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娟

作品数:79 被引量:43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肿瘤
  • 27篇蛋白
  • 22篇胃癌
  • 19篇细胞
  • 17篇预后
  • 15篇免疫
  • 15篇癌组织
  • 13篇胃肿瘤
  • 12篇胃癌组织
  • 9篇基因
  • 8篇血管
  • 8篇病理
  • 7篇上皮
  • 7篇组织化学
  • 6篇增生
  • 6篇粘膜
  • 6篇胃粘膜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蛋白酶

机构

  • 79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杭州钢铁集团...

作者

  • 79篇徐文娟
  • 52篇赵仲生
  • 19篇茹国庆
  • 18篇许励
  • 13篇张梅
  • 13篇邹寿椿
  • 11篇汤琪乐
  • 10篇马杰
  • 9篇张成武
  • 5篇叶再元
  • 4篇孟群
  • 3篇钱美华
  • 3篇屈百鸣
  • 3篇张威
  • 3篇杨丹红
  • 3篇毕擎
  • 3篇张勤
  • 3篇洪剑飞
  • 3篇邱斌松
  • 3篇朱丹杰

传媒

  • 7篇实用肿瘤杂志
  • 5篇浙江医学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肿瘤学杂志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骨伤
  • 2篇浙江肿瘤
  • 2篇中国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10篇2000
  • 10篇1999
  • 4篇1998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cadherin、α-catenin和MMP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钙黏附分子 (E cadherin ,E cad)、α 连接蛋白 (α catenin ,α 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 teinase 2 ,MMP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0例正常膀胱黏膜E cad、α cat及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膀胱黏膜E cad、α cat呈正常表达 ,MMP2为阴性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 cad及α 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4 4 8% (43/96 )和 5 8 3% (5 6 /96 ) ,MMP2阳性表达为 5 3 1%(5 1/96 )。E cad和α cat的异常表达率、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 E cad、α cat和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监测肿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许励汤琪乐徐文娟茹国庆孟丹
关键词:E-CADHERINΑ-CATENINMMP2膀胱癌预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469例颈部肿块诊治分析被引量:9
1999年
颈部肿块临床多见。病因复杂,常因诊断困难致误诊误治。现就我院颈部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和经验,以提高我们对颈部肿块的诊断水平。 资料和方法
陈明媛赵仲生徐文娟
关键词:颈部肿块
几丁质-硅胶复合膜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GBR连续组织学研究及放射学检查 ,探讨几丁质 硅胶复合膜在引导性骨再生 (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中的作用。方法 取新西兰兔 2 4只 ,造成双侧桡骨 15mm骨缺损 ,将48只肢体平均分为A、B、C、D组 ,每组各 12只肢体 ,分别用几丁质 硅胶复合膜、几丁质膜、硅胶管及空白对照。于手术后 2、4、6、8、12、16周处死每组各两只兔 ,标本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几丁质 硅胶复合膜组的骨缺损区在成骨活动的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几丁质、硅胶管及空白对照组 (P <0 0 5 ) ,使骨缺损得到了修复。结论 几丁质 硅胶复合膜能促进内。
陈锦平张帆赵仲生潘晓华王官将曹梅迅徐文娟
关键词:引导组织再生骨痂比较组织学
上皮—钙粘附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2002年
应用免疫组化法(En Vision法)检测上皮-钙粘附素(E-CD)在115例结直肠癌、19例大肠腺瘤、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分析E-CD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E-CD在正常大肠粘膜中全部呈保存型表达,在大肠腺瘤中57.9%呈保存型表达,在结直肠癌中21.7%呈保存型表达。E-CD表达类型与肿瘤浸润深度、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侵犯、Dukes分期密切相关。故E-CD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结果表明,E-C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减低,提示病期晚、预后差。
董全进徐文娟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化法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本科石蜡切片“龟裂”现像的原因分析及补救
"切片无裂隙、震颤"是病理常规石蜡HE切片质量标准的一项。但我们科石蜡切片中却经常出现"裂隙、震颤"这样的"龟裂"现象,包括"龟壳状"或似"哈密瓜皮"和"百叶窗样"裂隙,特别是淋巴结、扁桃体及肠腺体等富含细胞的组织这种现...
徐文娟
关键词:组织切片石蜡切片标本处理
p53蛋白与PCNA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 ,检测良性胸腺瘤 18例 ,恶性胸腺瘤 16例 ,胸腺癌 16例的 p5 3蛋白与PCNA的表达。 结果 p5 3蛋白和PCNA的Ⅲ~Ⅳ级指数在 3组胸腺上皮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3 .3 % ( 6/18) ,62 .5 % ( 10 /16) ,81.3 % ( 13 /16)和 3 8.9% ( 7/18) ,68.8% ( 11/16) ,81.3 % ( 13 /16) ,(P <0 .0 5 ) ;其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可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及其侵袭力和转移能力。
许励徐文娟赵仲生孟群张梅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恶性淋巴瘤nm23、CD44的表达及恶性度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nm23,CD44在不同恶性程度淋巴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病变组织nm23_H1、CD44_V6蛋白的表达 ,根据染色阳性细胞数采用四级半定量法评估阳性反应强度并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两组。淋巴瘤的病理分类和恶性度分级按REAL标准。[结果](1)在正常淋巴组织中nm23、CD44呈低水平表达。(2)nm23在霍奇金病(HD)中表达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CD44在两者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NHL中随REAL恶性度的提高 ,nm23和CD44表达均增强 ,差异有显著性(P<0.001)。(3)nm23低表达组CR率74.5 % ,高表达组45.3% ;CD44低表达组CR率67.2 % ,高表达组46.4%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CD44在正常淋巴组织和恶性淋巴瘤中具有不同的表达规律 ,其表达的强度可反映淋巴瘤的恶性程度 ;
蓝建平钱美华徐文娟孟群赵仲生杨天新黄河
关键词:淋巴瘤NM23基因CD44
β-肾上腺素受体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Fas、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表达改变及心肌细胞凋亡的意义。方法:动物模型仿用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方法。心肌组织切片分别行免疫组化染色及HE、TUNEL检测。结果: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Fas、Bcl2蛋白皆上调表达(P<0.01),Fas蛋白表达上调更为显著(P<0.01),心肌损伤6h、72h段凋亡指数分别为7.6±1.5、14.8±4.1。结论:βAR过度激动致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是参与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可能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一个关键因素,Fas、Bcl2蛋白的表达在其调控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屈百鸣俞坚武赵仲生茹国庆徐文娟
关键词:Β-肾上腺素受体异丙肾上腺素FASBCL-2
胃癌组织中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肝素酶和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肝素酶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9%和66.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7.2%和5.0%,正常胃组织的8.3%和5.0%(P值均<0.01);肝素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淋巴管侵犯、远处转移、浆膜面受累和TNM分期等密切相关;VEGFC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静脉侵犯及远处转移等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浆膜面受累和TNM分期等密切相关;肝素酶和VEGFC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在胃癌中肝素酶和VEGFC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肝素酶及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孙元水叶再元赵仲生徐文娟施敦邹寿椿
关键词:肝素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胃癌组织免疫组化S-P法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增值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996年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良性肿瘤的PCNA平均指数为6.7%,交界性肿瘤为12.12%,恶性肿瘤为32.19%。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核分裂相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785,P<0.0005),肿瘤大小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496,P<0.0025)。结果提示PCNA染色有助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正确诊断。
赵仲生徐文娟张梅崔秀珍钱峰朱善济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平滑肌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