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蕴斐

作品数:40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海冰
  • 5篇中国近海
  • 5篇日变
  • 5篇日变化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同化
  • 5篇近海
  • 5篇值模拟
  • 4篇气候
  • 4篇海面
  • 4篇风场
  • 3篇遥感
  • 3篇台风
  • 3篇卫星遥感
  • 3篇格点
  • 3篇海面风
  • 3篇海面风场
  • 3篇MM5
  • 2篇电子设备
  • 2篇遥感数据

机构

  • 37篇国家海洋环境...
  • 7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国家卫星海洋...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40篇张蕴斐
  • 15篇李响
  • 10篇吴辉碇
  • 9篇凌铁军
  • 5篇白珊
  • 4篇刘钦政
  • 4篇刘煜
  • 3篇苏洁
  • 3篇孙兰涛
  • 3篇王剑
  • 2篇朱学明
  • 2篇吴龙涛
  • 2篇于福江
  • 2篇史珍
  • 2篇逄仁波
  • 2篇高志一
  • 2篇王辉
  • 2篇刘娜
  • 2篇原野
  • 2篇张宇

传媒

  • 21篇海洋预报
  • 7篇海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边界层高度诊断方法对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诊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南海北部2019年6—7月的船载GPS秒级探空数据,对比研究了5种不同的边界层高度诊断算法在计算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方面的适用性,并利用该数据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气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梯度法和比湿梯度法诊断的边界层高度普遍偏高,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气块法、位温梯度法和理查森数法诊断的边界层高度较为合理,且理查森数法诊断结果不确定性最小;南海北部6—7月的平均边界层高度在500~700 m,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平均约为278 m,总体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每日14时达到最大值。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海表温度及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南海季风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及海洋的特殊环境的原因,海气温差较小,导致海上湍流活动受到抑制,平均边界层高度相对较低,边界层高度日变化较小。
董议文张蕴斐张戈韩博李响易侃
关键词:日变化
中国近海风场未来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预估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和多元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基于1992—2011年逐日0.25°×0.25°经纬度网格卫星反演风场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1.5°×1.5°经纬度网格的再分析海表面风场和气压场资料,建立了中国近海海表面风场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将该模型应用到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中的8个模式输出场,对1986—2005年历史气候态模拟和2026—2045年3个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近海海表面风场的变化特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统计降尺度模型的交叉验证显示其较好的再现了海表面风场(SSWS)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与观测对比表明,利用模式模拟数据进行统计降尺度分析的空间分布型的模拟上要优于直接插值结果;相对于历史模拟参考时段,未来各RCP情景冬季SSWS整体变化不大,空间分布均表现为约25°N以南海域SSWS增加,夏季SSWS整体表现为略微的增加,增加主要区域为山东半岛中国黄海海域,台湾岛以东中国东海海域以及南海部分海域,不同情景之间SSWS变化的幅度和区域大小均不相同。
栗晗凌铁军张蕴斐祖子清王剑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气候变化预估
未来中国近海海冰变化特征的预估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全球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黄、渤海区域内海表面2m气温的增量,并将该增量叠加在1978—2008年的再分析气象场上,驱动海冰-海洋耦合模式,对2015—2045年黄、渤海的海冰变化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在RCP2.6、RCP4.5、RCP6.0和RCP8.5 4种排放情景下,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4个海湾的海冰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但随着排放增多,4个海湾的海冰并非单调的减少,而在RCP4.5下减少最多,RCP6.0和RCP8.5次之,RCP2.6最少。对4种情景下的海冰冰情进行平均,可以发现4个海湾结冰面积依次减少438、121、23和84 km2;结冰范围依次减少9、7、2和7 nmi(海里,1 nmi=1.852 km)。就整个黄、渤海而言,未来31a内结冰面积减少24%,结冰范围减少19%,持续天数缩短10%。
