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锋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强直
  • 4篇强直性
  • 4篇强直性脊柱炎
  • 4篇脊柱
  • 4篇脊柱炎
  • 3篇依那西普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坏死因子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死因
  • 2篇肿瘤
  • 2篇位点
  • 2篇位点基因
  • 2篇坏死
  • 1篇多态现象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遗传学
  • 1篇用药治疗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第二人...

作者

  • 5篇彭文锋
  • 3篇陈进伟
  • 2篇毛妮
  • 2篇高洁生
  • 2篇田静
  • 2篇李芬
  • 1篇毛妮
  • 1篇谢希
  • 1篇钟政永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部分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联性。 方法...
彭文锋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强直性脊柱炎依那西普
文献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依那西普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AS患者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依那西普疗效的关系,初步探讨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分子靶向治疗的影响机制。方法:100例已作TNF-α-308位点基因分型的AS患者分为G/G组(86例)、G/A组(10例)、A/A组(4例),给予依那西普治疗(用法:第1—12周,每次50mg,每周1次皮下注射),12周后以BASDAI评分、ASAS评估As患者对依那西普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结果:与依那西普治疗前比较,给予依那西普治疗12周后,G/G型AS患者BASDAI评分改善少于20%的比例显著低于G/A型(9%对比40%,P〈0.05)和A/A型(9%对比50%,P〈0.05),各组间BASDAI评分改善20%~50%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型BASDAI评分改善超过50%的比例显著高于G/A型(63%对比20%,P〈0.05)和A/A型(63%对比25%,P〈0.05),G/G型达到ASAS20的比例显著高于G/A型(94%对比70%,P〈0.05)和A/A型(94%对比75%,P〈0.05);G/G型、G/A型、A/A型分别达到ASAS50、ASAS70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对比40%对比25%;24%对比30%对比25%,P〉0.05)。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依那西普靶向治疗的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G/G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G/A型和G/G型,该位点基因分型可能可以作为依那西普治疗AS效果的预测工具。
陈进伟彭文锋毛妮谢希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依那西普
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0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在各类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60例肝病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DA、ALT、AST和GGT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各种肝病患者ADA、ALT、AST和GG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ADA的阳性检出率在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分别为76.7%,94.7%,83.3%和55.0%。ALT和GGT在各种肝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均<0.01)。AST在肝癌有明显升高(P<0.05),在肝硬化,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中有显著升高(P均<0.01),其阳性检出率均在80%以上。急性肝炎时,ALT和AST阳性检出率达到100%。结论血清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是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彭文锋钟政永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肝脏疾病
半剂量并递减依那西普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半剂量并递减依那西普(etanercept)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集100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0例,给予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组药物+依那西普(用法为:第1~4周,每次25mg,皮下注射,每周1次;第5~8周,每次12.5mg,皮下注射,每周1次;第9~12周,每次12.5mg,皮下注射,每10天1次)。分别于用药0,4,8,12周采用ASAS推荐的评价标准和ESR、CRP炎性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于4,8,12周达到ASAS20反应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4周时,总体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O.05);12周时,脊柱病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12周时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的指地距测量、ESR和CRP炎性指标降低程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剂量并递减依那西普联合常规用药治疗活动性AS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常规治疗。
彭文锋陈进伟毛妮高洁生李芬田静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依那西普半剂量
湖南汉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50例湖南汉族As患者和100例正常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按不同基因型分类整理AS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沉,C-反应蛋白,脊柱炎症评分和骶髂关节放射学分级等),运用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A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TNF-α-308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vs87%、14%vs14%和4%vs0%(P〉0.05),AS患者TNF-α-308位点G/G基因型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G/A基因型(t=13.325,P〈0.01)和A/A基因型患者(t=9.756,P〈0.01)。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和湖南汉族AS患者的发病无关,但能影响AS患者的病变部位及程度;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清TNF-α水平有关。
陈进伟彭文锋毛妮高洁生李芬田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