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嫣之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肝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新疆维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胰岛素分泌量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联素
  • 1篇治疗作用及机...
  • 1篇乳鼠
  • 1篇死因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嫣之
  • 4篇毛新民
  • 4篇王烨
  • 4篇李琳琳
  • 2篇张瑜
  • 2篇骆新
  • 1篇李桂荣
  • 1篇聂小燕
  • 1篇王涛
  • 1篇王伟
  • 1篇马春燕
  • 1篇冉新建
  • 1篇刘晓燕
  • 1篇陶一存

传媒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中医药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疆维、哈两民族糖尿病人群尿液代谢成分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初步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族(哈族)两民族糖尿病人群尿液代谢成分的特征,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尿液存于50ml接尿管中,置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核磁共振(NMR)测量前样品准备:尿液于4℃解冻,摇匀,在550μl尿液中加入55μl磷酸盐缓冲液,摇匀,4℃离心10min(10000r/min),取上清液550μl转入5mmNMR样品管中,测定核磁共振-维氢谱(1HNMR)。将得到的积分数据归一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维族、哈族两民族中2型糖尿病(T2DM)组与正常空腹血糖(NFG)组的尿液代谢谱有明显差异,2组间含量差异明显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肌酐的变化。维族、哈族T2DM组尿样中牛磺酸、葡萄糖等代谢物有升高的趋势,而肌酐、马尿酸、二甲胺、乙酸、甲酸等代谢物有降低的趋势;维族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尿样中柠檬酸、乳酸的含量高于T2DM组。哈族IFG组尿样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明显,而乳酸、柠檬酸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1H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可以较好地呈现出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人群的尿液代谢物特征。
王伟毛新民冉新建骆新王烨陶一存王涛张嫣之李琳琳
关键词:核磁共振主成分分析
降糖孜亚比提片对大鼠乳鼠胰岛细胞生长与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对大鼠乳鼠胰腺组织经过短时消化,以获得大量纯度高和功能良好的大鼠胰岛单层细胞,以此为材料研究降糖孜亚比提片对大鼠胰岛细胞生长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胰岛细胞分为优降糖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
张晓春毛新民张嫣之王烨骆新李琳琳
关键词:胰岛胰岛素脂肪酸
文献传递
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乳清的抗炎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传统发酵乳酪乳清的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制。方法:急性抗炎作用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慢性抗炎作用以布洛芬为阳性对照,采用棉球植入大鼠腋下致肉芽肿模型。在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灌洗液量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观察乳酪乳清的抗炎作用。结果:新疆哈族传统发酵乳酪乳清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乳酪乳清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渗出液体量,降低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中CRP、MDA含量。结论:乳酪乳清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降低CRP含量及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新华.那比张嫣之马春燕帕尔哈提.克里木
关键词:抗炎作用C-反应蛋白丙二醛
葫芦巴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葫芦巴总皂苷(TFS)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酒脂混合溶液灌胃10周,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以水飞蓟片为对照,灌胃给药TFS,同时继续灌胃酒脂混合溶液。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
张嫣之张瑜毛新民李琳琳
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建立类似于人类饮食习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和模型组,每日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高脂乳剂,观察不同时间大鼠血脂四项、肝总胆固醇(TC)、肝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第3周模型组血TC、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TC、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病理结果示:肝细胞明显水肿,部分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呈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第8周模型组血TC、LDL-C、HDL-C、肝TC、肝TG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加,部分肝细胞再生;第10周模型组血TC、血LDL-C、肝TC、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肝内灶片状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模型组肝脏指数均小于盐水组(P<0.01)。结论:用高脂乳剂灌胃wistar大鼠建立脂肪肝动物模型,模仿人类的饮食习惯模型稳定。
张瑜李琳琳张嫣之王烨聂小燕毛新民
关键词:脂肪肝动物模型
胡芦巴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
目的:观察胡芦巴总皂苷(Trigonella foenum greacum L.Saponin,TFGs)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FL)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酒脂混合乳液灌胃10周,建立Wistar大...
张嫣之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肿瘤坏死因子脂联素
文献传递
改良高脂乳剂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短时、简单、经济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以纯净水灌胃,模型组以改良高脂乳剂灌胃,10d后用毛细管法测定2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性并进行比较;模型组大鼠按两次给药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X)诱发高血糖症,连续9周监测T2DM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BG)的动态变化,比较2组大鼠FBG的差异。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KITT)分别为5.8±0.5和2.8±0.9,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T2DM模型大鼠FBG的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第1周FBG开始升高,第3周降至最低(仍〉11.1mmol/L),第4~9周FBG继续上升并保持在17.0-20.9mmol/L,1-9周FB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改良高脂乳剂给Wistar大鼠灌胃,结合两次给药法腹腔注射ALX,15d即可造模成功,该方法耗时短、操作简便、经济可靠,可作为研究T2DM及其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
李桂荣李琳琳毛新民刘晓燕张嫣之王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