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迅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同种异体骨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兔同种异体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再血管化时间差异性.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月龄6 个月)70 只,体重2.5±0.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30 只、对照组(自体骨组)30 只,10 只用作制备同种异...
- 周明武罗彦平李扬张迅徐立博杨瑞甫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皮质骨血管化VEGFCD34
- 大段游离胫骨异位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段游离胫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大段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其中,1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严重感染(例1),另1例游离胫骨段严重污染(例2),分别将体外灭菌处理的大段游离胫骨异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处预构骨皮瓣,同时对胫骨开放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创面治愈后,择期行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异位血管化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两患者游离胫骨段在异位预构骨皮瓣的整个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预构骨皮瓣术后3个月DSA均显示:游离胫骨段周围可见大量血管生长,且部分血管长入胫骨段内。1例小腿部感染创面在预构骨皮瓣术后6个月治愈;预构骨皮瓣术后1年行带血管蒂的预构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胫骨及小腿部皮肤缺损,回植术后5个月,原骨折部位下段发生慢性感染,经抗感染治疗6个月后治愈;回植术后12个月患肢负重行走功能开始恢复。例2污染创面在预构骨皮瓣术后一个半月闭合;预构骨皮瓣术后6个月行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胫骨及小腿部皮肤缺损;回植术后11个月患肢负重行走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大段游离胫骨异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处可预构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其可作为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自体骨来源,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周明武张迅幸超峰王飞云朱杰宋力李扬周立
- 关键词:回植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
- 胫后动脉穿支蒂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PTA)穿支蒂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对手部多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前行小腿PT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追踪其穿支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及穿支分出的次级分支走行与分布.根据受区皮肤缺损面积,选择其中管径及蒂部长度合适的单一PTA穿支血管为蒂,分别切取以该穿支次级分支为血供的穿支蒂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多区域皮肤缺损.临床应用5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3.0 cm~ 6.0 cm×8.0 cm.结果 随访3~18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尚可,质地、弹性好,其中,6处穿支分支皮瓣与周围组织几乎相平,4处穿支分支皮瓣不同程度臃肿,经二期去脂整形后与周围组织平齐.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 结论 应用单一PIA穿支蒂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区域皮肤软组织缺损,不牺牲知名血管,供区影响小,受区恢复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 周明武李扬朱杰张迅宋力王飞云幸超峰李士民
- 关键词:胫后动脉手部创面
- 大段游离胫骨异位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大段游离胫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对大段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其中,一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严重感染(例1),...
- 周明武张迅李扬朱杰宋力王飞云幸超峰李士民
- 关键词:回植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
- 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段感染骨经煮沸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20只健康6个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只。实验组:首先制备兔胫骨感染模型,然后截取2.0 cm长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对侧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在同一部位截取相同长度的无菌胫骨段经生理盐水浸泡处理后,余步骤同实验组。两组分别于术后0、4、6、8、10、12周各处死10只兔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异位血管化骨CD34阳性血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量的灰度值,分析判断两组血管化情况。[结果]术后4、6、8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VEGF蛋白表达量也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术后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12周,实验组CD34及VEGF检测结果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CD34阳性血管数及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在术后10、8周达到峰值,之后均成下降趋势。此时,两组异位血管化骨几乎完全被软组织包裹;两者贴附紧密,分离困难。[结论]自体正常骨在术后8周完成再血管化,要快于煮沸骨,而煮沸骨在术后10周也完成再血管化。证实兔大段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肌肉丰富的知名血管处,使其再血管化,转化为血管化骨是可行的。
- 李扬罗彦平周明武朱杰张迅徐立博
- 关键词:再血管化VEGFCD34
- 同种异体骨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兔同种异体大段胫骨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再血管化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健康成年(6月龄)中国白兔70只,体质量(2.5±0.5)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30只、对照组(自体骨组)30只,余10只用作制备同种异体骨供体。实验组将制备好的1.5 cm长兔异体胫骨段置于兔大腿隐动脉处的股直肌与股内侧肌的间隙内,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相同部位等长自体胫骨同法置于兔大腿相应部位。分别于术后4、8、12周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34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VEGF主要存在于新生血管周围、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以及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CD34主要分布在以哈弗管为中心的血管内皮细胞。术后4、12周,实验组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4.50±2.01)vs(5.50±1.35),术后12周(4.10±1.52)vs(3.60±1.58),P>0.05)];术后8周,实验组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1.07)vs(8.60±2.17),P<0.05],且两组VEGF的表达量4周少于8周(P<0.05),8周多于12周(P<0.05)。术后4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0±1.83)个∕视野vs(7.30±1.34)个∕视野,P<0.05];术后8、12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13.30±1.95)个∕视野vs(13.80±2.62)个∕视野,术后12周(10.90±2.28)个∕视野vs(11.80±1.22)个∕视野,P>0.05];两组CD34阳性血管数4周少于8周(P<0.05),8周多于12周(P<0.05)。结论兔同种异体大段胫骨段置于含有知名血管血供丰富的肌肉间隙内2个月能够完成再血管化,与自体骨无明显差异,证实了同种异体大段胫骨段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
- 周明武罗彦平杨瑞甫宋力李扬张迅徐立博王义生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皮质骨血管化VEGFCD34
- 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骨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活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60只健康6个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80只。实验组:首先制备兔胫骨感染模型,然后截取2.0cm长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对侧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卜对照组:存同一部位截取相同长度的无菌胫骨段经生理盐水浸泡后,余步骤同实验组。两组分别于术后各时间节点处死10只兔,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I型胶原蛋白生成量的灰度值,分析判断两组骨活化进程。结果自体正常骨忡化肟逐渐被结缔组织包裹,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小凹,且逐渐增多,要快于煮沸骨相应进程。对照组BMP-2和I型胶原蛋向的灰度值在术后10周达到峰值,分别为147.04±9.52、148.87±6.52,与实验组术后16周相应数值(145.08±6.59、147.25±5.4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自体正常骨异位于血供丰富的组织间隙内经过10周可转变为活化骨,要快于煮沸竹,而煮沸骨经过16周也完成活化过程。证实兔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活化的可行性。
- 李扬张迅伏杭江朱杰王飞云罗彦平周明武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I型胶原
- 大段游离胫骨异位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大段游离胫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对大段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其中,一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严重感染(例1),...
- 周明武张迅王飞云朱杰宋力幸超峰李扬周立
- 关键词:回植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
- 同种异体骨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兔同种异体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再血管化时间差异性.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月龄6个月)70只,体重2.5 ±0.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30只、对照组(自体骨组)30只,10只用作制备同种...
- 周明武罗彦平李扬张迅徐立博杨瑞甫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皮质骨血管化VEGFCD34
- VEGF促进兔同种异体骨异位预构骨皮瓣的进程
- 高能量创伤因素所致的开放性骨缺损伴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者,术后骨感染发生率较高,若治疗不当易发展成为慢性骨感染,是骨科医生的治疗难题。同种异体骨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结构,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骨移植物。采用...
- 张迅
- 关键词:骨缺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实验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