祖子清凌铁军张蕴斐刘煜唐茂宁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在海面风场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04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工作站上运行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业务化系统的情况。该系统以MM5V3作为主要框架,选定了积云对流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准备了三种侧边界方案,以确保有限区域海面风场数值预报业务化的运行。半年多的准业务运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海面风场预报效果较好,除能直接给有关业务单位参考外,还提供给有关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使用。
凌铁军张蕴斐杨学联赵洪李学坤季晓阳
关键词:海面风场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侧边界参数化方案积云
观测资料中大西洋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冷暖波动的同步性
2019年
利用观测及模式模拟研究了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对青藏高原(TP)夏季气温的影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是TP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重要远程驱动因子。AMO与TP东部地区夏季气温存在显著的同步变化关系并且TP气温的年代际变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由AMO所解释。基于观测和大气环流模型(AGCM)模拟,进一步确定了从北大西洋到TP远程影响的物理机制。观测和AGCM模拟都表明:AMO暖位相会引起海平面气压在大西洋-欧亚大陆地区形成纬向偶极子型,导致TP局地气压异常升高和异常的下沉运动,进一步引起TP东部地区在夏季出现异常的干旱和高温。
李响史珍张蕴斐渠鸿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温增暖
渤海云覆盖区海冰卫星遥感数据动力插补技术
渤海云覆盖区海冰卫星遥感数据动力插补技术,首先对NOAA-16和NOAA-17的1B格式数据,进行定标、选区、投影变换、几何校正、辐射订正等处理。然后利用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进行预报,将24小时冰厚和冰密集度预报场作为背...
苏洁张蕴斐
渤海海冰过程卫星遥感数据动力插补技术
苏洁张蕴斐尹训强
课题来源为“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青年基金。课题旨在针对NOAA卫星遥感反演数值产品,提出云覆盖区冰密集度、冰厚等参数的动力插补方法,提供较原来在时间和空间上更连续的海冰实况场,推动NOAA卫星遥感海冰数...
关键词:
关键词:海冰卫星遥感数据
中国周边海域海面温度日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分别以逐时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及逐日SST数据作为模式的海表温度进行强迫,开展了1991~2010年共计20年的数值模拟,探讨SST日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两组试验均能合理地再现中国区域气候的主要气候态特征。同时发现,两组试验模拟的气候特征在我国沿海区域以及近海洋面上存在明显差异:考虑SST日变化之后,2 m气温和感热通量差异呈现夏季(冬季)升高(降低)为主的趋势;潜热通量则与之相反;低层风场差异在夏季以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为主,冬季则以陆面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差异为主;另外,水汽输送差异呈气旋式(反气旋式)时,降水出现正差异(负差异)。SST日变化对上述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夏季更为显著。
周倩凌铁军李响张蕴斐
关键词:海面温度日变化区域气候
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中国近海海面风场预报检验评估
2024年
利用中国近海浮标观测数据检验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发的西北太平洋区域耦合数值预报系统的海面风场预报结果。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中国近海海域10 m风场的预报性能较好,预报风速与浮标观测风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4 h风速预报绝对误差小于1.5 m/s,系统的预报性能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降低;系统的预报性能在不同海域存在差异,东海区域的预报风速与观测风速最为接近,南海区域两者的相关性最好,但是随着预报时效延长,预报偏差的离散程度变大,预报性能降低;24 h风场的预报性能在不同风级下存在差异,4~6级风速区间的预报性能较好,风速较大时风向的预报性能较好;耦合系统在不同月份的预报性能也存在差异,其中冬季相对较好,夏季较差。
张可睿李响张蕴斐龙上敏陈幸荣
关键词:海面风场中国近海
一个嵌套于MM5的高分辨率大气边界层模式被引量:3
2005年
以ARPS中尺度大气模式的边界层模块为基础,发展一高分辨率的大气边界层模式并将其嵌套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利用MM5的积分结果作为运行边界层模式的初值和边界强迫外参数,模式的10m风速结果和海上平台观测值相比有很好的一致性,模式的其他结果接近中尺度MM5的结果。该模式与MM5模式嵌套能得到更高分辨率的大气边界层的气象要素和参数的预报结果,提供高分辨率海洋模式的大气强迫或与其耦合,从而弥补目前大气模式和海洋模式的分辨率相差太大的不足。
孙兰涛宋宇张蕴斐吴辉碇
关键词:高分辨率边界层模式MM5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