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航
- 作品数:93 被引量:68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中国腐泥煤孔隙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腐泥煤有机质含量与腐殖煤类似,干酪根类型的页岩则相似。研究腐泥煤孔结构可以帮助了解腐殖煤与页岩孔隙发育的差异。本文结合工业分析,反射率(Ro)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实验(MIP))和低温氮吸附测试对陕西,山...
- 张松航唐书恒张静平潘哲君
- 关键词:腐泥煤孔隙结构分形维数
- 煤储层取芯及含气量测量模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煤储层取芯及含气量测量模拟装置,包括竖直框架、取芯部、变压逸散部和自然解吸粉碎部,取芯部、变压逸散部和自然解吸粉碎部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设置在竖直框架内侧上部、中部和下部,取芯部的出料端与变压逸散部的进料端连接,变压逸散部的...
- 张松航唐书恒周优闫欣璐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储集与产出条件被引量:49
- 2009年
-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58件煤岩样品进行块煤光片法显微裂隙测试、低温氮比表面测试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显微裂隙密度大多数在20~100条/(9cm2)之间,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微裂隙发育增多;煤储层孔隙度相对较小,孔隙结构以小孔和微孔为主,大孔次之,中孔发育最差;BET比表面积总体较高,介于0.092~20.480m2/g,煤储层吸附能力强.运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出4类具有不同孔隙系统的储层,结合显微裂隙发育情况得出:Ⅰ类储层显微裂隙较发育,孔隙度大,孔隙结构合理,比表面积较高,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储层;Ⅲ类储层构造微裂隙发育,但渗透性差,孔隙度、比表面积较小,中孔不发育,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不利储层;Ⅱ类储层介于Ⅰ,Ⅲ类储层之间,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较有利储层;Ⅳ类储层微裂隙发育,孔隙度中等,大、中孔发育,渗透性能较好,但储层比表面积较低,限制了储层的吸附能力,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较有利储层.
- 张松航汤达祯唐书恒许浩张彪陈贞龙
- 关键词:煤层气煤储层
- 基于层次分析灰色定权聚类的煤层气开发甜点预测方法——以柿庄北区块为例被引量:6
- 2024年
- 随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以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的要求,当前煤层气的勘查评价工作逐渐由勘探选区向开发甜点选区推进。然而,受限于勘探开发阶段或资料占有程度,当前多数的选区评价体系对煤储层的可改性和煤层气的可采性考虑不足,在指导开发区井位优选或加密井方面效果不佳。基于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100余口煤层气参数井和开发井资料,分析区内3号煤层煤层气开发的资源条件、储层可改造性和煤层气可采性,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定权聚类方法构建评价模型,评价了煤层气开发甜点区,为区内新井和加密井的部署提供依据。评价模型以煤层含气量、煤厚反映煤层气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地应力环境和岩石力学性质,构建储层综合可改造性参数,评价储层可改造性;使用原始结构煤和碎裂煤占比、临储比和储层原始渗透率反映煤层气的可采性。每个参数采用word聚类方法分级,每个点位(每口井)计算出综合优度并排序,最终划分出煤层气开发甜点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部综合优度大于65的地区为进一步开展开发工作的甜点区。
- 张亚飞张松航邓志宇王瑞欣刘广景
- 关键词:煤层气层次分析法
-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井网优化及采收率预测被引量:10
- 2013年
- 煤层气采收率的确定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指导意义。通过对类比法、解吸法、等温吸附曲线法及储层数值模拟法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储层特征,应用COMET3数值模拟软件,对15号煤储层生产数据进行历史拟合,校正了基础参数,基于不同井距设计了6种不同的井网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了产能数值模拟及采收率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总结出寿阳区块采收率与钻井数关系变化规律,指出最优井间距为288m×216m,对应的采收率为50.4%。
- 王振云唐书恒孙鹏杰张松航朱卫平
- 关键词:采收率数值模拟法
-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储层压降类型及排采控制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为了充分认识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储层压力变化特征及其对煤层气井产量的影响,基于对柿庄南区块储层地质参数的分析及实际生产数据的剖析,对不同类型生产井的储层压降类型进行分析归类,并结合排采异常井对气井低产原因、排采控制方法及储层敏感效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储层压降可分为快速下降型、中期稳定型及缓慢下降型3种类型,其中快速下降型井更有利于煤层气高产稳产,但若降压速率超过快速下降型井的最大降压速率反而会使储层受到压敏、速敏效应,降低储层渗透率,同时导致压降漏斗扩展受限,最终抑制煤层气井达到高产稳产。
- 伊永祥唐书恒张松航张松航王凯峰党枫
-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压力储层伤害
- 三轴围压下煤岩吸附膨胀特性与渗透性动态变化被引量:6
- 2012年
-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动态变化,是煤层气开发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晋城无烟煤样,分析了三轴应力条件下煤岩的应力-应变效应,讨论了煤样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围限压力条件下,煤岩吸附甲烷后其抗压强度明显增大;煤样最大径向吸附应变与孔隙压力的关系,可用朗格缪尔方程形式予以描述;煤岩渗透性与有效应力、煤岩吸附膨胀量均呈负指数关系,说明两者对煤岩渗透性影响的实质相同,即煤岩孔隙、裂隙受到应力作用逐渐减小或闭合。同时,在较低孔隙压力条件下,需考虑克林伯格效应对煤层渗透性的影响。经检验,S-D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地预测煤岩渗透性动态变化规律。
- 张松航唐书恒万毅舒广强
- 关键词:煤层气有效应力渗透率沁水盆地
- 宁武盆地煤系页岩纳米级孔隙特征
- 页岩气(主要组分为甲烷)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吸附态是页岩气的主要赋存形态,纳米孔隙则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Yang F et al.,201...
- 孙彩蓉唐书恒张松航魏建光侯云超
- 关键词:储集空间
- 文献传递
- 页岩等温吸附特征及吸附异常原因被引量:3
- 2017年
- 页岩含气量评价是页岩气资源潜力预测的重要内容,吸附气含量是页岩含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吸附量测定多是借助等温吸附实验完成。页岩吸附量相对较低,吸附曲线较平缓,在较低的压力下便可达到吸附饱和;而在实验过程中,多发现页岩吸附量数据不合理,从而失去指导实际开发的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页岩吸附异常主要是由于实验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2方面。由自由体积造成的吸附量误差与压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而吸附相所产生的吸附量误差,一般采用体积校正公式来修正;误差对吸附量的影响在高压阶段更为明显。因此,设定合理的实验参数、规范实验操作、选取合适的数据处理模型及估算游离气含量可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页岩含气量,从而减小误差的影响。
- 孙彩蓉唐书恒张松航赵俊斌魏建光张廷强
- 关键词:页岩等温吸附自由体积
- 创新训练项目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及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创新训练项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面向高校本科生开展长期人才培养的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讨论了创新训练项目在本科生培养中起到的四方面积极作用,同时从创新训练项目的申请、中期评定及结题检查过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郗兆栋唐书恒张松航
- 关键词: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