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甫

作品数:89 被引量:1,169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3篇天文地球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遥感
  • 22篇土地利用
  • 15篇GIS
  • 1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0篇遥感与GIS
  • 9篇生态
  • 8篇植被
  • 8篇城市
  • 7篇地理
  • 6篇适宜性
  • 5篇植被覆盖
  • 5篇碳排放
  • 5篇驱动力
  • 5篇精准
  • 5篇扶贫
  • 5篇城市土地
  • 5篇城市土地利用
  • 4篇植被覆盖度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机构

  • 80篇四川师范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四川省中医药...
  • 4篇四川建筑职业...
  • 4篇教育部
  • 4篇四川省中药研...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四川音乐学院
  • 1篇新疆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82篇彭文甫
  • 30篇周介铭
  • 17篇杨存建
  • 16篇徐新良
  • 16篇赵景峰
  • 12篇罗怀良
  • 10篇方清茂
  • 4篇樊淑云
  • 4篇何政伟
  • 4篇王广杰
  • 4篇董丽君
  • 4篇张杰
  • 4篇张优
  • 4篇尚雪
  • 4篇王娟
  • 4篇王娟
  • 3篇潘荟交
  • 3篇姜世中
  • 3篇许辉熙
  • 3篇毛欢

传媒

  • 9篇四川师范大学...
  • 7篇生态学报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测绘科学
  • 3篇农村经济与科...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人民黄河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资源科学
  • 1篇规划师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四川道地药材川木通分布研究—以小木通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根据四川道地药材小木通的生长适宜性要求,通过遥感与GIS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建库等技术,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结合小木通生长的环境指标进行量化和综合分析,获得四川道地药材小木通的适宜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古蔺县、叙永县、宝兴县和天全县等是小木通的适宜分布区域,其中古蔺、叙永两县是主要分布区域,分别占适宜区总面积的23.2%和25.4%。通过与中药资源数据库对比可知,本次研究结果与第三次全国中药普查数据基本吻合。这表明利用GIS与遥感技术对小木通适宜区进行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提高小木通的合理利用,为四川道地药材小木通的合理种植提供信息支持,为其它野生中药材道地区域监测提供参考。
董丽君尚雪文路军彭文甫徐新良方清茂
关键词:遥感技术GIS
近50年四川省耕地变化分析被引量:69
2005年
耕地面积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四川省及省域范围内的21个市、地、州1952年~2000年的耕地变化数据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四川省近5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是引起四川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经济发展引起耕地利用总量的变化、造成耕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大量非农用地对耕地占用的增加,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科技进步,可改良耕地,提高粮食单产,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和需求。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增大,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要占用大量耕地。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此预测四川省未来耕地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2020年、2030年四川省耕地数量分别为419 101×104hm2、396 849×104hm2、374 816×104hm2,并提出了四川省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彭文甫周介铭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农业科技进步面积变化耕地变化耕地数量耕地利用
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根据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对南充市高坪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坪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水平较低,全区多样化指数平均水平为0.47;集中化水平较高,集中化指数最高达到了0.9,最低则达到了0.1,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住宅用地和道路建设用地增加最为显著,分别为1.05%、27.24%.根据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快东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三项措施和建议.
何磊杨秉珣张洋彭文甫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以巴中市为例被引量:18
2016年
为了探讨基于DEM和GIS的流域水文信息提取过程中阈值确定的有关问题,应用ArcGIS中的Hydrology水文分析工具,对巴中市水域的水文信息提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汇流累积量与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满足二阶导数关系,利用导数关系能够有效确定河网提取阈值。2阈值对河网信息提取具有较大的影响,阈值越小,河网越稠密。当阈值达到8500时,提取的河网密度和面积基本趋于稳定且与实际水系基本符合。3实际地形特征、原始DEM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等都会对水文提取结果产生影响。
杨华容文路军彭文甫徐新良王怀英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GIS
基于波段辐射变化向量的四川省翠屏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翠屏区植被的动态变化状况,为区域植被变化提供监测方法。【方法】利用1988、2000和2009年3个年份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采用波段辐射变化向量与影像叠加分析和知识分类对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不受地形阴影影响的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可有效分析植被覆盖变化;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覆盖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高密度植被面积有所增加;1988-2009年改善的植被区域与破坏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但改善的植被区域面积较大,整个区域表现为植被有所改善。将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值的不同等级赋予不同植被生长区域,从中反映了近22年来翠屏区植被生长趋势较好。此外,将植被动态变化与植被生长图叠加耦合分类得到了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动态生长变化特征图谱。【结论】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覆盖发生明显变化,虽然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高密度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改善与退化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因此,应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维持植被覆盖的良好趋势。
高国林王石英杨存建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赵景峰蒋容倪静
关键词:知识分类
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LUCC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LUCC研究和我国LUCC研究取得的进展.LUCC研究的内容包括与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核心问题和与国家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三个重点研究领域是土地利用变化机制...
彭文甫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主成分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应用RS与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成为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有效手段。利用2000和2008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的TM影像,在RS和GIS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构建水体指数和植被指数,与目视解译结合提取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分类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2000-2008年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6 105.92 hm2,园地增加3 236.89 hm2,林地减少3 568.78hm2,建设用地增加6 555.42 hm2,水域减少571.25 hm2,未利用地增加453.64 hm2。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导向、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龙泉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刘美彭文甫李蕙君白雲罗晶熊林华唐云逸
关键词:RSGIS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四川省汶川县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及其自然驱动力被引量:4
2020年
植被覆盖度适用于描述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系统变化起着重要指示作用。以四川省汶川县2002年、2008年、2017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植被覆盖度(FVC)、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和变异系数,分析四川省汶川县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及其稳定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讨论影响其变化的自然因素。结果表明,(1)汶川县植被覆盖总体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0.8的面积接近汶川县总面积的66.2%,主要分布在汶川县东南部三江镇、水磨镇,北部的龙溪乡,岷江支流烧汤河、正河两侧山坡,海拔高度为2000~4000 m;(2)植被覆盖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9.76%,不显著变化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2.35%,整体相对稳定;(3)根据地理探测器模型可知影响汶川县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地貌类型、土壤类型、高程、气温等,其解释力度都在60%以上;植被类型和降水量是次要因素,而坡向和坡度对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解释力度不足3%。汶川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空间差异明显,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策略初见成效,但还须进一步跟进。
潘荟交彭文甫祝聪王凤毛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植被指数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4
2021年
岷江上游是中国西南典型生态脆弱区之一,研究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ESV)的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岷江上游2000、2005、2010和2015年四期遥感解译数据,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35年土地利用格局,并引入空间异质系数、社会经济调整系数和资源稀缺系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修正,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ESV评估模型,分析了岷江上游2000—2035年土地利用及ESV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呈现波动变化;2)2015—2035年和2000—2015年相比,ESV增幅下降,土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有所降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气体调节、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是岷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3)岷江上游中东部及河谷地带是ESV低值及损失冷点集中区,西部地区是ESV高值及增加热点集中区;4)ESV对系数缺乏弹性,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变化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敏感因子。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以及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左玲丽彭文甫陶帅祝聪徐新良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岷江上游
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的综合分析
<正> 城市化的概念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从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和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二十世纪末以来四川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如何客观、真实地反映四川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对...
周介铭彭文甫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