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敏

作品数:32 被引量:197H指数:10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脂肪
  • 13篇酒精
  • 13篇酒精性
  • 13篇非酒精性
  • 13篇非酒精性脂肪
  • 12篇脂肪肝
  • 11篇酒精性脂肪肝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6篇队列研究
  • 6篇综合征
  • 6篇细胞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螺杆菌
  • 5篇2型糖尿病患...

机构

  • 11篇开滦总医院
  • 9篇河北联合大学...
  • 5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开滦(集团)...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开滦医院
  • 1篇唐山市第三医...

作者

  • 28篇张艳敏
  • 20篇蒋晓忠
  • 19篇张杰
  • 15篇段和力
  • 15篇张海玲
  • 14篇王谦
  • 13篇吴寿岭
  • 12篇常延河
  • 11篇佟博
  • 9篇朱国玲
  • 8篇王珊
  • 4篇张萌
  • 4篇汪海涛
  • 3篇李广鉴
  • 2篇高竞生
  • 2篇赵天源
  • 2篇张冰
  • 1篇赵东杰
  • 1篇韩秀玲
  • 1篇郑素琴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Ab18G、MMP-9和MMP-2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HAb18G、MMP-9和MMP-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1例NSCLC组织中HAb18G、MMP-9和MMP-2的表达,并对NSCLC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进行追踪随访。结果HAb18G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和MMP-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Ab18G表达与MMP-9和MMP-2表达均呈正相关;HAb18G、MMP-9和MMP-2高表达组NSCL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HAb18G、MMP-9和MMP-2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赵天源张艳敏常延河
关键词:HAB18GMMP-9MMP-2
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借助开滦集团研究资料(chicTR-TNC-11001489),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 937例,按照血UA基线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A组738例(≤216μmol/L),B组749例(216~μmol/L),C组722例(263~μmol/L),D组728(>316μmol/L)。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情况及年龄、腰围(WC)、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AFLD发生率为28.9%(850/2 937),其中男性为28.1%(691/2 460),女性为33.3%(159/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A组NAFLD发生率为22.5%(166/738)、B组为28.8%(216/749)、C组为29.5%(213/722)、D组为35.0%(255/72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1)。4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WC、BMI及TG、HDL-C、LDL-C、TC、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组为参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37〔95%CI(1.11,1.77),P=0.005〕、1.44〔95%CI(1.14,1.83),P=0.002〕、1.86〔95%CI(1.48,2.34),P=0.000〕;引入性别、年龄因素后,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45〔95%CI(1.15,1.84),P=0.002〕、1.52〔95%CI(1.20,1.93),P=0.001〕、2.03〔95%CI(1.60,2.57),P=0.000〕;进一步引入TG、TC、HDL-C、LDL-C、FPG及BMI后,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36〔95%CI(1.06,1.74),P=0.016〕、1.37〔95%CI(1.07,1.74),P=0.012〕、1.68〔95%CI(1.31,2.17),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风险较大,血UA水平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建军张艳敏蒋晓忠吴寿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尿酸代谢综合征X人体质量指数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82例NSCLC(肺癌组)和20例肺良性病变(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MP-9的水平,及手术切除肺组织标本中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血清与癌组织中MMP-9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肺癌组术前血清MMP-9水平(754.48±133.98)ng/mL明显高于术后(90.78±42.29)ng/mL及对照组(80.43±25.36)ng/mL(P<0.05);(2)肺癌组术前血清MMP-9水平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3)MMP-9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46%,与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MP-9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肺癌组血清中MMP-9水平与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血清MMP-9的检测可替代癌组织中的检测。
常延河张艳敏伊雪郑素琴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489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纳入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802例(男2344例,女458例),年龄22~88岁。hsCRP和SUA作为发生NAFLD的预测指标,按2006-2007年的hsCRP和SUA水平分为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高hsCRP及SUA组,比较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1)2年间观察队列2802例中有813例发生NAFLD,发生NAFLD的比例为29.0%。(2)2年后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和高hsCRP及SUA组NAFLD的发病率分别为24.8%,32.6%,39.5%和42.2%。(3)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BMI后,三组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32、1.64和1.65倍。结论:基线hsCRP及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sCRP或S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
张艳敏蒋晓忠常延河张杰段和力张萌佟博张海玲王珊吴寿岭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队列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病变主要在肝小叶,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症。NAFLD可以引起肝硬化,使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增加。目前认为NAFLD是代谢综合征(MS)的一个组分,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组依据开滦研究资料(chicTR—TNC-11001489),分析了血脂异常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价值。
张艳敏常延河蒋晓忠张杰段和力吴寿岭王谦朱国玲张海玲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高血脂NAFLD肝细胞脂肪变性代谢综合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式,选择再发脑梗死患者85例(A组)、初发脑梗死患者85例(B组)和健康体检者85例(C组)。检测3组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HP-IgG)。结果A、B、C3组的HP-IgG阳性率分别为92%(78/85)、72%(61/85)和54%(46/85),A组与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0.52,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结论再发脑梗死患者的HP感染率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但二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者。
段和力高竞生王燕玲张艳敏张萌张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脑梗死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查体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作为观察队列,共9 489例,于2008~2009年进行第2次体检,纳入最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 937例(男2 460例,女477例),年龄22~88岁.将2008~2009年对上述人员进行第2次体检时新发NAFLD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合并NAFLD组(n=850),将未合并NAFLD者作为对照组(n=2 087).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基线血糖、血脂、血尿酸等代谢指标,并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NAFLD组的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腰围(WC)及血尿酸(S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与血脂代谢紊乱、尿酸代谢紊乱、肥胖相关,性别、TG、SUA、WC和BMI是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
张艳敏常延河蒋晓忠吴寿岭张杰段和力张海玲王谦张萌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体重指数腰围血脂
不同疗程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最佳疗程。方法将28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95例、B组95例、C组94例,均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疗程分别为7、9、14 d。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症状缓解率均较高,组间无显著差异;B、C组根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B、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并完成治疗,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HP的最佳疗程为9 d,其具有HP根除率及症状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可减少治疗成本。
张杰段和力汪海涛张艳敏蒋晓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四联疗法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LR-4、TGF-β1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的影响。方法:选取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病例组予恩替卡韦和扶正化瘀。观察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LR-4、TGF-β1及APRI的变化。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HBV DNA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ALT、AST、TBIL、HA、LN、PCⅢ、CIV、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阻力指数、BUN、Cr、IL-6、IL-8、hs-CRP、TNF-α、TLR-4、TGF-β1、APRI较治疗前降低,ALB和肾血流量较治疗前升高;病例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脾影像学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TLR-4、TGF-β1、APRI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肾功能,减轻炎性因子。
张海玲梅冬雪王珊张杰蒋晓忠张艳敏刘斌
关键词:扶正化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段和力高竞生王燕玲刘海峰周波邹吉敏张艳敏
本研究细致地分析了血清Hp-IgG浓度与初发脑梗死发病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Hp感染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H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初发脑梗死三者之间的关系、H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与初发脑梗死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
关键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脑梗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