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丹
- 作品数:57 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神经元细胞轴浆运输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阿尔茨海默病号称“全球十大杀手”之一,因目前尚没有治愈的办法,其早期的病理变化备受关注。轴浆运输障碍已被报道为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病理特征,然而引起轴浆运输障碍的因素有很多,该文从驱动蛋白、微管及线粒体等3个方面引起的轴浆运输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神经元轴浆运输机制、为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思路。
- 于明慧薛傲徐红丹王岩林雪杨波孙慧峰张宁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驱动蛋白微管线粒体
- 二至丸提取物在改善D-gal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二至丸提取物在改善D‑gal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利用D‑gal诱导C8‑D1A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建立能量代谢障碍模型,筛选出最佳造模条件,用MTT实验和ATP试剂盒筛选出二至丸...
- 张宁陈丹丹薛傲杨娜高竟哲徐红丹刘国良孙惠姜珊徐建平
- 染料木素对人胚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RNA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人胚皮肤成纤维细胞(CCC-ESF-1)胶原(collagen, Col)、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M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CCC-ESF-1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组以及染料木素小、中、大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技术检测ColⅠ、ColⅢ、MMP-1、TIMP-1和TIMP-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雌二醇组、染料木素中剂量组[(0.451±0.037)、(0.446±0.047)比(0.385±0.061)]均可促进CCC-ESF-1细胞增殖(P均<0.05),且雌二醇组、染料木素中剂量组细胞 ColⅠ[(0.960±0.012)、(0.929±0.015)比(0.812±0.014)],Col Ⅲ[(0.892±0.009)、(0.824±0.022)比(0.768±0.025)]、TIMP-1[(0.841±0.023)、(0.838±0.053)比(0.751±0.027)]、TIMP-2[(0.456±0.017)、(0.448±0.036)比(0.381±0.029)]mRNA 水平较空白组增高(P 均<0.01),MMP-1[(0.398±0.043)、(0.402±0.044)比(0.525±0.006)]mRNA水平较空白组降低(P均<0.01)。结论染料木素可促进 CCC-ESF-1细胞增殖,可能与上调 ColⅠ、Col Ⅲ、MMP-1、TIMP-1、TIMP-2以及下调MMP-1有关。
- 徐红丹李孟高晓波胡中花熊辉王志刚耿放
-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 引火汤改善长期OVX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引火汤治疗长期双侧卵巢摘除术(OVX)小鼠的焦虑样行为的机制。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二醇组(E 2组)和引火汤组(YHT),采用双侧卵巢摘除联合单频超声刺激复制长期OVX焦虑模型,采用明暗箱(LDB)和高架十字迷宫(EPM)观察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检测各组小鼠脑内雌激素水平,测量体质量、子宫系数,HE染色观察子宫形态,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状态。结果:与OVX组相比,YHT组小鼠焦虑样行为显著改善,脑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增加,海马神经元形态完好,子宫形态未见改变。结论:引火汤能改善长期OVX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发挥雌激素效应并对ERβ有选择性激活作用。
- 伊金月张悦邱琦刘爽关雨佳张宁孙慧峰董晓红徐红丹
- 关键词:引火汤OVX焦虑症雌激素ERΒ
- 五味子乙素对长期OVX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SchB)对长期双侧卵巢摘除(bilateral ovariectomies, OVX)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Sham、OVX、E2、SchB1(30 mg/kg)及SchB2 (60 mg/kg)6组,OVX联合CUMS刺激后,给药3周,观察SchB对长期OVX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鼠体重及子宫重量的影响。结果 SchB1、SchB2组小鼠与OVX组相比,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 <0.01), OAT%和OAE%显著增加(P <0.01),且与E2组比,无显著性差异。SchB1、SchB2组小鼠与OVX组相比,体重及子宫重量均无显著差异,与E2组相比,体重显著增加,子宫重量显著下降(P <0.01)。结论 SchB能显著改善长期OVX小鼠抑郁样行为,推测SchB发挥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并对ERβ有高选择性,而对ERα作用不明显。
- 徐红丹徐红丹张博黄树明
-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雌激素更年期焦虑症
- 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雌激素样作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两种三萜类成分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开发新的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观察两种三萜成分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半定量RT-PCR法测定两种三萜成分对MCF-7细胞ER亚型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数据(±s)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组间比较用SNK法和LSD法。结果 100μmol/L和10μmol/L甘草甜素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100μmol/L、1μmol/L和10-2μmol/L甘草次酸能够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10μmol/L的甘草次酸可诱导MCF-7细胞ERα、ERβ蛋白表达,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加入1×10^(-7)μmol/L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均能抑制甘草次酸的以上效应。结论甘草次酸具有促进MCF-7细胞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MCF-7细胞ERα、ER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示有雌激素样作用,且其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是ER介导产生的。抗雌激素样作用的甘草甜素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 李建民杨柳王业秋胡中花熊辉于修芳徐红丹张宁刘海洋耿放
