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云
- 作品数:23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交通科技进步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压实厚度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多因素表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厚度对空隙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层不同级配类型对可压实性的影响最为显著,AC13F最容易压实,SMA13最难压实,AC13C介于二者之间;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铺筑试验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空隙率控制范围的AC13C和AC13F适宜压实厚度,以及厚度与公称最大粒径之比的控制范围,明确了最小压实厚度和最佳压实厚度的定义.据此给出了选择表面层级配类型与同一级配类型的不同粗、细沥青混合料可压实的技术建议.
- 陆学元张素云
- 关键词:沥青表面层压实厚度级配类型正交试验设计
- 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
- 桥梁工程在道路里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跨径越来越长,对整个公路运营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解决铺装病害问题,文章分别通过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剪应力、法向应力、弯曲应力的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模量比Ec/Ea变化对τmax影响很小...
- 陆学元张素云
-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有限元法
- 文献传递
-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穿城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文章介绍了钢纤维的增强机理和钢纤维混凝土在穿城改造原有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情况。在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钢纤维混凝土面层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由于钢纤维的掺入而引起的集束效应和团结现象,证实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路面修补工程的可行性和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拉弯、抗裂、耐磨、耐疲劳等优良的路用性能。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维修、养护造价和施工工期的缩短。建议在路面标高受到限制、通车影响、施工工期等因素受到制约时,应优先考虑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 陆学元张素云
- 关键词:道路工程配合比设计投料
- SMA混合料大马歇尔体积参数研究
- 鉴于国内外对SMA混合料体积参数本质缺少认识、还没有准确的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大马歇尔成型SMA13混合料的实验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对SMA混合料独特组成的分析,提出了矿料间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和初始沥青含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
- 陆学元张素云郑南翔
- 关键词:体积参数最佳沥青含量旋转压实
- 文献传递
- 安徽地质环境、自然景观及其美学评价被引量:2
- 2002年
- 论述了安徽省的地质环境及美学评价,以及保护地质环境的意义。
- 张素云陆学元罗孝荣
- 关键词:地质环境自然景观
- 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文章对集料相对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测量集料有效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和原则建议;探讨了现行集料规程在测定集料相对密度的不足和缺陷,为沥青混合料设计确定其体积参数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我国现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作出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 陆学元郑南翔张素云
- 基于SMA空隙率理论公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 沥青路面空隙率不仅是混合料设计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也是沥青路面现场施工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控制指标。本文在总结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空隙率理论公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SMA混合料的前期基础性研究。结果...
- 陆学元张素云包斌
-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面结构
- 文献传递
- AC-13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09年
- 以AC-13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对象,以水稳定性指标为评价依托,研究了未冻融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因素和规律性。结果表明,级配因素是控制其冻融劈裂强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关键性筛孔为0.075 mm、4.75 mm和9.5 mm筛孔通过率,而沥青影响并非显著;空隙率和原材料质量是控制其水稳定性的又一关键因素;证实了采用消石灰作为填料较其他填料更有利于对冻融劈裂强度值的提高。据此提出了控制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 陆学元张素云
-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油石比
- 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分析与评价
- 本文对比分析了多种国际品牌沥青与国产品牌沥青的感温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针入度指数PIpen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存在明显的缺陷,国际针入度指数PIpen与PIpen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Ipen变化趋势更接近于针入...
- 陆学元张素云
- 关键词:针入度指数
- 文献传递
- 高速公路沥青结合料前期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为选择能够适应和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要求的沥青结合料,通过对三种基质沥青和三种改性沥青的常规试验和SHRP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并分析各自的路用性能,可说明采用PG分级标准和常规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和选择沥青结合料种类和使用性能是科学合理的。
- 陆学元赵福祥张素云郑南翔
- 关键词: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