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壮
- 作品数:22 被引量:2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0
- 2003年
- 张睿壮
-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常识性错误学术规范学术质量
- 中美关系六十年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启示
- 2009年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交往的新篇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成就斐然。其中,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一对双边关系,经历了诸多变数。这六十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但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从对抗走向合作,
- 张睿壮陈小鼎
- 关键词:历史启示新中国对外交往外交方针和平共处
- 从“对日新思维”看中国的国民性和外交哲学被引量:16
- 2003年
- “对日关系新思维”主张中国通过压制民族感情、牺牲民族利益的做法去取悦日本 ,要求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战略上对日本做出全面让步以换取日方的“善意” ,不仅背离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而且是注定失败、自取其辱的一相情愿。日本侵华战争的认罪赔偿问题远未解决 ,非但不能搁置 ,而且要大讲特讲 ,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民族虚无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围剿、对民族精神的扼杀和对民族感情的压抑导致国民性的扭曲 ,甚至丧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必不可少的血性、刚毅、勇猛和豪迈。中国传统文化所倡扬的忍让之道完全不能适应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社会 ,非但不能博得理解和称道 ,反而被认为是软弱无能而招致欺凌。让侵害者付出不可承受之代价是民族自保的生存之道 ,而犯我必究、决不姑息的国家威望则是使本国免受侵扰的无形战略资产 ,务必珍惜和培育。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就必须从改造国民性、反省外交哲学做起。
- 张睿壮
- 关键词:国民性外交哲学情感
-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的对美交往被引量:4
- 2011年
-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来,与美国开展交往始终是其对外工作的重要方面。在革命和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认识都曾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双方之间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多次磨合。九十年对美交往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宝贵经验,使得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在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以斗争促合作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客观认识中美力量对比基础上制定务实稳妥的政策,加强双方的交流对话以增进互信,拓展对美交往的渠道。而美国则需要尊重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和重大关切,调整心态,接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 张睿壮刘丰
- “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被引量:14
- 2002年
- 近年来“人道于涉”论在西方甚嚣尘上,其实,所谓“人道干涉”并无人道可言,“人道干涉”论只是西方为确立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所做的舆论准备,以此为法理依据的关国新干涉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造成了极大威胁。美国海外干涉往往具有多重动机,包括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后者除政治意识形态如民主、人权外,还包括民族意识形态即关国的道德优越感和全球使命感。美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新干涉主义的关键。
- 张睿壮
-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涉新干涉主义外交政策动机意识形态
- “美国世纪”真的玩儿完了吗?被引量:1
- 2009年
- 张睿壮
- 关键词:美国人成绩报告单自我批评政治学
- 关于几个重要国际关系术语中文译法的讨论被引量:18
- 2004年
- 近年来 ,国内学术界在译介外国国际关系文献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术语 ,但是在这些术语的译法上缺乏统一与规范 ,不利于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正常进行。本文讨论了十个重要的国际关系术语的中文译法 ,结合这些术语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以及国际关系的语境给出了相应的推荐译名 ,旨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讨论 ,促进中国国际关系专业术语译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刘丰张睿壮
-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术语翻译学术规范
- 警惕西方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颠覆现行国际秩序被引量:5
- 2008年
- 2008北京奥运的完美落幕进一步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国势、国运进入新的上升轨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再度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中国的发展、崛起将引起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变化中的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发展本身就构成国际变局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及"中国责任论"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中国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新任务、需要确立怎样的国家大战略、做出何种新的战略选择?要不要居安思危,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对这些问题,不仅精英层在严肃思考,普通民众也极为关切。鉴此,《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2008年8月31日以"‘奥运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题举办研讨会,邀请京津两地2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 张睿壮
- 关键词:西方政府人道主义干预国际秩序国际刑事法庭种族灭绝
- 中美关系六十年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启示被引量:7
- 2009年
-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对抗僵持、战略合作、调整适应及深化合作四个阶段。中美关系如此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一直受国际政治格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台湾问题等因素的困扰。透析中美六十年的交往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是可以实现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六十年的交往史为妥善处理中美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启示。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双方都必须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健全协商机制,凝聚共识,妥善解决分歧。其中,中国应当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主性,关注美国国内因素对中美关系的重要影响。
- 张睿壮陈小鼎
- 关键词:影响因素历史启示
- 保守主义及其在美国的演变被引量:10
- 2002年
- 乔治·W·布什入主白宫以来 ,保守派人士占据了多数政府要职 ,保守主义理念大行其道 ,从根本上影响着政府的各项决策 ,这是继里根时期之后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又一次高涨。本文通过对保守主义的内涵、渊源、美国自身的保守主义传统及在当代演化的分析 ,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布什政府推行的内外政策。
- 张睿壮
- 关键词:保守主义思潮保守派布什政府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