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婉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0篇历史地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博物
  • 8篇故宫博物院
  • 8篇博物院
  • 5篇文物
  • 3篇始末
  • 3篇紫禁城
  • 2篇档案
  • 2篇展览会
  • 2篇前世
  • 2篇前世今生
  • 2篇美术
  • 2篇民初
  • 2篇今生
  • 2篇建筑
  • 2篇博物馆
  • 2篇陈列
  • 1篇档案文献
  • 1篇档案整理
  • 1篇敦煌壁画
  • 1篇信函

机构

  • 16篇故宫博物院
  • 1篇北京故宫博物...

作者

  • 17篇徐婉玲
  • 1篇章宏伟
  • 1篇周乾
  • 1篇韦心滢
  • 1篇陶晓珊
  • 1篇陈瑞

传媒

  • 2篇紫禁城
  • 2篇文史知识
  • 2篇故宫博物院院...
  • 2篇故宫学刊
  • 1篇文献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美术研究
  • 1篇民国档案
  • 1篇四川档案
  • 1篇云梦学刊
  • 1篇油画艺术
  • 1篇中国美术
  • 1篇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留法建筑师汪申的艺术思想及其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在20世纪早期旅欧建筑师群体中,汪申的艺术思想及相关实践较具代表性。本文借助档案文献和建筑遗产,梳理20世纪早期汪申在谋求"东方固有艺术之保存"、参以"欧洲经济适用之方法"、创造"现代化、经济化、实用化之新式建筑"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20世纪30年代旅欧建筑师群体如何在"中国固有之形式"的延续和现代转化中建构认同。
徐婉玲
关键词:建筑设计
徐森玉致那志良信函二通考释被引量:1
2015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徐森玉致那志良信函二通,分别作于1938年9月6日和12日,集中谈论故宫存筑文物拟移至昆明保存、徐森玉奉命赴昆明寻觅庋藏文物处所之事,涉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徐婉玲
关键词:信函
故宫与敦煌:七十年再聚首被引量:2
2022年
二○二一年九月,"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亮相午门。展览通过丝绸之路沿线出土文物、敦煌壁画和故宫藏品相互印证以及原大临摹复制洞窟等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展览还立足档案文献、影像资料和学术成果,梳理了故宫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蕴含其中的前进力量。
徐婉玲
关键词:敦煌壁画博物馆事业档案文献影像资料丝绸之路
故宫文物迁台史料选辑
2015年
最近十年间,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共同历史及其文化交流备受世界瞩目,故宫文物迁台的经过细节亦为世人所关注。因编纂《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长编》之机缘,笔者有幸翻阅梳理本院档案室所藏故宫文物迁台的珍贵档案,考证释读40余件公函、电报、信函、手札,建构起故宫文物迁台的基本脉络,以供学界参考研究之用。
徐婉玲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
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开办始末被引量:6
2014年
1937年4月,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室(后更名为"国画研究院"及"国画研究馆"),聘请黄宾虹、张大千和于非厂等为导师,招收全国青年画家,入所临摹历代绘画。北平沦陷时期,国画研究馆在政局动荡中得以维持和发展,为伏居燕市的画家提供了静心习画的场所,也为这些画家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及其学术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档案文献及报刊资料为基础,梳理了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的几个重要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古物陈列所绘画藏品的开放在辅助美术教育、艺术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与影响。
徐婉玲
关键词:沦陷时期美术教育
清末民初中国博物馆规划及其实践——以紫禁城为视域的考察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以清末民初围绕着紫禁城等皇家建筑及其文物收藏的各项博物馆、图书馆、公园规划文本为基础,梳理了紫禁城从帝制皇宫走向公共博物馆的规划演变历程,并探讨紫禁城的空间变迁与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的政治环境以及国人筹设博物馆的文化理想之间的契合关系。
徐婉玲
关键词:清末民初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藏李瑞年档案整理与初步研究
2020年
李瑞年(1910-1985,图1),油画家,天津人。1928年考取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师从王悦之、卫天霖等。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入本科西画系学习,参与“野草画会”,发表《北海船影》等作品,1933年毕业。1933年10月,离开北京,自费留学欧洲,在比利时考入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受教于Van Haelen教授,曾获素描班学年考试第一名的荣誉奖励。
徐婉玲
关键词:油画家档案整理天津人
“故宫学的范畴、体系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2年
2011年11月11—12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组织“故宫学的范畴、体系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两岸三地40余家研究机构、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90余位学者齐聚北京故宫,为故宫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陈瑞徐婉玲陶晓珊韦心滢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两岸三地
宝蕴楼的前世今生
2018年
从西华门进入紫禁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西式洋楼,屋顶是高耸的四坡式,上覆鱼鳞状的牛舌瓦。这就是宝蕴楼。据《古物陈列所旅游指南》记载,宝蕴楼建成于民国四年(1915年),为古物陈列所收藏珍贵文物的库房,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在宝蕴楼建成之前,这里曾是成安宫的旧址,其主体建筑毁于清末的火灾,仅存成安门一座。
徐婉玲赵凯飞
关键词:旅游指南珍贵文物紫禁城陈列
博物馆与国家认同之建构——以故宫博物院开院为中心被引量:6
2013年
辛亥革命胜利,君主专制被推翻,共和政体得以建立,这是近代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历史性巨变"。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类型、内容和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此社会背景下,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开院。作为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由专制帝国的皇家宫殿,转变成共和政体国家的公共博物馆。这一转变历程承载了近代社会的大量内容,并且充满了象征意义,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也塑造了新兴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本文即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历史档案以及国家图书馆所藏民国报刊文献为基础,力图呈现民初时期(1911~1 925)故宫向故宫博物院转变的历史轨迹,探讨新生的中华民国如何摧毁旧的帝制符号,建构一个新民族国家符号的过程。
徐婉玲
关键词:民初故宫博物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