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17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疫苗
  • 10篇免疫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9篇肝炎
  • 8篇乙肝
  • 7篇乙肝疫苗
  • 7篇随访
  • 6篇表面抗原
  • 6篇病毒
  • 5篇乙型肝炎疫苗
  • 5篇免疫后
  • 5篇发病监测
  • 5篇病监测
  • 4篇新生儿
  • 4篇随访研究
  • 4篇重组(酵母)...
  • 4篇病毒表面
  • 4篇病毒表面抗原
  • 3篇乙肝病毒

机构

  • 18篇上海市黄浦区...
  • 8篇复旦大学
  • 5篇国际疫苗研究...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18篇张国华
  • 17篇姜铭波
  • 15篇吴维寿
  • 12篇孙超美
  • 9篇宿飞
  • 9篇徐志一
  • 8篇汪萱怡
  • 6篇张焕珠
  • 5篇周宁
  • 4篇牟文
  • 2篇严玲
  • 2篇欧阳佩英
  • 2篇周建军
  • 2篇王婧
  • 2篇汪萱怡一
  • 2篇吴建华
  • 2篇曹惠霖
  • 1篇任娟英
  • 1篇周子荣
  • 1篇周文瑜

传媒

  • 4篇职业与健康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状疱疹疫苗的研究成果及其在老年人中的使用被引量:6
2014年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复发感染所致,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以及免疫低下人群。疫苗在控制HZ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Z疫苗的研究成果及使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疫苗的使用及带状疱疹的预防提供参考。
张国华王婧姜铭波牟文严玲
关键词:老年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持续效果探讨(18年随访结果)被引量:37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持续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乙肝发病监测.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5%上下.18年间11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始终<1%,平均HBsAg阳性率0.62%,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均呈大幅度下降.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93.65%(95%可信区间为92.51%~94.78%).1986年后出生并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中,仅2002年发生急性乙肝1例.结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8年尚无需加强免疫.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周宁欧阳佩英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接种管理发病监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随访研究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5年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与血源乙肝疫苗效果比较。方法对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隔年随访一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肝发病监测。结果 5年期间3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平均为1.50%,较免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83.00%(95%可信区间为76.97%~89.02%),无论母亲HBsAg阳性或阴性,使用不同乙肝疫苗的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肝病例报告。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有较好的近期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与以往使用血源乙肝疫苗相当。
孙超美吴维寿姜铭波张国华汪萱怡一徐志一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发病监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上海市黄浦区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23年免疫效果追踪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的长期效果。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隔年随访,采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与本底对照(1984—1985年HBV横断面调查结果)以及外对照(1991年开展的相邻区域同年出生但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调查的结果)相比计算保护效果。结果随访队列23年问共计采集血液标本5993份,抗-HBs阳性率随免疫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89.01%下降至18.77%),平均为40.39%;抗-HBc各年阳性率平均值在1.87%上下波动;HBsAg阳性率波动保持在1.00%(0.46%~0.98%)以下,平均为0.62%(37/5993),与本底对照相比,各年龄组疫苗的保护效果在81.37%-95.78%;与外对照相比,疫苗保护效果为72.76%。结论血源乙肝疫苗中长期保护效果良好,免疫后23年无加强免疫的必要。
张焕珠吴维寿宿飞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血源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新生儿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1年效果随访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11年的免疫效果。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儿于免疫后11年进行随访,采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开始对乙型肝炎免疫人群开展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监测。结果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为0.54%,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呈较大幅度下降,疫苗保护率为88.05%(95%可信区间为85.17%~91.17%)。接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对象中,无一例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报告。结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有较好的远期保护效果,免疫人群尚无再免疫的需要。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胡凯牟文宿飞周子荣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表面抗原
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20年效果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Blood-borne Hepatitis B Vaccin,HepB-B)后的长期免疫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HepB-B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HepB-B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1998年以后对HepB-B免疫人群开展乙肝发病监测。结果 HepB-B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8%左右。20年间12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始终<1%,20年平均HBsAg阳性率0.61%,较免疫前本底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下降93.59%。免疫后20年HBsAg阳性率为0.54%,低于20年平均HBsAg阳性率(0.61%),显示HepB-B远期保护效果良好。1986年后出生并已接种HepB-B的对象中,仅2002年和2007年各报告1例乙肝。结论新生儿HepB-B免疫后20年尚无需加强免疫。
宿飞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张焕珠吴维寿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预防接种管理发病监测随访研究
乙型肝炎免疫实施方案及效果考核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实施方案和远期效果。方法 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孕妇HBV筛检率和阳性率,并对1986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随访采血,检测HBsAg、抗-肿s、抗-HBc。并设免前本区及邻区乙肝疫苗未免疫者为内、外对照。结果 免后14年HBsAg阳性率在1%以下,与内、外对照相比下降幅度达90%,远期保护效果为81.23%。结论 免后14年仍无需加免。
吴建华吴维寿姜铭波张国华任娟英曹惠霖汪萱怡徐志一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方案乙肝疫苗
上海市黄浦区新生儿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6年的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的长期免疫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对黄浦区1997年出生的并全程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对象隔年随访,采血测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与本底对照(1984—1985年原上海南市区乙肝病毒横断面调查)相比计算保护率,并补充急性乙肝发病调查。结果 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逐年下降,分别由基础免疫后1年时的2.62%、93.72%、3.66%降至16年后的1.12%、17.88%、1.12%。免疫组的HBsAg阳性率较本底组均明显下降,平均阳性率1.22%与免疫前本底组的1-20岁HBs Ag阳性率9.52%相比,疫苗保护率为87.18%(χ2=68.083,P〈0.01)。结论新生儿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有较好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免疫后16年无需加强免疫。
牟文周建军宿飞吴维寿汪萱怡姜铭波张国华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上海市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分析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伤害人群流行病特点。方法:根据2004年狂犬门诊就诊登记和个案调查,对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结果:黄浦区2004年被动物咬伤率10岁以下儿童为最高,女性高于男性,儿童是被动物咬伤高危人群,上肢是最易被咬伤的部位,伤人动物以犬为主,6-8月份咬伤率最高,一部份群众咬伤后就诊、伤口处理不及时。结论:加强犬、猫等动物管理,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
吴建华张国华孙超美姜铭波周宁
关键词:动物伤害流行病学分析动物咬伤个案调查门诊就诊伤口处理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在新生儿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究乙肝疫苗再免的需求。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合格乙肝疫苗的儿童,在免疫后1、3、5、7年采血随访观察,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开展急性肝炎流行病学监测。结果7年间,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在1.5%上下波动,平均为1.47%(95%可信区间为0.61%~2.33%),与免疫前同一地区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本底资料比较,乙肝疫苗保护效果为84.03%(95%可信区间78.92%~89.60%)。1997年接受乙肝疫苗免疫人群中,无急性乙肝发病。结论新生儿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后效果良好,目前无需考虑再免。
吴维寿孙超美姜铭波张国华周宁张焕珠宿飞徐志一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