鲁迅作品从五四以后至抗战前夕在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广受欢迎,在抗战、内战期间受欢迎的程度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并发生波动,有时反而不如巴金、茅盾等人作品受欢迎。欢迎与否与不同时期政治、文化、教育形势的变化有关,也与鲁迅作品的内容、形式及不同时期中学生阅读心理、接受能力的变化有关。从中可以考察现代“文学生活”的一些侧面,也可为当下中学文学教育尤其是鲁迅作品的选择与教学提供参考。
- 戴元枝张心科
- 关键词:鲁迅作品
- 传统识字教育的现代阐释被引量:4
- 2013年
- 语文教育的基础是识字教育,因为儿童只有识得一定量的字之后,才能进行初步的读写,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其他各科的学习。古人针对汉字的特点而创立的识字教学方式(宏观)和方法(微观),有许多仍值得今人在实施识字教育时借鉴。
- 张心科戴元枝
- 关键词:识字教育语文教育教学方式
- 从明清徽州杂字看徽州的商业启蒙教育被引量:3
- 2015年
- 徽州教育的重要地域特色之一就是重视商业启蒙教育。徽州现存的多种杂字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商业启蒙教育的内容,包括突出商业教育的地位、注重商业道德的教育、传授具体的商业知识三大方面,让儿童在识字的同时接受商业启蒙教育,从而为明清时期徽州商业的兴盛作了一定的准备。
- 戴元枝
- 关键词:杂字启蒙教育
- 非虚构写作在地方高校写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
- 2022年
- 非虚构写作在改变写作课程封闭模式、增强写作内容的实用性以及训练大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地方高校可利用非虚构写作来改革写作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写作人才。
- 戴元枝
- 关键词:写作地方高校
- 明清八股文与当代写作教学
- 2012年
-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八股文的评价褒贬不一。试从以下五方面来探讨八股文在当代写作教学中的价值:八股文的特定格式符合一般文章的"起承转合"章法结构,有利于学生习得一定的章法结构;对"代言"的严格限定,启示写作要读写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对"尊题"的严格要求,启示写作行文必须切合题旨;作为一种议论文体,是训练理性思维的重要凭借;分步、渐进的训练过程,符合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的学习心理。
- 戴元枝
- 关键词:八股文写作教学
- 从明清徽州杂字管窥徽州民俗教育
- 2017年
- 杂字是古代民众重要的识字教材,为数众多的明清徽州杂字在儿童识字上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也因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承了众多的徽州民俗,包括岁时节日、分家、殡葬、婚娶、健讼等,为我们了解古代徽州人的生活起居、世态人情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 戴元枝
- 关键词:杂字民俗
- 书写与想象:明清时期徽州族谱中的科举被引量:2
- 2021年
- 明清时期徽州科举极为兴盛,其辉煌成就与宗族对子弟科举仕进的重视密切相关,这在作为宗族群体记忆文化表征的徽州族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徽州族谱对科举进行了多角度的书写与想象,包括:家训祠规对科举仕进的强调、楹联像赞对科举及第的想象、科名录对科举荣耀的展现以及诗文对科举生活的描述等。在科举仕宦的时代氛围和聚族而居的宗族场域中,宗族与科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 戴元枝
- 关键词:族谱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