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劼

作品数:59 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沼液
  • 7篇蚀刻废液
  • 7篇废水
  • 7篇废液
  • 6篇电解
  • 6篇污染
  • 6篇胁迫
  • 6篇膜电解
  • 5篇阴极液
  • 5篇芹菜
  • 5篇镉胁迫
  • 5篇污染物
  • 5篇细胞
  • 5篇教学
  • 4篇图像
  • 4篇甲基
  • 4篇教学改革
  • 4篇改性
  • 4篇
  • 4篇催化

机构

  • 53篇嘉兴学院
  • 8篇浙江大学
  • 4篇常州大学
  • 4篇浙江博世华环...
  • 2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嘉兴市农业科...
  • 1篇杭州市环境集...

作者

  • 59篇徐劼
  • 16篇保积庆
  • 11篇赵永军
  • 9篇张跃进
  • 9篇葛志刚
  • 9篇王娟
  • 7篇张慧
  • 6篇沈筱芳
  • 6篇赵国华
  • 6篇孙诗清
  • 4篇戈涛
  • 4篇吴家强
  • 3篇于明革
  • 3篇陈英旭
  • 3篇胡博华
  • 3篇陈沁
  • 3篇邹圆
  • 3篇胡长伟
  • 3篇王晓龙
  • 2篇方应森

传媒

  • 9篇广州化工
  • 8篇嘉兴学院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矿冶工程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GR24浓度对藻技术净化沼液沼气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该文以3种处理系统(小球藻-灵芝菌-内生细菌、小球藻-灵芝菌以及小球藻单培养)为研究对象,在独脚金内酯(GR24)4种浓度诱导下同步处理沼液和沼气,研究GR24对小球藻的生物量、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沼液的净化和沼气的升级效果。随着GR24浓度的增加,微藻系统中共生体代谢和微藻的光合作用增强,共生体快速生长,净化性能增强。此外,通过GR24的诱导增加了微藻胞内碳酸酐酶活性,从而提高共培养体系的CO_(2)去除性能。小球藻-灵芝菌-内生细菌共培养系统显著提高了光合速率、生物量、沼液营养物质去除效果以及沼气转化率。在最佳条件下(GR24浓度为10^(-9)mol/L),沼液中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45%±8.13%)、(80.29%±7.86%)和(84.96%±8.23%),沼气中CO_(2)的平均去除率为(65.37%±6.14%)。
李先科许兵赵永军徐劼韦静
关键词:小球藻光合性能
膜电解再生氨性含铜蚀刻废液及氯化亚铜制备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试验利用膜电解分离技术对氨性含铜蚀刻废液的再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考察了槽电压、阳极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膜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电解条件:槽电压2.80 V、阳极液初始pH为9.07、电解时间3.0 h时,此时电流效率可达94.0%.电解后的阴极液用于制备氯化亚铜,试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水解反应温度为20℃,按理论反应摩尔比为1:1.056的比例加入亚硫酸钠,再加入阴极液体积1.2倍的HCl(1:1)溶液调节溶液pH为3.5,稀释倍数为11的条件下,氯化亚铜产率达到64.32%,纯度为99.13%.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简单可行,是处理蚀刻废液、回收铜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保积庆徐劼
关键词:蚀刻废液膜电解阳极液阴极液氯化亚铜
化学改性对纳米铁黄粉体表面及其亲油化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使酸性含镍氯化铁蚀刻废液资源化制备的铁黄达到颜料性能指标,通过考察改性剂的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p H、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铁黄粉体亲油化度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解析了改性剂在粉体表面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当改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剂用量为7%、p H为3.5、温度为30℃和改性时间为30 min时,其亲油化度高达54.7%。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显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铁黄的表面,其包覆量大约为5.4%,使纳米铁黄粉体具有亲油疏水性能。
保积庆沈筱芳徐劼易玮佩
关键词:表面改性亲油化度综合利用
茶叶渣废弃物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以废弃茶叶渣为吸附剂对含甲基橙的模拟印染废水进行了吸附处理研究。实验过程中考察了废水初始pH变化、甲基橙初始浓度、茶渣使用量、吸附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优化工艺条件(废水初始pH=6、甲基橙浓度为300 mg/L、茶叶渣用量为6 g/L、吸附处理时间3 h、吸附处理温度25℃)下,茶叶渣对废水中甲基橙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可达到69.72%和59.30 mg/g。
郭品怡徐劼陈家欢王正军白铭
关键词:甲基橙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对铅的吸收累积及耐性机制研究
人类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导致Pb成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茶作为消耗量仅次于水的无酒精型饮料,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Pb因其独特的特性已经作为茶叶中...
徐劼
关键词: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
文献传递
铟掺杂PbO2电极制备及电催化降解强力霉素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铟掺杂PbO2电极(In-PbO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极化曲线(LSV)、强化寿命试验和荧光光谱分析了铟掺杂对电极物理、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铟掺杂PbO2电极对强力霉素模拟废水的电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与未掺杂PbO2电极相比,In掺杂后PbO2电极表面更加平整致密,裂纹数量减少,晶粒明显细化,比表面积增加,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当掺杂量为2g/L,制备的电极电化学性能最高,析氧电位最高(1.73V),电极强化寿命从84h提高到148h.电解150min后,强力霉素降解率、TOC去除率、矿化电流效率(MCE)分别为98.2%、30.4%和3.01%,优于未掺杂PbO2电极(90.1%、26.4%、2.63%).
徐聪徐聪徐劼徐劼
关键词:电催化降解强力霉素
一种改进的UCT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UCT污水处理装置,它将传统的UCT污水处理装置中回流到缺氧区的污泥改为回流到好氧区,从而避免了因回流污泥中存在大量的溶解氧和硝酸盐氮,而对UCT反应器的缺氧区的脱氮除磷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改进后的U...
张跃进赵永军王娟葛志刚张慧赵国华高树梅方应森保积庆徐劼
文献传递
钴镍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介绍了世界钴镍金属资源分布及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概况。以国内外废旧电池和催化剂中的钴镍资源为例,对其回收体系和利用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杜欢政保积庆徐劼
关键词:二次资源废催化剂废旧电池
《环保设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3
2015年
《环保设备基础》是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模块课程之一,通过对该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程网站建设、课程考核体系、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专业基础厚实、具有良好专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环境工程应用性人才。
徐劼翟志才赵国华张晶葛志刚
关键词:环保设备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一种电解再生含镍三氯化铁蚀刻废液并联产铁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再生含镍三氯化铁蚀刻废液并联产铁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阴离子膜电解法对蚀刻废液进行电解,分别获得阳极液和阴极液;向阴极液中加入碱液和分散剂,并通入空气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分别获得纳米铁黄粉...
保积庆沈筱芳徐劼徐陆培姚明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