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油菜
  • 3篇基因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2篇全基因
  • 2篇全基因组
  • 2篇全基因组关联...
  • 2篇基因组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调控
  • 1篇蛋白
  • 1篇遗传改良策略
  • 1篇育种
  • 1篇株高
  • 1篇转运蛋白
  • 1篇位点
  • 1篇茎高
  • 1篇聚合育种
  • 1篇光效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篇张莉
  • 5篇李加纳
  • 4篇卢坤
  • 3篇彭柳
  • 3篇张烨
  • 3篇梁颖
  • 1篇张莉
  • 1篇杨鸿
  • 1篇徐新福
  • 1篇陈志友
  • 1篇魏丽娟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油菜收获指数研究进展
油菜是收获指数较低的作物,但材料间差异显著。研究发现,油菜有充足的"源"和"库",受限因子在"流",因此,阐明油菜高收获指数形成的遗传机理,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和方法。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对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较详细地介...
李加纳卢坤荐红举梁颖陆军花彭柳申鸽子张烨张超杨博张莉
关键词:油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子调控
文献传递
油菜收获指数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8年
油菜是收获指数较低的作物,但材料间差异显著。研究发现,油菜有充足的"源"和"库",受限因子在"流"。阐明油菜高收获指数形成的遗传机理,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和方法。本文简述了国内外作物收获指数研究概况,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南大学近年在油菜收获指数研究方面的进展,其中包括油菜收获指数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不同环境下高收获指数材料的株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转录组特征、候选基因定位筛选、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研究等,可作为开展油菜高收获指数研究的重要参考。
李加纳卢坤荐红举梁颖陆军花彭柳申鸽子张烨张超杨博张莉
关键词:油菜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子调控
油菜高收获指数的遗传改良策略
【研究背景】油菜是收获指数较低的作物,研究发现,油菜有充足的'源'和'库',受限因子在'流',因此,阐明油菜高收获指数形成的遗传机理,可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和方法;【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使用520份和636份自交系组成的...
李加纳卢坤荐红举梁颖陆军花彭柳申鸽子张烨张超杨博张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高光效转运蛋白聚合育种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茎高QTL定位及株高相关位点整合被引量:5
2019年
甘蓝型油菜主茎高度(茎高)是株型的构成因子之一,研究其遗传机理对油菜株型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目前对甘蓝型油菜茎高研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2个油菜茎高差异较大的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SNP高密度遗传图谱,2年共检测到11个茎高QTL,分布在A04、A06、C04、A08和C01染色体上,位点的表型贡献率为7.25%~19.61%。同时,以455份来源不同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结合重测序产生的SNP标记,对茎高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2年共检测到5个SNP与茎高性状显著关联,分布在A08、A10、C02和C06染色体上。根据茎高定位结果,找到一些与激素途径(生长素、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株高相关性状定位研究结果,将株高相关性状位点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发现4个以上群体都在A01、A03、A07、C03和C06染色体上找到株高定位的区间,2个群体在A10染色体上找到主花序长度共同定位的区间,在A02和C03染色体上找到一次分枝高度共同定位的区间。本研究中的茎高定位结果与整合后的株高相关性状QTL定位区间有部分重叠,位于A04、A06、A08、C04和C06染色体上。上述结果为甘蓝型油菜理想株型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魏丽娟刘瑞影张莉张莉杨鸿陈志友李加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茎高QTL定位GWAS
甘蓝型油菜蔗糖磷酸合酶(SP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蔗糖磷酸合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调控植物蔗糖合成的限速酶,对光合产物的转运和积累有重要影响。利用拟南芥SPS蛋白保守结构域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11个甘蓝型油菜SPS基因家族成员,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成A、B和C共3个亚家族。基因结构预测表明,SPSC-1有5个外显子,其他SPS基因均有11~15个外显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油菜SPS基因除含基本的启动子保守元件外,还含有许多与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n SPSA1在花中表达量最高,Bn SPSA2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n SPSB只在叶、蕾和花中表达,BnSPSC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蕾和花中有少量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基本不表达,说明SPS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Bn SPSA1和BnSPSC在高生物产量油菜叶片中的表达高于低生物产量油菜,Bn SPSB则在低生物产量油菜中的表达量更高,说明SPS基因与油菜生物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为油菜SPS基因的功能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张莉荐红举杨博张翱翔张超杨鸿张立源刘列钊徐新福卢坤李加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