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翔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全麻
  • 3篇肿瘤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苏醒
  • 2篇气管
  • 2篇利多卡因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单侧
  • 1篇单侧肺
  • 1篇单侧肺通气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单腔

机构

  • 13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3篇徐翔
  • 9篇李义贤
  • 5篇黄小燕
  • 3篇孙艳虹
  • 2篇许晓玲
  • 1篇杜少芬
  • 1篇贺丽芳
  • 1篇徐云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160例,将其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有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的定位及穿刺等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对照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采用解剖标志进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年龄、体重及身高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操作时间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明屉较低(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能够使穿刺点的选择更为明确,进针深度和方向更为清楚,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显著的减轻,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黄小燕徐翔李义贤
关键词:肿瘤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彩色多普勒超声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2015年
目的比较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4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0.25%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观察组(0.375%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阻滞范围及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各阶段的VAS评分、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均能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罗哌卡因诱导时间更短,安全范围更宽。
徐翔李义贤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法对头颈外科手术全麻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和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拔管期气道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气管内全麻下完成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毕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Ⅰ组为气管内用药组,2%利多卡因2mg/kg;Ⅱ组为静脉用药组,2%利多卡因2mg/kg;Ⅲ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呛咳反应情况和苏醒拔管时间。结果各组吸痰时、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min的SBP、DBP、MBP、HR均比基础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升高的程度及时限高于I组及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Ⅱ组吸痰时、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min的SBP、DBP、MBP、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Ⅱ组与Ⅲ组比较,呛咳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和Ⅲ组相比,Ⅱ组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给予利多卡因能够有效抑制气道机械刺激引起的循环波动和呛咳反应。
徐翔李义贤黄小燕
关键词:利多卡因血流动力学呛咳
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伴气道狭窄围术期人工气道管理1例
2025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身高155 cm,体重66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Ⅲ级。因“活动后气促1年”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活动后气促,停止活动后休息可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近半年发现颈部肿物生长明显,呼吸困难加重。遂转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进一步诊治。
郭哲源苏泽耿李林桂张顺才许晓玲尹玉花徐翔
关键词:胸骨后甲状腺肿困难气道清醒气管插管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认知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认知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40 名老年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 名,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常规监测指标水平、麻...
徐翔李义贤
关键词: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
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外科单肺通气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胸外科需在单肺通气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使用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对照组(n=50)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肺隔离时间、平卧位时定位时间以及肺萎陷情况及术后声嘶和咽疼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肺隔离时间及平卧位时定位时间均降低(P<0.05),而且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术后声嘶和咽疼发生率下降。结论在单肺通气中使用自制单腔双套囊支气管导管,麻醉效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近,具有插管方便、定位简单、双肺分隔完全、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
黄小燕杜少芬孙艳虹徐翔李义贤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单侧肺通气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1 倍ED95 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的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头颈外科拟在全麻下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 例,性别不限,年龄23-70 岁,体...
徐翔李义贤
腮腺导管灌注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观察腮腺导管灌注联合神经阻滞法在腮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腮腺手术患者68例,采用腮腺导管灌注联合阻滞耳颞神经、颊神经、面神经及同侧颈浅丛神经的方法进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手术前(T0)、切皮时(T1)、牵拉腮腺时(T2)、切除肿瘤时(T3)以及结束缝皮时(T4)的无创血压(NI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结果导管灌注联合神经阻滞法在腮腺手术中麻醉效果优良者占全部患者的91.7%。无失败例数及明显并发症发生。各个观察时间点的BP、HR、SPO2、RR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导管灌注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阻滞效果较好、对各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的特点,可以作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推广使用。
徐翔李义贤黄小燕孙艳虹
关键词:导管灌注神经阻滞腮腺手术视觉模拟评分法
以思维导图为主的围手术期护理宣教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术中等候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以思维导图为主的麻醉护理宣教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属术中等候期焦虑情绪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的评价,旨在减轻术中等待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术中等候期予以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常规麻醉护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为主的麻醉护理宣教。比较2组术前(术前访视时)、术中(患者进手术室后1 h)以及术后(术后回访时)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术中以及术后观察组焦虑[(39.33±6.41)分、(36.05±8.43)分]以及抑郁评分[(35.34±10.54)分、(31.31±4.69)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41.65±8.27)分、(32.19±10.37)分;抑郁,(40.38±8.36)分、(33.97±7.35)分,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给予思维导图为主的麻醉护理宣教,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同时还可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徐云徐翔贺丽芳黄幔莉苏永顺
关键词:恶性肿瘤思维导图焦虑抑郁患者家属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自制加长型支气管导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观察自制加长型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下完成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自制加长型支气管导管组(A组)及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单次插管成功率、肺萎陷程度、单肺通气前、开始单肺通气后0.5 h、1 h、2 h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气道压力(Paw)、单肺通气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程度、SBP、DBP、HR、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间比较:(1.5±0.4)min比(2.6±0.8)min(t=4.78,P<0.05);两组单次插管成功率比较:95.0%比80.0%(χ2=5.19,P<0.05);两组气道压力比较:T1:(17.3±1.1)cmH2O比(22.5±0.9)cmH2O(t=4.613,P<0.05);T2:(17.9±0.5)cmH2O比(23.6±1.4)cmH2O(t=5.438,P<0.05);T3:(18.1±0.8)cmH2O比(24.6±1.2)cmH2O(t=3.741,P<0.05);两组单肺通气时血气分析结果比较:PaO2:(281.5±53.4)mmHg比(187.6±48.8)mmHg(t=5.28,P<0.05);SaO2:(98.1±6.3)%比(94.5±5.7)%(t=3.46,P<0.05);PaCO2:(31.2±3.6)mmHg比(37.6±4.1)mmHg(t=6.32,P<0.05).两组术后声嘶喉痛发生情况比较:分别为1例比6例(χ2=5.91,P<0.05),以及4例比13例(χ2=6.13,P<0.05).结论 自制加长型支气管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均安全有效,自制加长型支气管导管具有术野暴露满意、插管及定位简单、气道压力较低、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较低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单肺通气的方法在适应证内使用.
徐翔林逸婷黄小燕孙艳虹李义贤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胸腔镜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