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储存疗法
- 2004年
-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青少年致残、甚至致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30年来随着化疗的开展及逐步完善,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近10多年以来,随着储存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完善,使化疗药物能反复通过动脉灌注方式给予,大大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肿瘤坏死率,从而降低局部复发,提高患者保肢率,同时降低全身毒副反应。该疗法的使用为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保留肢体及其功能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 张向敏李世德
- 关键词:软组织恶性肿瘤灌注化疗
- 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3~41(28±4.5)个月。6例基本达到骨折前的状况,5例生活基本自理。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93±2.6分)6例,良(86±2.2分)5例。结论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 张向敏黄卫国易军飞金伟
-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 髋部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髋部骨折的防治水平和救治质量,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15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伴发病等。结果:215例患者中,男119例,女96例,年龄14~99岁,平均(68.92±9.71)岁,大于70岁的患者148例;136例患者伴有一种以上的内科疾病,其中大于70岁的患者127例,占93.38%。手术治疗189例,保守治疗2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8例。结论:髋部骨折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多伴发内科疾病。注重围手术期处理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减少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加强陪护和进行安全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
- 张向敏黄卫国易军飞金伟
- 关键词:髋部骨折流行病学伴发病
-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青年患者MED术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mictoendoscopy disectomy system.MED)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行MED术中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取代切开纤维环髓核摘除。术后分别在3、6、12、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3-31(23.4±4.6)个月。根据按改良MacNab标准,优13例,良3例。结论在MED术中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取代切开纤维环髓核摘除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年患者疗效满意,并具有操作安全、微创、并能保全纤维环完整性等优点。
- 张向敏黄卫国金伟易军飞
- 关键词: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青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
- 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肱骨头粉碎性骨折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等其他内科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发生肱骨头粉碎性骨折时,若采取保守治疗,疗效较差。为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10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8例,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卢彩华张向敏
- 关键词:肱骨头骨折人工肱骨头护理
- Rb2/p130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Rb2/p130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b2/p130基因在62例骨肉瘤、39例骨软骨瘤及51例非肿瘤患者正常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肉瘤组中pRb2/p130阳性率为27.42%,骨软骨瘤组阳性率为76.92%,正常骨组织阳性率为82.35%,骨肉瘤组与骨软骨瘤组及正常骨组织组中Rb2/p130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b2/p130基因在骨肉瘤中以低表达方式存在,它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并且有可能因其低表达而促使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向敏李世德卓祥龙
- 关键词: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 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非限制性人工半肩关节置换在治疗肱骨上段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8例患者均为单侧病损,均使用定制的非限制性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柄用骨水泥肱骨残端髓腔内 固定。患者平均年龄42岁,术后平均随访3.2年(0.5至5.8年)。结果 术后肩关节疼痛缓解率为 88.9%,主动活动度增加,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差2 例,优良率为77.8%。术后出现假体松动2例。结论 非限制性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有 良好效果,是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 李世德张向敏卓祥龙肖增明黄成彬陈前芬
- 关键词:肱骨人工关节置换假体松动保肢残端
- 人工关节在膝关节周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评估人工关节联合新辅助化疗在膝关节周围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 5 6例膝关节周围肿瘤进行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5 0例 ,良性肿瘤 6例。 5 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 6例截肢。 5 0例患恶性肿瘤病人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化疗。结果 :6例病人失访 ,随访时间 10~ 44个月 (平均 2 2个月 ) ,49例病人生存。术后采用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4~ 5分 46人 ,3分 2人 ,1分 1人。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 ,可明显提高膝关节周围肿瘤的保肢率及最大限度保留肢体的功能。
- 李世德卓祥龙张向敏
- 关键词:骨肿瘤新辅助化疗膝关节人工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