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莲

作品数:81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中耳
  • 11篇神经支
  • 11篇神经支配
  • 11篇面神经
  • 11篇耳蜗
  • 10篇中耳炎
  • 10篇失神
  • 10篇失神经
  • 10篇失神经支配
  • 10篇耳炎
  • 9篇植入
  • 9篇手术
  • 7篇胆脂瘤
  • 7篇脂瘤
  • 7篇人工耳
  • 7篇人工耳蜗
  • 7篇鼓室
  • 7篇耳蜗植入
  • 6篇神经麻痹
  • 5篇人工耳蜗植入

机构

  • 7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爱媛大学
  • 1篇沈阳市儿童医...
  • 1篇沈阳市中心医...

作者

  • 81篇惠莲
  • 53篇姜学钧
  • 36篇杨宁
  • 14篇任重
  • 11篇田颖
  • 10篇杨博
  • 9篇于刚
  • 8篇杨会军
  • 5篇闫艾慧
  • 5篇郭星
  • 5篇张芳
  • 5篇魏宏权
  • 5篇冯帅
  • 5篇阎艾慧
  • 5篇李巍
  • 4篇乔秀艳
  • 4篇王铮
  • 4篇赵宁
  • 4篇郝帅
  • 4篇杨柠

传媒

  • 1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耳鼻喉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神经神经失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面神经神经失用的临床特点和产生机制。方法 :制作面神经失用模型 ,测试诱发肌电位反应阈值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面神经纤维的改变 ;采用神经兴奋性测试法和面瘫程度判定法对面瘫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实验模型的诱发肌电位的反应阈值平均需要 5 2 .5 min恢复到实验前水平 ,电镜观察到面神经髓鞘板层间开离 ;面神经失用患者均判断为失神经支配阴性 ,残留面肌功能 65 %以上。结论 :面神经失用是可逆性轻度面瘫 。
闫艾慧惠莲石阳任重解琳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神经传导阻滞
三种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初次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Epley治疗组2、Semont治疗组3、Brandt&Daroff治疗组,观察三组病...
惠莲杨宁田颖冯帅姜学钧
关键词: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愈率
正常青年人听性稳态反应阈值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索正常青年人,气导听性稳态反应(ASSR)的反应阈特性及其与纯音听阈之间的关系。方法 51名受试者,双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听阈在20dB以内。ASSR测试时,双耳8种不同调制声信号同时给予,每个强度的测试时间上限设定为9min,记录阈值结果。各频率阈值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1)ASSR反应阈高于纯音听阈;(2)频率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3)阈上比阈值时达到正性反应需要更长的检测时间,二者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67.520,P=0.000)。结论气导听性稳态反应具有频率特异性,是一个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客观听阈测试方法。
王洪明王斐杨宁惠莲姜学钧
关键词:听性稳态反应反应阈频率特异性
后天性中耳胆脂瘤102例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手术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02例(102耳),其中上鼓室型中耳胆脂瘤60例,粘连型中耳胆脂瘤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纯音测听、颞骨CT及鼓膜像检查等.91例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并同期行乳突腔充填(开放充填式组),其中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 47例,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 35例,9例未行听骨链重建;1l例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完壁式组),均为PORP.患者术后随访12~ 24个月,记录最近一次随访的纯音测听和鼓膜像检查结果.采用PASW Stastistics 18.0软件对干耳时间及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耳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鼓膜愈合良好,平均干耳时间(5.4±1.7)周,无长期不干耳病例;上鼓室型干耳时间短于粘连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9±1.7)周vs(6.1±1.5)周,t=-3.52,P=0.001];完壁式组的干耳时间短于开放充填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0.5)周vs(5.8±1.4)周,t=-8.43,P=0.000].93例行听骨链重建患者术前的ABG为(34.2±11.8)dB,术后为(19.0 ±5.5)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9,P=0.000);上鼓室型胆脂瘤术前及术后ABG均小于粘连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听骨链重建的患者中,无论术前还是术后,完壁式ABG均小于开放充填式(P值均<0.05).在乳突开放充填并行听骨链重建的病例中,PORP组ABG小于TORP组(P<0.05).结论 上鼓室型胆脂瘤术后干耳及听力改善均好于粘连型胆脂瘤.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干耳及听力改善好于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并同期行乳突腔充填者.对于不适合完壁式的患者,施行开放充填式手术可以弥补术腔大、术后痂皮及分泌物不易清理的不足,有利于术�
杨博姜学钧杨宁惠莲王步权孙昱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听小骨假体测听法纯音
鼻中隔偏曲鼻腔深部鼻出血的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杨宁于刚闫艾慧惠莲姜学钧
关键词:鼻出血鼻中隔鼻中隔偏曲鼻腔填塞深部急诊治疗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不同刺激部位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RT)技术测试,探讨刺激耳蜗不同部位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特点。方法:应用NRT软件对27例Nucleus CI24R(CA)儿童植入者进行术中记录,分别测试每一位患者的第1、4、8、11、17、22号电极,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确定ECAP阈值、幅值及幅值增长曲线斜率,比较耳蜗顶部、中部、底部不同刺激部位之间ECAP的差异。结果:ECAP阈值自蜗底至蜗顶呈下降趋势,反应幅值自蜗底至蜗顶呈上升趋势,幅值增长曲线斜率自蜗底至蜗顶呈上升趋势。结论:刺激耳蜗不同部位ECAP阈值、幅值及幅值增长曲线斜率显著不同。
