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盛开

作品数:21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4篇心电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睡眠
  • 4篇睡眠呼吸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综合征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睡眠
  • 4篇阻塞性睡眠呼...
  • 4篇阻塞性睡眠呼...
  • 3篇低通气
  • 3篇低通气综合征
  • 3篇动脉
  • 3篇多导睡眠图
  • 3篇血压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机构

  • 12篇甘肃省人民医...
  • 9篇武汉大学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徐盛开
  • 8篇江洪
  • 4篇杨简
  • 4篇陈思思
  • 4篇周罡
  • 4篇窦春江
  • 3篇吴兵
  • 3篇王继春
  • 3篇王楠
  • 2篇鲁志兵
  • 2篇方金瑞
  • 2篇马慧元
  • 2篇方砚
  • 2篇胡兰文
  • 2篇谢萍
  • 2篇马丽雅
  • 2篇马卫红
  • 2篇温华知
  • 2篇黄从新
  • 2篇陈静

传媒

  • 4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2014面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0
  • 3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系统(PSG)行至少7小时睡眠呼吸监测,长程心电图(Holter)同步记录心电动态变化。结果 OSAHS组心律失常及...
周罡王楠马丽雅徐盛开方砚马慧元方金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文献传递
Slit3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1984年NüSSLEIN-VOLHARD等[1]首次发现了Slit家族。1988年ROTHBERG等[2]在果蝇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一种神经突触导向分子Slit并克隆成功。Slit在脊柱动物中有3种同源亚型(Slit1、Slit2、Slit3),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
王婷婷徐盛开
关键词:神经系统新生血管化生理性器官发育
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分离和培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分离、培养以及诱导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后定向诱导培养2周.以CD34、CD133、VEGFR-2、vWF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法以及Dil-acLDL结合FITC-UEA-1双荧光染色法鉴定EPCs.结果:贴壁细胞经培养诱导后3d开始伸展,4~7 d形成细胞集落,10~21 d增殖加速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并出现条索状结构且呈'微血管样'排列生长.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D34、CD133、VEGFR-2、vWF阳性,Dil-acLDL联合FITC-UEA-1双染阳性.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后可以表现出部分内皮细胞的特征.
徐盛开江洪陈思思杨简
关键词:骨髓内皮祖细胞分化体外培养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以提高确诊率。方法:收集67例老年AMI住院患者,就其症状和证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46例(68.66%),女性患者21例(31.34%),老年男性的发病率高于老年女性,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症状以典型心绞痛(38.81%)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呼吸困难(28.36%)、胸闷(14.93%)、心悸(11.94%)、上腹部不适(5.97%);梗死部位以下壁(34.33%)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前壁(26.87%)、广泛前壁(22.39%)、高侧壁(7.46%)、心内膜下(5.97%)、右室(2.99%);中医辨证分型以痰浊闭塞型(38.8%)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气滞血瘀型(31.3%)、阳气虚型(22.3%)、阴血虚型(7.4%)。结论:老年AMI患者,以胸痛和呼吸困难为多见,梗死部位以下壁和前壁为多见,中医证型以实证为多。
胡兰文徐盛开范玲莉
关键词:中医证型
大鼠CREB结合蛋白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0年
目盼构建大鼠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BP)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BP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设计合成4条CBP基因的siRNA序列,将筛选确定的CBP RNAi有效靶序列与pFU—GW—iRNA载体连接产生CBP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化、PCR筛选阳性克隆及测序鉴定。脂质体2000将CBP shRNA慢病毒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颗粒包装及滴度测定。包装产生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大鼠VSMCs,实时定量RT-PCR检测CBP mRNA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大鼠CBP shRNA慢病毒载体。经包装产生的慢病毒滴度为2×10^9TU/ml,与未转染慢病毒及转染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的细胞比较,CBP shRNA慢病毒转染可使VsMcs的CBP mRNA分别下降88.5%和92.7%。结论成功构建CBP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对VsMcs的CBP表达具有良好沉默作用,为后期基因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奠定基础。
杨简江洪陈思思陈静徐盛开王继春
关键词:RNA干扰转染基因疗法
临床心电图的解析与应用方法被引量:3
2015年
心电图理论因其抽象难懂、内容复杂、图形多变,学习难度较大。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和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电图分析方法:"电极定标、率律电轴、房室肥大、缺血梗死、预激阻滞、起源异常、书面诊断"。该方法简便易记、稳定性好、实用性强,对准确快速分析心电图有一定的帮助。
窦春江徐盛开寇炜
关键词:心电图分析方法心律失常
尾加压素Ⅱ对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选体重110~150g的雄性SD大鼠,分离获取骨髓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培养诱导,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表...
徐盛开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分子机制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系统(PSG)行至少7小时睡眠呼吸监测,长程心电图(Hoher)同步记录心电动态变化.结果 OS AHS组心律失...
周罡王楠马丽雅徐盛开方砚马慧元方金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慢病毒载体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的应用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慢病毒转染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的效率和可行性,为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预防血管再狭窄奠定基础。方法:将携带GFP的慢病毒载体(pGC-LV-GFP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供转染293T细胞,完成慢病毒颗粒包装及滴度测定。包装产生的慢病毒Lenti-GFP转染至球囊损伤的大鼠颈动脉。术后28d,损伤及病毒转染血管段标本分别行荧光显微镜、光镜检查,评估慢病毒的转染效率及内膜增生情况,并与假手术组(Sham组)、PBS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包装产生的Lenti-GFP滴度为2×109TU/mL;术后28d,Sham组与PBS组血管中膜弹力层仅见微弱的自发性绿色荧光,而Lenti-GFP组动脉壁全层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分布;PBS组与Lenti-GFP转染组大鼠损伤的颈动脉均可见明显内膜增生,内膜和中膜面积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nti-GFP成功转染至球囊损伤的大鼠颈动脉,并能维持目的基因稳定长期的表达,是血管再狭窄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杨简江洪李万强陈思思陈静徐盛开王继春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颈动脉损伤基因治疗再狭窄
缬沙坦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和TL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5F球囊导管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球囊损伤组(n=12)、缬沙坦组(n=12)。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予缬沙坦10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及球囊损伤组灌胃等量蒸馏水,14d后取损伤血管段,组织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内膜增生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血管TLR4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14d,球囊损伤组和缬沙坦组可见明显内膜增生,内膜面积及内膜和中膜面积比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而缬沙坦组上述指标均低于球囊损伤组(P<0.05);球囊损伤组和缬沙坦组TLR4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与球囊损伤组比较,缬沙坦可降低球囊损伤诱导的TLR4高表达。结论:缬沙坦可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引起的血管内膜增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损伤血管TLR4的过表达而实现。
杨简江洪陈思思徐盛开王继春
关键词:内膜增生球囊损伤TOLL样受体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