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8篇脑血
  • 8篇脑血管
  • 6篇抑郁
  • 6篇缺血
  • 5篇动脉
  • 5篇血管病
  • 5篇血性
  • 5篇缺血性脑血管
  • 5篇缺血性脑血管...
  • 5篇疗效
  • 5篇脑血管病
  • 4篇卒中
  • 4篇颈动脉
  • 4篇斑块
  • 4篇出血
  • 3篇卒中后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内窥镜
  • 3篇窥镜

机构

  • 16篇解放军161...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16...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武汉市精神卫...
  • 3篇解放军第一六...
  • 2篇通山县人民医...

作者

  • 28篇成勇
  • 22篇聂海岭
  • 20篇李朝武
  • 13篇黎逢光
  • 12篇涂明义
  • 11篇毛高峰
  • 7篇严钢莉
  • 6篇方煌
  • 5篇帅杰
  • 5篇魏海燕
  • 3篇丁宇慧
  • 3篇李朝武
  • 3篇林培珺
  • 3篇魏海燕
  • 2篇谢军
  • 1篇高新云
  • 1篇罗晓明
  • 1篇何坤
  • 1篇金子丹
  • 1篇刘勇

传媒

  • 4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军...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Hcy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性。方法 186例SAH患者中,将继发CVS的68例作为CVS组,未发生CVS的11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Hcy水平,并对Hcy水平与CVS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VS组血清Hcy水平为(32.6±16.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2±17.8)μmol/L(t=6.272,P<0.05);血清Hcy水平>20μmol/L者在CVS组中占4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χ2=5.095,P<0.05)。随着Hcy水平的升高,CVS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血清Hcy水平与CV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969,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SAH后CVS相关,Hcy的检测有助于CVS的早期预测和干预。
魏海燕李朝武聂海岭黎逢光成勇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斑块类型与MMP-9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分型并检测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来观察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MMP-9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颈部血管B超、TCD、头颅CT、MRI、DSA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并检测其血浆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血浆MMP-9水平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r=0.92,P<0.01),即血浆MMP-9水平越高,斑块的稳定性越低。CRP在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B、C组显著高于A组(P<0.01),而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P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会升高,但它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的相关性不如MMP-9。结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与血浆MMP-9水平呈正相关。我们可以通过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结合血浆MMP-9水平来判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MMP-9作为易损斑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成勇李朝武涂明义聂海岭帅杰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
弥可保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的疗效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弥可保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前庭神经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激素+倍他司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弥可保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2.4%,(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10d、30d眩晕残障量程度评定量表(DHI)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弥可保可显著改善急性前听神经炎患者的临床预后。
金子丹严钢莉谢军李朝武聂海岭黎逢光成勇
关键词:弥可保
高脂对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脂喂养对家兔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3只家兔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高脂喂养组(n=20),B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组(n=3);为对照组。分别于高脂喂养前、喂养后2w、4w、8w和12w取家兔耳缘静脉取血各1次,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A组高脂喂养2w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脂喂养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4w后高密度脂蛋白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家兔血脂水平在高脂喂养2-4w即达峰值,并开始下降,而其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将延续。
成勇李朝武涂明义聂海岭帅杰
关键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常规治疗加石杉碱甲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石杉碱甲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血管性痴呆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石杉碱甲+常规治疗)3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改善脑循环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石杉碱甲0.15mg,每天2次。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MMSE及ADL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加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严钢莉李朝武聂海岭涂明义成勇黎逢光毛高峰方煌
关键词:石杉碱甲片血管性痴呆脑梗死
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的影响。方法 6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他汀组(辛伐他汀10mg/d)、强化组(辛伐他汀40mg/d)和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屏气指数(BHI)和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他汀组及强化组治疗后,BHI较治疗前均增加,分别为0.81±0.12vs.1.29±0.11和0.78±0.13vs.1.41±0.14(P<0.01);CVR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强化组BHI及CVR较他汀组及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VR,大剂量他汀治疗改善效果更明显。
全细海夏海滨阮欢成勇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辛伐他汀脑血管储备能力
miRNA-9过表达对Aβ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9(mi R-9)过表达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的PC12细胞及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分为mi R-9过表达组(E组)、空转染对照组(NC组)、不转染的损伤细胞模型组(NT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Annexin-V-PE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q PCR检测Bcl-2、Bax m 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及NT组比较,E组的PC12细胞转染48 h后增殖增加,凋亡率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P<0.05)。结论:mi R-9过表达可保护Aβ损伤的PC12细胞。
严钢莉李朝武聂海岭黎逢光成勇毛高峰方煌
关键词:MICROPC12细胞凋亡
乌灵胶囊配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采用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09-10—2013-10收治的120例PSD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米替林,观察组联合口服黛力新、乌灵胶囊,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6.5±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7±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4/60),对照组为51.7%(3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PSD疗效显著,相比阿米替林能更多改善临床症状和HAMD量表评分,安全性好。
毛高峰李朝武聂海岭黎逢光成勇魏海燕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乌灵胶囊黛力新阿米替林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168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对患者入院后2周内及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CSS和SD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8例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7.5%,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并且程度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状态具有相关性。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抑郁逐渐缓解,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显著。结论: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神经功能康复有助于抑郁的控制。
魏海燕李朝武黎逢光聂海岭成勇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抑郁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方法:根据DSA、颈动脉B超及头颅CT检查结果,将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25例、易损斑块组22例及中间组17例,另选择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及中间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间组及易损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增加颈动脉斑块易损性。
成勇李朝武涂明义聂海岭帅杰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