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野

作品数:76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周期
  • 12篇妊娠
  • 12篇细胞
  • 11篇自然周期
  • 10篇卵巢
  • 10篇精子
  • 9篇胚胎
  • 9篇不孕
  • 8篇不育
  • 7篇体外
  • 7篇染色
  • 7篇染色体
  • 7篇临床妊娠
  • 7篇IVM
  • 7篇不孕症
  • 6篇未成熟
  • 6篇未成熟卵
  • 6篇未成熟卵母细...
  • 6篇卵母细胞
  • 6篇母细胞

机构

  • 75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75篇徐野
  • 30篇李建华
  • 30篇周国萍
  • 25篇郭军红
  • 24篇辛楠
  • 23篇刘军文
  • 16篇张水文
  • 16篇秦似龙
  • 9篇魏岩
  • 7篇李南平
  • 7篇张建芳
  • 7篇肖英
  • 3篇刘蕾
  • 3篇王娟
  • 2篇成彦斌
  • 2篇周国平
  • 2篇丁宗一
  • 2篇管丽娟
  • 2篇王丽梅
  • 1篇董攀

传媒

  • 47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军检...
  • 1篇第六次全国医...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微刺激方案后超声发现卵巢内异常回声早期诊断卵巢交界瘤一例
2011年
病例患者37岁,因原发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本中心检查指导怀孕,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人工授精3次均未孕。后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少弱精子选择微刺激方案助孕,于月经周期第三天日肌注重组FSH 150 IU,共计三天,于周期12天,子宫内膜8mm时肌注HCG 10000 IU。36h后取卵,共获得卵母细胞18个,全部为GV期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后13个卵母细胞成熟,
徐野李建华
关键词:微刺激异常回声未成熟卵母细胞卵巢内超声
应用金属硫蛋白治疗儿童铅中毒致腹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治疗儿童铅中毒致腹痛的效果.方法 应用金属硫蛋白制剂对58名以腹痛为主诉的轻、中度铅中毒患儿进行治疗观察,以服用MT后血铅<100μg/L,腹痛症状消失作为临床治愈标准进行观察.结果 服用MT 2~3个月效果较显著,未见不良反应.随着血铅水平的下降,腹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患儿腹痛症状消失与服用时间长短无关联关系(χ^2=3.65,P>0.05).结论 应用MT治疗儿童铅中毒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新型预防和干预手段.
李南平徐野冯秀英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儿童铅中毒
自然周期IVF/M技术获得的胚胎经玻璃化冷冻复苏妊娠六例分析
2011年
目的对自然周期IVF/M技术获得的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移植后妊娠病例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6例患者自然周期IVF/M得到的胚胎玻璃化冻融8个周期。结果 6例患者实施8个冻融周期后获得临床妊娠,其中2例患者经2次冻融周期后妊娠。单胎5例,双胎1例;3例已成功分娩,1例正在妊娠中,状态良好,1例流产。结论自然周期IVF/M获得的胚胎玻璃化冷冻复苏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李建华徐野周国萍郭军红成彦斌
关键词:体外成熟玻璃化冷冻临床妊娠
应用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治疗IVF-ET中OHSS二例
2011年
目的采用腹水环注术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两例。方法对两例卵巢中度过度刺激的临床资料利用腹水环注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常规采用扩容,纠正低蛋白血症无效的情况下,腹水环住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腹水超滤浓缩环注术是治疗顽固性OHSS,纠正低蛋白血症的有效措施。
魏岩徐野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刺激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提高活产率的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机械刺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对进入周期患者在月经3-5天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进行宫内膜刺激,刺激宫内膜476个移植周期,对照组未刺激为471个移植周期。结果内膜刺激组移植胚胎数1238个,共着床193个,着床率为15.6%,临床妊娠率为32.6%(155/476),活产率达62.6%(97/155);对照组移植胚胎数1191个,着床166个,着床率为13.9%,临床妊娠率为30.8%(145/471),活产率为49.0%。内膜刺激组与对照组在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而内膜刺激显著提高了活产率(P<0.05)。结论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对IVF-ET周期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有所提高,能显著提高活产率。
徐野董攀魏岩郭军红李建华
关键词:宫内膜机械刺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
