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虹

作品数:31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6篇疫苗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接种
  • 5篇麻疹
  • 4篇水痘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抗体
  • 4篇风疹
  • 4篇病毒
  • 3篇预防接种
  • 3篇免疫规划
  • 3篇脊髓灰质炎
  • 3篇监测分析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野病毒
  • 2篇疑似
  • 2篇疑似预防接种...

机构

  • 28篇哈尔滨市疾病...
  • 6篇黑龙江省疾病...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市道里...
  • 1篇黑龙江省七台...
  • 1篇双城市卫生防...
  • 1篇北京天坛生物...

作者

  • 28篇徐虹
  • 17篇李岩
  • 15篇姜立坤
  • 12篇范晨璐
  • 11篇李玺琨
  • 10篇高晓丽
  • 8篇刘木子
  • 7篇胡丽楠
  • 5篇闫明宇
  • 5篇薄芳
  • 4篇马玉杰
  • 2篇李红
  • 2篇梁士国
  • 2篇张典丰
  • 2篇黄鹤
  • 2篇杨淑云
  • 1篇胡利亚
  • 1篇赵晶
  • 1篇郭淑珍
  • 1篇高士锐

传媒

  • 7篇中国初级卫生...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评估
2013年
目的对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收集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状况、人群脊灰抗体水平、应急及快速反应能力、影响我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因素等情况,评估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哈尔滨市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国家标准;脊灰疫苗(OPV)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大于98%以上;5岁以下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大于98%,抗体滴度在较高水平;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具备处理脊灰病毒输入、防范脊灰疫情传播的能力。但是,以乡为单位,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个别地区未达95%以上,个别地区脊灰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个别县近三年无AFP病例报告;我市人口流动性大,国际国内交通便利,毗邻俄罗斯等近期有脊灰流行的国家。结论我市发生本地脊灰病毒传播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不排除有脊灰病毒输入的可能性。
徐虹高晓丽孔晓红孙东旭
关键词:脊灰野病毒风险评估
疫苗保存箱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疫苗保存箱。;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是存放疫苗。;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该疫苗保存箱的四个侧面上设有连续条纹。;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为主视图。
李玺琨高晓丽李世娥李岩徐虹
文献传递
哈尔滨市消除麻疹工作的做法与成效被引量:4
2013年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在2012年消除麻疹,即到2012年.力争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为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如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哈尔滨市认真研究和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科学研判,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情况如下。
徐虹李岩姜立坤薄芳高晓丽
关键词:麻疹免疫接种免疫规划管理
哈尔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流行和人群免疫情况,评价乙肝疫苗防治效果,为制定该市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在哈尔滨市辖区内10个区、县(市)抽取1~59岁人群2 705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HBsAb、HBsAg、HBcAb。结果全市共检测2 705人,HBsAb总阳性率为59.33%,HBsAg总携带率为2.74%,HBcAb总阳性率为3.84%;1~岁组HBsAb阳性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结论大年龄组人群为乙肝防控重点对象,在成人中开展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范晨璐姜立坤杨淑云刘木子李玺琨胡丽楠徐虹
关键词: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疫苗
2012—2018年哈尔滨市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病例、肠道病毒感染情况和哈尔滨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采取的措施与策略,为全球消灭脊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AFP专病系统收集2012—2018年哈尔滨市AFP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评价系统的数据,并进行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评估。结果 2012—2018年哈尔滨市共报告<15岁儿童AFP病例2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3/10万;分离肠道病毒12例,分离率为4.55%;非脊灰肠道病毒(Non polio enterovirus,NPEV) 9例,分离率为3.41%。结论哈尔滨市AFP监测工作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肠道病毒分离物以NPEV为主,未发现脊灰野病毒;脊灰免疫策略转换后未发生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
闫明宇刘木子姜立坤徐虹梁珊珊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
2020年哈尔滨市某高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2020年哈尔滨市某高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可住宿集体单位水痘暴发疫情的特点及防控经验,为完善可住宿集体单位水痘疫情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等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哈尔滨市某高中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哈尔滨市某高中共有29个班级,学生1236人。在19例水痘病例中,男生9例,女生10例,罹患率分别为1.15%和2.18%。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10月1日,终末病例发病时间为10月26日,疫情持续26天。除1例无水痘疫苗免疫史外,余者免疫史不详。结论在2020年严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校比较重视日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教师和学生的防护意识较强。水痘疫情发生后,及时采取了学校紧急停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快速协调水痘疫苗调拨、区政府紧急采购疫苗并免费投入使用等措施。较高的防护意识和防控措施的快速联动,是这次水痘暴发疫情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且病例数较少的主要原因,为今后防止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扩大、蔓延提供了经验。
闫明宇刘木子徐虹姜立坤李梦奇何慧
关键词: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哈尔滨市2011-2015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风疹病例资料开展分析。结果哈尔滨市风疹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4-6月份为高发月份,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1.70%;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高发年龄组为15~岁、20~岁组,总发病率分别为5.70/10万、4.87/10万。共监测到22例孕妇风疹疑似病例,11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由于含风疹成份疫苗的使用,哈尔滨市风疹发病呈现下降趋势,成年人成为高危人群,防控重点人群应由从儿童接种转移到成年人;应制定符合哈尔滨市风疹流行特征的风疹防控策略,减少成人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发生。
范晨璐姜立坤胡丽楠刘木子李岩徐虹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孕妇成人
1例孕妇风疹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3年
2011年4月初,黑龙江省某中学连续报告多例学生风疹病例,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一名怀孕教师可能感染,随即进行调查并随访,现报告如下。
薄芳徐虹马玉杰范晨璐梅爱华宋婧黄鹤
关键词:孕妇风疹
利用传递函数模型对麻疹发病趋势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预测麻疹发病趋势,为疾病控制工作早期预警以及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SAS 9.1软件对1978—2011年麻疹年发病数据拟合传递函数模型,并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12—2016年麻疹年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哈尔滨市2012—2016年麻疹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预测值分别为0.24/10万、0.21/10万、0.19/10万、0.17/10万和0.15/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26/10万、0.24/10万、0.21/10万、0.1 9/10万和0.17/10万。女性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21/10万、0.18/10万、0.14/10万、0.12/10万和0.09/10万。结论模型可较好地拟合麻疹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预测麻疹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本土病例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尚有一定差距,仍需大力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力度。
姜立坤赵晶李岩徐虹刘美娜
2016年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IgG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 203名1~19岁健康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1岁~组(n=240)、4岁~组(n=396)、7岁~组(n=364)和14~19岁组(n=20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浓度,VZV-IgG浓度≥100 mIU/mL判定为阳性,表明调查对象具有抵抗水痘病毒感染的能力。结果 VZV-IgG的抗体阳性率为71.49%(860/1 203),抗体浓度为447±17 mIU/mL。随着年龄增加,VZV-IgG抗体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P<0.05);不同剂次水痘疫苗免疫史人群VZV-IgG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剂次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病史人群VZV-IgG的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患过水痘人群的抗体浓度最高。结论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存在城乡及年龄差异,需加强薄弱地区和14岁以下人群含水痘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李玺琨高晓丽李岩徐虹范晨璐
关键词:水痘疫苗IGG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