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全

作品数:61 被引量:4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色谱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色谱法
  • 10篇相色谱
  • 10篇高效液相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液相色谱法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中药
  • 6篇皂苷
  • 5篇制剂
  • 4篇药组
  • 4篇香加皮
  • 4篇HPLC法
  • 4篇HPLC法测...
  • 3篇盐酸
  • 3篇氧化硅
  • 3篇一测多评
  • 3篇异黄酮
  • 3篇皂苷类

机构

  • 5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6篇上海张江中药...
  • 3篇教育部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2篇上海市金山区...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云南普瑞生物...
  • 1篇上海同田生物...
  • 1篇苏州凯祥生物...

作者

  • 57篇张继全
  • 27篇吴飞
  • 19篇阮克锋
  • 16篇冯怡
  • 11篇冯怡
  • 9篇王优杰
  • 6篇赵立杰
  • 4篇胡佳亮
  • 4篇洪燕龙
  • 4篇赵春草
  • 4篇李瑞雪
  • 3篇杨娜
  • 3篇许伟英
  • 3篇赵晓珍
  • 3篇梁爽
  • 2篇任世禾
  • 2篇高君伟
  • 2篇房鑫
  • 2篇刘春林
  • 2篇阮克峰

传媒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国医药工业...
  • 3篇中成药
  • 3篇中草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黄汤制炉甘石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四黄汤制炉甘石工艺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转移率为指标优化四黄汤提取浓缩工艺;以盐酸小檗碱和氧化锌含量为指标,优化四黄汤制炉甘石的工艺。结果四黄汤提取工艺为按处方取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四味中药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0.5h,合并滤液并于75℃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浓缩液与煅炉甘石细粉混匀后于80℃下真空干燥并粉碎过筛得制炉甘石。结论四黄汤制炉甘石工艺稳定可行。
胡小苏赵立杰张继全张继全阮克峰彭军良阮克峰
关键词:四黄汤
基于制剂原料物理性质的抗甲方颗粒干法制粒工艺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优选抗甲方颗粒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方法考察制剂原料的含水量、休止角和压缩度等物理特性筛选干法制粒处方,以一次成型率、脆碎度、溶化性和制粒过程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水平转速、压辊转速和压辊压力3个因素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确定最佳润滑剂及辅料配比分别为0.5%硬脂酸镁和20%的糊精(嘉兴白浪厂家),最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水平转速30 r/min,压辊转速5 r/min和压辊压力7 MPa。结论优选最佳制粒工艺合理可行,制粒过程中胚片出片连续,颗粒色泽均一,硬度适中,成型性较好,干法制粒工艺稳定可行。
李更青吴飞胡佳亮张继全阮克锋冯怡
关键词:正交试验干法制粒物理性质
抑郁症的多机制发病被引量:62
2013年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对社会危害极大。最新研究表明抑郁症病因复杂,涉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多种神经递质与激素,以及相应的受体。本文对近几年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刘春林阮克锋高君伟吴飞张继全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
电压门控钠通道在慢性疼痛药物发现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由于发病率高、药物效果有限或治疗药物受限等原因,慢性疼痛的治疗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研究人员关注的难题。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s)阻滞剂有较为显著的镇痛作用,目前已知与慢性疼痛相关的钠通道亚型主要有Nav1.3、Nav1.7、Nav1.8、Nav1.9。2021年8—9月进行了该研究,全面概括了上述钠通道亚型与慢性疼痛的关系,归纳出潜在候选药物临床前研究方法,以及已被证实安全有效的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品种,为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羊健杨清云孙水根冯怡张继全
关键词:慢性疼痛
抗瘤增效方浓缩工艺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抗瘤增效方中指标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盐酸小檗碱在浓缩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制定浓缩工艺参数,并以特征图谱法进行验证。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抗瘤增效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在60~90℃范围内,考察常压和减压浓缩状态下抗瘤增效方的热稳定性规律,以确定提取液的浓缩工艺参数,并建立HPLC特征图谱对浓缩工艺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在60~90℃范围内,常压或减压浓缩8 h过程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保持稳定。结合生产实践,初步确定抗瘤增效方的浓缩工艺为70℃减压浓缩。所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含有10个共有峰(包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盐酸小檗碱),特征图谱相似度>0.93,峰面积变化率<20%。结论:抗瘤增效方浓缩过程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盐酸小檗碱均无明显的热敏性,70℃减压浓缩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吴阳阳赵春草李更青赵晓珍吴飞张继全