主动、被动吸烟男性血镉(Cd)浓度检验结果与精子质量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240名我院生殖科门诊25-35岁少弱精男性患者主动、被动吸烟血镉(Cd)浓度检测结果的研究,分析环境烟草烟雾与其血Cd含量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名被检者分5组,A组为主动吸烟组;B组无吸烟、被动吸烟史;C组烟量<3支/d、D组>20支/d;E组是不吸烟者每天在烟雾环境停留15min以上。采用钨舟原子吸收法检测其全血血Cd浓度。标本采集遵循卫生部《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对吸烟组烟龄、吸烟量、无烟草污染与其血Cd浓度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烟组A与未吸烟组B血镉浓度t检验分析:t=2.19 P<0.05 A、B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吸烟者血镉浓度明显高于B组无吸烟、被动吸烟者。C、D两组t=6.5017 P<0.001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差异,说明日吸烟量愈大,血镉浓度越高。A、E组t=1.1691 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血镉的浓度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主动吸烟、被动吸烟血Cd浓度均会升高。结论血镉(Cd)浓度升高与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吸烟量均有关,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均可使血镉浓度升高。所以烟草烟雾污染是导致男性血镉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辛楠徐野张水文刘军文
关键词:TOBACCO精子质量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致卵巢滤泡血肿破裂一例
1996年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致卵巢滤泡血肿破裂一例贾清仁,徐野患者女性,25岁,因突然下腹疼伴呕吐2天于1991年5月10日急诊入院。于2天前无诱因感下腹疼,呈持续钝疼并渐进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为胃内物,来我院急诊室就诊后留观,因腹疼加重伴头晕,按瓣膜置换术后腹疼,...
贾清仁徐野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抗凝血血肿破裂病例报告
催产素和加压素V1A受体作为新型靶向药物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胚胎移植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独立地影响治疗周期结局。移植后胚胎的成功着床也依赖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收缩活性与胚胎着床呈负相关。尽管实施胚胎移植的患者中约30%表现出收缩增强,但迄今为止子宫收缩对胚胎着床的影响还没有相关诊断和治疗的课题。药理性宫缩抑制剂有望提高妊娠率,但是作用于子宫肾上腺素受体、钙离子通道或者前列腺素合成的靶向药物已被证明是没有效果的。针对此适应症的最有用的新型药物是催产素拮抗剂。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催产素显著降低胚胎着床率,而催产素拮抗剂可以逆转这种效应。在人类,催产素以及加压素V1A/催产素拮抗剂的混合制剂表明可以显著降低进行模拟胚胎移植卵子捐献者的子宫收缩活性,并且进一步表明催产素/加压素V1A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能提高反复IVF失败患者的妊娠率。本文综述了子宫催产素/加压素V1A受体系统及其对胚胎着床潜能的影响,催产素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可能会提高IVF-ET的治疗结果。
李建华郭军红徐野
关键词:着床
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124例报告
目的:探讨异常染色体核型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寻找习惯性流产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方法:对124例有明确流产史患者,取静脉血加肝素抗凝2ml做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法制备染色体。G显带后镜下计数20个中期分裂相,配对分析10个核型...
周国萍徐野秦似龙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异常染色体核型
文献传递
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家系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报道中国人W 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通过先证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家系追踪调查,采用填写问卷式调查表对家族所有患者和部分正常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及全身和专科检查,绘制该家系遗传图谱。结果家族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虹膜异色、面部雀斑及早白发,耳聋可为单侧或双侧、语前聋或语后聋,家系遗传图谱显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完全外显,耳聋具有一定的遗传早现倾向。依据完整的临床资料,该家系诊断为W 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结论该中国家系的耳聋及色素异常表型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家系完整的临床资料对中国人W 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诊断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对国际W S临床诊断标准也是一个补充。
杨淑芝袁慧军白琳娜曹菊阳徐野申卫东冀飞杨伟炎
关键词:WAARDENBURG综合征遗传性疾病家系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诊断标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