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杰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子宫
  • 5篇卵巢
  • 4篇杀伤
  • 3篇蛋白
  • 3篇整合素
  • 3篇脂肪源干细胞
  • 3篇杀伤细胞
  • 3篇杀伤效应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肿瘤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网片
  • 3篇卵巢癌
  • 3篇内膜
  • 3篇聚丙烯网
  • 3篇聚丙烯网片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机构

  • 17篇徐州市中心医...
  • 6篇东南大学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23篇成杰
  • 15篇张蓓
  • 12篇程慧
  • 5篇刘洋
  • 4篇尹凤玲
  • 4篇徐梅
  • 3篇谢永
  • 3篇李丹
  • 3篇吴昌平
  • 3篇任慕兰
  • 3篇蒋敬庭
  • 2篇孙燕
  • 2篇张晓敏
  • 2篇彭森
  • 2篇陈宝安
  • 2篇陈岩
  • 2篇程坚
  • 2篇卓士超
  • 2篇张艳玲
  • 2篇曹义娟

传媒

  • 4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RNA-195靶向趋化因子5抑制滋养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95通过靶向调控趋化因子(CCL)5对胎盘滋养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定期产前检查的70例孕妇,按照是否合并子痫前期(PE),将其分为PE组(n=40)和对照组(n=30)。选取2组受试者分娩时自胎盘母-胎界面组织中分离的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细胞为研究对象,针对PE组胎盘滋养层细胞分别转染miR-195及RNA阴性对照序列。根据转染结果,将PE组胎盘滋养层细胞分为miR-195 mimics亚组、miR-NC亚组、miR-195+pcDNA亚组、miR-195+pcDNA-CCL5亚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胎盘组织中miR-195、CCL5 mRNA相对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各亚组滋养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各亚组滋养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CL5、PI3K及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miR-195及CCL5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与CCL5的靶向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徐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并获得批准(审批文号:XZXY-LI-20181215-031)。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PE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血压及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组患者胎盘组织中miR-195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10.932,P<0.001);PE组患者胎盘组织中CCL5 m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11.125、13.253,P<0.001)。③miR-195 mimics亚组滋养细胞中miR-195相对表达水平高于miR-NC亚组(P<0.001),miR-195 mimics亚组第1、2、3、4天细胞活力低于miR-NC亚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细胞培养72 h后,miR-195 mimics亚组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均低于miR-NC亚组,并且�
程慧李妍雨张蓓成杰张艳玲
关键词:微RNAS滋养细胞细胞增殖先兆子痫
3种全子宫切除术式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良性子宫病变患者210例,行LAVH者70例(LAVH组),行TAH者70例(TAH组)和行TVH者70例(TVH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较TAH组及TVH组长(P<0.05);TAH组术中出血量较LAVH组和TVH组(P<0.05);TAH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与LAVH组和T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LAVH组、TVH组、TAH组依次延长,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TAH及TVH治疗良性子宫病变各有其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现有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患者经济状况及意愿选择手术方式。
徐梅张蓓尹凤玲成杰
关键词:子宫切除腹腔镜阴式
宫颈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女性,23岁,因“发现宫颈肿块6个月”于2012-11—25于本院就诊。病史采集:6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阴道上方可触见一混合性回声团块(大小约为31mm×18mm),其内为黏液性暗区及稍高回声影,
程慧张蓓谢永成杰刘洋卓士超彭森
关键词: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史采集液性暗区混合性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者术前应用催产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者术前应用催产素对术中、术后出血量,新生儿产伤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无指征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100),两组均采用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术前孕妇已短时间应用催产素,且产妇已出现规律性宫缩;对照组术前未用催产素,无宫缩,直接行剖宫产术。两组术中、术后处理一致。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和术后2、24 h产后出血量、子宫裂伤与否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和术后2 h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子宫裂伤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指征剖宫产者术前应用催产素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阴道出血量和子宫裂伤发生率,有利于手术操作。
成杰
关键词:剖宫产催产素产后出血
盆底肌训练联合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PFMT)联合神经肌电刺激(NMES)治疗,对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70)。对观察组患者采用PFMT联合NMES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PFMT治疗。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价患者性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QoL);采用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仪,评估患者盆底肌力;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POP程度。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PO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时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组内或组间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徐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0056),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性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中经治疗后有性生活的POP患者治疗1年时PISQ-12评分为(24.5±8.0)分,显著高于其治疗前的(19.7±8.2)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经治疗后有性生活的POP患者治疗1年时的(20.6±7.1)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26、P=0.037,t=7.422、P=0.042)。②生活质量比较:治疗1年时,观察组POP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理健康总评(PCS)、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心理健康总评(MCS)分值分别为(88.0±13.4)分、(91.9±22.6)分、(98.4±22.6)分、(88.1±9.5)分、(90.8±21.7)分、(92.1±19.6)分、(91.6±18.5)分、(92.1±21.6)分、(91.2±27.4)分、(91.9±14.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P患者的(71.6±8.5)分、(76.9±9.5)分、(73.8±12.1)分、(69.4±8.6)分、(79.1±10.3)分、(76.8±10.4)分、(75.5±11.7)分、(78.6±9.5)分、(75.2±11.6)分、(80.1±7.3)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8.805、