田颖李巍王铮杨宁惠莲姜学钧
关键词:耳蜗植入动作电位神经反应遥测
PBL联合PAL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联合PAL(Peer-assisted Learning,同伴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本科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99名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49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PAL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阶段考试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留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多于对照组,阶段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教学模式相比,实验组的PBL联合PAL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并获得同伴的支持与帮助(P<0.01)。结论 PBL联合PA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留学生耳鼻咽喉科教学效果,提高学习热情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田颖惠莲
关键词:留学生PBL教学模式
14例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14例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学龄前儿童9例,学龄期儿童5例,均继发于急性中耳炎。与学龄期儿童相比,学龄前儿童病程短、炎症重、进展快。所有患者均行完壁式乳突开放术+上鼓室开放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随访期间均未复发。结论儿童耳后骨膜下脓肿常继发于急性中耳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完壁式乳突开放术+上鼓室开放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杨博张芳臧健田颖杨宁惠莲姜学钧
关键词:中耳炎乳突骨膜下脓肿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的阈值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调试中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术中及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的检测,探讨应用客观方法进行术后调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人工耳蜗术后程序的调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6年4月行 Medel 多道人工耳蜗系统 Combi 40+型人工耳蜗植入的28例患者检测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和开机调试中主观心理物理测试的最大舒适阈,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对10例患者进行术中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的检测,引出率为78.3%(94/120)。进行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的检测,引出率为82.5%(99/120),3例大前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引出率为47.2%(17/36)。28例患者按每个电极的术后最大舒适阈(maximum comfortable level,MCL)与 ESRT 进行比较:①术后 MCL 平均值大于 ESRT 为247个电极(80.5%);②术后 MCL 值等于 ESRT 有14个电极(4.6%);③术后 MCL平均值小于 ESRT 有46个电极(15.0%)。术后 ESRT 平均值为(677.1±109.8)cu,MCL 平均值为(732.3±114.8)cu,ESRT 小于 MCL(t=11.37,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观察到电诱发镫骨肌反射可以确切提示植入设备完好,由植入体至听觉中枢传导通路正常;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对术后开机调试有指导意义。
姜学钧杨会军惠莲杨宁
关键词:耳蜗植入镫骨肌心理测定学
去神经支配后运动终板区域超微结构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差异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去神经支配后眼轮匝肌(简称眼肌)和口轮匝肌(简称口肌)运动终板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反映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情况的乙酰胆碱酯酶在运动终板区含量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第二电镜室进行。取白色瞬目反射正常豚鼠30只,随机分为压榨右侧面神经总干15s组10只,30s组10只,切断组10只,每组又依术后观察时间分为1周和1个月两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从30只豚鼠中随机选取5只豚鼠的左侧面神经作为对照组。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进行组织化学分析及光镜和电镜下眼肌和口肌的运动终板形态观察。结果:参加实验豚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周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压榨15s组,压榨30s组和切断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眼肌:68.13±6.68,65.75±7.75,67.56±4.86,66.41±5.89,P>0.05;口肌:67.41±4.85,66.25±6.03,65.86±5.91,64.52±5.12,P>0.05]。②术后1个月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术后1个月时各组豚鼠口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仍没有明显变化(64.21±7.23,68.41±7.86,67.58±5.75,64.52±5.12,P>0.05),而压榨30s组和切断组高于对照组(76.12±4.51,85.21±5.12,66.41±5.89,P<0.05)。③透射电镜下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去神经支配后1周,突触后膜和神经末梢萎缩,初级和次级皱褶均变浅,眼肌与口肌运动终板结构相似。去神经支配后1个月,切断组口肌,初级和次级皱褶继续变浅;压榨15s和30s组,口肌初级突触间隙接近正常。去神经支配后1个月,压榨30s组和切断组眼肌初级和次级皱褶继续变浅,有些次级皱褶消失。结论:①不同程度神经损伤后1周和1个月时,口肌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去神经支配后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②不同程度神经�
惠莲姜学钧杨柠任重
关键词:去神经支配面神经乙酰胆碱酯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