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茂明

作品数:39 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士绅
  • 7篇明清
  • 5篇江南士绅
  • 4篇社会
  • 4篇清末
  • 4篇晚清
  • 4篇明清时期
  • 4篇明清以来
  • 3篇秩序
  • 3篇宗族
  • 3篇文化
  • 3篇家族
  • 2篇地方精英
  • 2篇日记
  • 2篇社会变迁
  • 2篇社会史
  • 2篇社会秩序
  • 2篇社会资本
  • 2篇士绅阶层
  • 2篇述论

机构

  • 21篇上海师范大学
  • 21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文学院

作者

  • 39篇徐茂明
  • 4篇唐力行
  • 2篇吴建华
  • 2篇胡勇军
  • 1篇罗婧
  • 1篇陈媛媛
  • 1篇杨桢
  • 1篇申浩
  • 1篇吴郁琴
  • 1篇吴强华
  • 1篇张建华
  • 1篇周志永

传媒

  • 6篇史林
  • 3篇江海学刊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史学月刊
  • 3篇社会科学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学术月刊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近代中国
  • 1篇首届“晚清国...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3
1999年
受中国社会史学会委托,由苏州大学主办的“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社会史年会于1998年8月24日至27日在苏州召开。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杂志社、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
唐力行吴建华徐茂明
关键词:历史研究社会变迁家庭民间信仰大众文化社会史研究
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被引量:9
2004年
明清时期徽州与苏州之间的文化互动,主要是以徽人的商业活动与家族迁徙的形式完成的.徽州人在促进了异地繁荣的同时,将宗族意识重新输回故里,在徽州建宗祠、编宗谱、立义庄、修族墓,维护了徽州社会的相对稳定。
徐茂明
关键词:文化互动
“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
2012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施坚雅提出了著名的"施坚雅模式",这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对中国集市和区域体系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模式。江南市镇的分布最初多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但随着市镇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因素对市镇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代吴县地区的市镇经过由点到面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市镇网络体系,其分布在某些方面与施坚雅模式存在一定的吻合。
胡勇军徐茂明
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被引量:14
2007年
赋税是传统中国国家与地方关系中最直接的纽带,围绕赋税的数额及征收方法的变化,可以窥视国家与地方之间权力关系的演变。江南重赋由来已久,士绅作为官民之中介,在明清减赋中的角色前后变化很大。本文以晚清苏州潘氏在减赋中的角色为例,通过分析相关谱牒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家族、家族与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士绅家族是如何积聚其社会资本,并如何发挥其效用的。从晚清江南减赋的过程看,其成功的根本原因离不开国家与地方权力关系变化之大势,其次则是士绅所控制的社会网络构成了有效的社会资源,各种力量的耦合共同促成了减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徐茂明
关键词:晚清江南士绅社会资本
清末兴学与常熟士绅的权力嬗递——以《徐兆玮日记》为中心被引量:4
2015年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不仅是一场由朝廷主导的教育改革,同时也是传统时代社会晋升途径的颠覆,学堂教育的领导权成为地方士绅竞相争夺的焦点。以丁祖荫、徐兆玮等人为首的常熟县少壮派士绅,通过传播新学思想,开办新式学校,组织学务团体,成为地方开展新学的主力。随着少壮派士绅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与地方权力既得利益的耆旧派士绅发生冲突,双方围绕学务公所、教育会和师范传习所的开办与领导权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夺,最终少壮派士绅在地方自治之后逐渐掌握学务主导权。围绕着这场教育改革的权力之争,士绅群体除了新旧理念之争外,背后还交织着朝野、辈分、阶层、利益、城乡等复杂的因素,但归根结蒂,贯穿众多因素的主要线索还是新旧嬗变。
徐茂明胡勇军
关键词:兴学少壮派
从区域研究到区域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0
2008年
社会史研究正在向区域研究的纵深发展。为实现整体史的研究目标,学者们一方面注重区域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注意区域间的互动,由区域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新近召开的"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史学界关注的区域比较的理论和实践、江南区域的文化认同与经济发展、区域文献资料的开拓和利用等学术前沿问题,作了介绍和深入探讨。
唐力行徐茂明
关键词:整体史
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苏州潘氏是徽商后裔 ,亦是江南著名的科第世家。潘氏家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科举与经商迭相为用的二元价值观、学宗宋儒与讲究实用的家学传统 ,既是明清以来 ,尤其是晚清士商相混的结果 ,也是徽州和苏州两种不同地域文化整合的结果。而潘氏族人慎言慎行如履薄冰的仕途实践经验、行善与积福密切相连的因果报应观 。
徐茂明
关键词:心态家风士绅
论题: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7
2004年
唐力行吴建华徐茂明张翔凤邢丙彦吴强华罗婧申浩徐松如王健申浩
关键词:区域史社会史民俗文化学术资料
亦史亦志 求实创新──评《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被引量:1
2000年
徐茂明
关键词:考古学墓志铭
全文增补中
国家与地方关系中的士绅家族:以晚清江南减赋为中心
在泛政治化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经济问题很少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大多与政治相关联,一项经济政策的改革变化,一般都表现为各种政治集团之间(这种政治集团可以是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阶级与阶级、阶层与阶层,等等)利益分配的重新调...
徐茂明
关键词:士绅阶层地方士绅地方督抚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