程慧成杰张蓓张艳玲李妍雨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训练疗效比较研究
高迁移率族蛋白-1及Heps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和Heps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2cm处组织,分别纳入宫颈癌组及癌旁组,均为70例;并选取同期因宫颈良性病变于本院手术获取的20例良性病变宫颈组织,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上述3组组织中HMGB-1及Hepsin蛋白表达情况,并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不同临床因素下HMGB-1及Heps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及此2种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对2种蛋白不同阳性表达强度宫颈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取得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结果 ①宫颈癌组HMGB-1及Heps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较癌旁组或对照组高,而癌旁组此2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宫颈组织中HMGB-1及Hepsin蛋白表达呈阴性,而宫颈癌癌旁组织中此2种蛋白呈淡黄色或黄色阳性(++)表达,宫颈癌组织中,则此2种蛋白呈棕褐色强阳性表达(+++),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③宫颈癌组的70例宫颈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者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T1+T2者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以及肿瘤、淋巴结转移、远隔器官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者的Heps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者、肿瘤浸润深度为T1+T2者、无淋巴结转移者及肿瘤TNM分期为Ⅰ+Ⅱ期者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MG
程慧张蓓成杰李妍雨滕鹏
关键词:宫颈肿瘤HEPSIN肿瘤侵润女性
子宫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二例被引量:1
2013年
例1,患者女,64岁,因绝经5年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伴发热3个月于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效果欠佳,彩色超声示官体增大,盆腔CT示宫颈、宫体增大,拟诊宫颈癌,入我院放疗科,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后官颈活检病理提示宫颈慢性炎症伴息肉样变,遂转入我科,入科检查:T 36.9℃,P 80次/min,R 22次/min,BP 118/82 mm Hg,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心肺听诊无异常.妇检:老年性外阴,外阴左侧大阴唇下段见直径约3 cm囊肿,阴道畅,黏膜光滑,官颈肥大,质硬,表面未见明显糜烂及溃疡,宫体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硬,边界清,活动度欠佳,双侧附件未及.三合诊:宫颈膨大,宫俸边缘近骨盆壁.经阴道超声:子宫大小约103 mm×73 mm×86 mm,肌层回声减弱不均,内膜单层5mm,官腔分离10 mm(图1).
程慧张蓓谢永刘洋成杰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子宫大小阴道不规则流血浅表淋巴结经阴道超声彩色超声
卵巢癌组织中CTHRC1、VEGF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1(CTHR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保存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6例,同时选取正常卵巢组织8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THRC1、VEGF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CTHRC1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4%和69.7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FIGO分期Ⅲ—Ⅳ期、病理分级G3、有淋巴结转移患者CTHR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3%、80.36%和90.32%,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Ⅱ、病理分级G1+G2、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和90.32%,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卵巢癌组织中CTHRC1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 s=0.515,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CTHRC1、VEGF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患者FIGO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CTHRC1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推测CTHRC1和VEGF对卵巢癌病情进展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王维奇程慧郭琳琳贺磊磊成杰
关键词: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
CIK细胞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在体外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CIK细胞,收获培养第14天的CI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FCM法分析其表型特征。应用CIK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SKOV-3细胞24和48 h后,FCM法检测SKOV-3细胞的凋亡情况。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CIK细胞、不同浓度紫杉醇和紫杉醇(2.5μg/mL)联合不同效靶比CIK细胞(分别为10∶1和20∶1)作用后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CIK细胞体外培养第14天时,CD3+CD56+细胞所占比例为(35.43±2.38)%。CIK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SKOV-3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用CIK细胞培养上清液干预)(P<0.01)。CIK细胞和紫杉醇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效靶比和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CIK细胞联合紫杉醇(2.5μg/mL)干预48 h后,SKOV-3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各单独应用组(P<0.01)。结论 :CIK细胞可能通过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而发挥细胞杀伤作用。联合CIK细胞可明显增强紫杉醇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
徐梅李丹蒋敬庭吴昌平尹凤玲成杰刘洋张蓓
关键词:卵巢肿瘤细胞凋亡紫杉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整合素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受体 ,有粘附和信号传递两大功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均表达多种整合素 ,且异位内膜表达量较在位内膜为高。整合素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使得异位内膜易于与腹膜建立特异性接触并发生粘连。盆腔内环境中某些整合素的高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机制之一。现对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成杰任慕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整合素表达细胞粘附分子EM分子生物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