关键词:抗瘤增效方热稳定性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盐酸小檗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种用于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补中益气类中药材、清肝泻火类中药材和疏肝理气类中药材组成,所述的补中益气类中药材、清肝泻火类中药材和疏肝理气类中药材的质量比为2~10:1~5:1...
张继全王源冯怡王优杰张卓钰
响应面法优化藿苓生肌颗粒安慰剂干法制粒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优化藿苓生肌颗粒安慰剂干法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滚轮压力、水平速度和压轴转速为自变量,以颗粒的一次成型率为因变量,优化藿苓生肌颗粒安慰剂的干法制粒工艺参数,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定颗粒和溶液状态下的物理性质参数(休止角、松散密度、振实密度、水分、黏度、密度),评价成型后的安慰剂与受试制剂藿苓生肌颗粒的剂型特征属性一致性。结果:Box-Behnken响应面法预测藿苓生肌颗粒安慰剂的最优制粒工艺参数为:滚轮压力11.31 MPa,水平速度38 r/min,压轴转速5.87 r/min,颗粒一次成型率约为54.79%。3批工艺验证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下制备的安慰剂颗粒一次成型率在52.87%~53.68%,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在颗粒和溶液状态下,安慰剂的剂型特征属性与受试制剂一致。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用于藿苓生肌颗粒安慰剂干法制粒工艺的参数优化,采用最优工艺制备的安慰剂稳定性好,且剂型特征属性与藿苓生肌颗粒一致。
吴梅王优杰张继全吴飞冯怡
关键词:安慰剂干法制粒
知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7
2015年
知母是常用中药材,主要药效物质是皂苷类化学成分。知母对人体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知母的上述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春草吴飞张继全陈群力
关键词:知母药理作用皂苷类抗血栓
HPLC法测定痹病一号合剂中梓醇的含量
2011年
目的:建立痹病一号合剂中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Shiseido Capcell pak MG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99),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梓醇在0.129 2~6.46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1.48%(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许伟英任世禾张继全刘雯
关键词:梓醇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瘤增效颗粒急性毒性实验及对Lewis肺癌小鼠抗肿瘤增效作用
2018年
目的观察抗瘤增效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增效作用。方法将4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10 g及等容积抗瘤增效颗粒溶液(生药含量分别为312、468、624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每次灌胃后4 h内密切观察各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然后每日上午、下午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性状等,并分别于灌胃前及灌胃7、14 d称各小鼠体质量;2周后解剖各组小鼠,肉眼大体观察各小鼠脏器及组织变化。另取C57BL-6小鼠制备Lewis肺癌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40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顺铂(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0.4 mL/10 g灌胃;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均于第1、3、5 d予DDP溶液1 mL(含DDP 0.1 mg)腹腔注射,同时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抗瘤增效颗粒溶液(生药含量分别为0.6、0.8、1 g/mL)0.4 mL/10 g灌胃,每日1次,连续21 d。观察比较5组抑瘤率、肿瘤体积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性状均未发现异常,灌胃前及灌胃7、14 d体质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各脏器组织均未发现异常。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DP治疗组、抗瘤增效颗粒低剂量+DDP组、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小鼠瘤质量均显著减轻(P<0.05),肿瘤体积均缩小(P<0.05),且抗瘤增效颗粒中剂量+DDP组和抗瘤增效颗粒高剂量+DDP组小鼠瘤质量低于DDP治疗组(P<0.05),抑瘤率高于DDP治疗组(P<0.05),肿�
赵晓珍吴中华张继全李更青白月琴刘畅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