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瑾
- 作品数:20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默默耕耘,果熟自然红——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二“张公瑾专访”
- 2012年
- 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是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对民族工作的满腔热情,几十年来,张公瑾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与奉献,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学术基础成为我国傣族语言文化研究领域最有广度和深度的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傣族语言、文字、文学、古文献、天文历法、农业科技、宗教等,并扩及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他的丰硕成果与非凡建树对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具有开创之功。
- 张莉曾宝芬张公瑾
- 关键词:傣族语言文化文化语言学
-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傣族地区时间考
- <正>傣族社会从秦汉之际进入农村公社制,即开始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经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到隋末和唐宋间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这时在滇西建立了勐卯国,即麓川王国(公元七世纪)。在滇南开南...
- 张公瑾
- 文献传递
- 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奇葩被引量:1
- 2008年
- 今天非常高兴,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中国藏西夏文献》整齐地摆放在那里,20巨册,洋洋大观,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的确是当前我们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它对西夏学本身来说,称之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一点,从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
- 张公瑾
- 关键词:少数民族
- 绚丽多姿的中国民族古文字
- 2008年
-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保存了大量用这些文字书写的历史文献。这些文字和文献,是中华民族一宗珍贵的文化遗产。
- 张公瑾
- 关键词:民族古文字历史文献文字书写多民族
- 我国傣族的古籍
-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不同傣族地区使用的四种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字情况,接着对傣族古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傣族古籍现状,将其分为十类,并对每类古籍作了阐述。最后本文给出了傣族古籍版本鉴定的四个原则,确定了傣族古籍五级分类标准。
- 张公瑾
- 文献传递
- 傣文《维先达罗本生经》中的巴利语借词——以《十愿经》第一节为例被引量:8
- 2003年
- 傣语受南传佛教的影响,词汇中增加了不少梵语、巴利语借词。本文通过对傣文《十愿经》第一节的释译和其中巴利语借词的分析说明这些借词在进入傣语之后对傣语的适应情况及其对傣语的影响。
- 张公瑾
- 关键词:傣语佛教巴利语
- 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被引量:5
- 1991年
- 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问题,实质上是语言与文化的问题,这里加了“民族”两个字,首先是因为我国民族多,语种也多,表示我们考察的对象不只是某一种语言,而是许多种语言,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是多民族文化;其次,由于我国各民族在解放前存在着社会形态和文化环境的差异,我们研究它们的语言和文化,不仅使我们能看到它们在共时平面上的多样性,也使我们能看到历时的连续性和差异。这样的研究视角,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语言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语言的文化价值的认识。
- 张公瑾
- 关键词:民族语言文化语言学傣语民族文化傣族阿尔泰语
- 民族古籍开发与民族语文工作
- 对书面古籍和口传古籍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在民族语文的普及提高和应用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要使民族语文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保持民族语文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把民族古籍的整理、研究、开发、利用作为民族语...
- 张公瑾
- 关键词:民族语文古籍开发文化传播可持续发展
- 傣族的农业祭祀与村社文化被引量:9
- 1991年
- 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兼信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的二元化信仰。小乘佛教最早约在唐代从斯里兰卡经中南半岛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原始宗教则是土生土长的早期信仰,但它同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与比它强大得多的小乘佛教有过猛烈的碰撞,仍坚守自己日渐缩小的阵地,一直延续到现代。 小乘佛教只信奉独尊教主释迦牟尼,原始宗教则奉行多神崇拜。原始宗教所崇拜的神灵之多,几乎可与世界万物品类之多相比拟,大至天地日月,小至林木虫鱼。
- 张公瑾
- 关键词:傣族社神祭司小乘佛教寨神水神
- 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奇葩
- <正>今天非常高兴,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中国藏西夏文献》整齐地摆放在那里,20巨册,洋洋大观,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的确是当前我们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它对西夏学本身来说,称之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一点,从中...
- 张公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