-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MCF-7细胞三萜类
- 杜仲提取物通过HPG轴对APP/PS1小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杜仲提取物通过HPG轴对APP/PS1小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抗脑衰胶囊组、杜仲提取物组,以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行为学试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下丘脑中ERβ、ERα、FSHR、LHR表达;ELISA检测下丘脑中GnRH、β-E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杜仲提取物各给药组及抗脑衰胶囊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下丘脑中GnRH、β-EP含量及ERβ、ERα、FSHR、LHR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杜仲提取物可能通过升高下丘脑ERβ、ERα、FSHR、LHR、GnRH、β-EP的表达,调节HPG轴,从而改善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认知功能。
- 刘彦宏武凤于修芳徐红丹董晓红董晓红张宁
- 关键词:下丘脑
- 中药面膜对痤疮动物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究中药面膜对痤疮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分为2组,即正常组(n=8)和造模组(n=24)。采用痤疮丙酸杆菌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维A酸组、药膜组,每组8只。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维A酸组涂0.1%维A酸乳膏,药膜组涂抹中药面膜,连续治疗2周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α、IL-6、TNF-α和IL-2的含量,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痤疮组织中IL-1α、IL-6、TNF-α和IL-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面膜能够明显缓解痤疮模型大鼠的耳的肿胀率,能够显著减少炎症因子IL-1α、IL-6及TNF-α的血清水平,显著增加IL-2血清中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面膜能够明显降低痤疮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α、IL-6及TNF-α的表达,显著增加IL-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面膜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对痤疮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马佳慧钟心秦泽雨蔺红静徐红丹
- 关键词:中药面膜痤疮炎性因子维A酸乳膏
- 引火汤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8种成分含量测定
- 2024年
- 目的建立引火汤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地黄苷D、麦冬甲基黄烷酮A、毛蕊花糖苷、原儿茶酸、梓醇、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方法指纹图谱建立采用Supersil AQ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UPLC-MS/MS含量测定采用Alphasil VC-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10批冻干粉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0,指认出毛蕊花糖苷、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五味子醇甲。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6),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1.1%,RSD 2.0%~5.2%。结论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能完整表征引火汤基准样品质量,从而为其关键化学属性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胡晶丁亚明刘爽乔月张悦徐红丹张宁张宁
- 关键词:引火汤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UPLC-MS/MS
- 基于UPLC-Q-TOF-MS技术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入脑成分改善D-gal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六味地黄丸的入脑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及体外验证实验探讨该成分改善D-半乳糖(D-gal)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核心靶点、关键通路等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250 mg/(kg·d)构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丸,1.62 g/(kg·d)]。应用新物体识别、Morris水迷宫2种行为学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通过UPLC-Q-TOF-MS技术对空白大鼠脑脊液样品及六味地黄丸给药后的大鼠脑脊液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快速识别及鉴定,确定六味地黄丸原型入脑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预测六味地黄丸入脑成分作用的潜在靶点,通过治疗靶点数据库、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疾病靶点,取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绘制韦恩图,通过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六味地黄丸“入脑成分-靶点-AD”网络关系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关键通路。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六味地黄丸脑脊液对D-gal损伤PC12细胞增殖率及β淀粉样蛋白(Aβ)、活性氧(ROS)、白细胞介素6(IL-6)、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可显著上调模型组大鼠新物体识别指数、穿越平台次数和靶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定位潜伏期,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恢复海马神经元形态。通过数据分析,六味地黄丸给药后在大鼠脑脊液中发现7个原型入脑成分,分别为莫诺苷、(-)-奎宁酸、阿魏酸、芍药苷、泛酸、5-羟甲基糠醛和尿苷。通过网络药理学筛�
- 邱琦徐艳明薛傲王业秋孙琪薛慧徐红丹张宁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阿尔茨海默病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