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向东
- 作品数:81 被引量:3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抑癌基因PHBI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HBI在胃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HBI在胃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抑癌基因PHBI在胃肠肿瘤组织的表达比在癌旁组织中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对照胃肠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发现低分化胃癌组织中PHBI的表达比中分化胃癌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 季青张隆孙健康向东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胃肠肿瘤
- 结肠癌患者外周血microRNA-21、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microRNA-21(miR-21)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在结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3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和5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中miR-21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iR-21早期诊断结肠癌的临床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析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miR-21表达和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miR-21水平、淋巴细胞亚群与TNF-α和IL-6水平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肠癌组患者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R-21水平在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9.5%(95%CI:0.84~0.95)。结肠癌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19^(+)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均下降,而CD8^(+)细胞数则升高(均P<0.01)。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肿瘤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21水平与IL-6和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8,P<0.01;r=0.40,P<0.01),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数、CD4^(+)细胞数、CD19^(+)细胞数和CD4^(+)/CD8^(+)比值与IL-6(r=-0.55,P<0.01;r=-0.64,P<0.01;r=-0.32,P=0.001;r=-0.58,P<0.01)和TNF-α(r=-0.46,P<0.01;r=-0.54,P<0.01;r=-0.34,P<0.01;r=-0.50,P<0.01)水平均呈负相关,CD8^(+)细胞数与TNF-α呈正相关(r=0.20,P=0.035)。结直肠癌患者血浆miR-21水平与CD3^(+)细胞数、CD4^(+)细胞数、CD19^(+)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57,P<0.01;r=-0.59,P<0.01;r=-0.43,P=0.020;r=-0.48,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miR-21水平上调,细胞因子水
- 陈自喜张孟哲朱兆伟相芬芬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结肠癌MICRORNA-21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
-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分离鉴定试剂盒的建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分离鉴定试剂盒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免疫脂质磁球及人乳腺珠蛋白(h MAM)单克隆抗体在乳腺癌CTC分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混于健康志愿者的新鲜血样中,采用免疫磁球分离技术分析Ep CAM免疫脂质磁球对乳腺癌细胞的分离效果。在强生Cell TracksAuto PrepCTC检测仪(简称强生CellsearchTM系统)上进行Ep CAM免疫脂质磁球和强生磁球对MCF-7细胞捕获效率的模拟实验及乳腺癌患者血液的临床检测。结果荧光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Ep CAM免疫脂质磁球的细胞捕获能力明显强于无抗体修饰的纳米磁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Ep CAM抗体修饰可显著增强磁球捕获MCF-7细胞的效率和特异性。模拟实验结果显示Ep CAM免疫脂质磁球对10、20、40、80、150、200个MCF-7细胞的捕获结果与强生磁球接近;对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CTC捕获效率与强生磁球相当,部分病例要明显优于强生磁球。结论构建的基于Ep CAM免疫脂质磁球和h MAM单克隆抗体的CTC分离鉴定试剂盒对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CTC具有较高的捕获效率,这将为实现乳腺癌早期诊断、术前、术后分析及治疗效果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张健冯晓燕孙亭亭王凯张希锐高杰锋梁晓飞康向东彭俊杰张贺秋苗朝良沈鹤柏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人乳腺珠蛋白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云南玉溪市江川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表达的频率,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d、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npmA),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aac(3)-Ⅱ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18%和87%。有6株菌株同时携带2种AME基因。从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检出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2″)-Ⅰ4种AME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9.4%、6.2%和3.1%;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有4株发生相同的aac(3)-Ⅱ突变,分别为G232A、T251C、G580A和T612A。8株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未检出AME基因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论云南玉溪市江川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与AME基因表达有关,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增加可能与aac(3)-Ⅱ基因突变有关。
- 吴蓉吕玉江戴俊华相芬芬孔倩倩钱宁张贵留杨玉玲陈丽春康向东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 熊果酸对胃癌细胞中cofi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熊果酸作用胃癌细胞BGC-823后丝切蛋白cofilin-1表达的变化。方法熊果酸作用于细胞BGC-823,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检测胞质内cofilin-1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ofilin-1蛋白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胞质内cofi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线粒体表达却明显升高(P<0.01),同时细胞色素C在胞质中的表达量也明显下调(P<0.01)。结论熊果酸作用BGC-823,可能使cofilin-1蛋白从胞质转位至线粒体内,促使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凋亡。
- 季青赵晓艳胡玉娜张隆倪振华康向东
- 关键词:熊果酸双向电泳丝切蛋白细胞色素C免疫印迹
- 2种药敏试验方法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纸片扩散法和真菌耐药性分析试剂盒 (CANDIFAST)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结果的差异。方法 同时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认可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和CANDIFAST检测1 1 3株临床分离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纸片扩散法和CANDIFAST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是 93.8% (1 0 6 /1 1 3)和 5 4 .0 % (6 1 /1 1 3)。 2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与临床治疗结果相比较 ,纸片扩散法的符合率平均高达 99.5 % ,明显高于CANDIFAST (符合率平均6 3.8% )。结论 NCCLS认可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的测定准确性优于CANDIFAST。
- 吴蓉戴俊华康向东孙士康
- 关键词:药敏试验酵母菌真菌耐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髓样分化因子88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 2018年
- 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恶变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参与肿瘤的微环境、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肿瘤耐药等作用。MyD88有可能作为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治疗靶点,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加强肿瘤细胞的耐药作用。
- 范嫣相芬芬陈自喜康向东吴蓉
- 关键词:肿瘤髓样分化因子88
- 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磁珠对人肝癌、胃癌细胞株特异性富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单克隆抗体(4-E9)免疫磁珠与上皮黏附分子(Epcam)磁珠的联合应用能否提高免疫磁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富集效率。方法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磁珠连接,制备成免疫磁珠。通过制备的两种免疫磁珠及两种免疫磁珠的联合应用分别对MCF-7,BEL-7402和BGC-823细胞进行富集率检测。结果4-E9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57.8%,Epcam免疫磁珠的包被率为65.8%。4-E9免疫磁珠对MCF-7,BGC-823和BEL-7402细胞富集率分别为(44±5.33)%,(71±11.33)%和(78.3±8.46)%,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55.5±8.67)%,(78.88±13.11)%和(84.31±6.83)%,两种免疫磁珠联合对BGC-823,BEL-7402和MCF-7细胞富集率分别为(80.4±8.33)%,(85.125±6.77)%和(93.23±4.33)%,联合磁珠组较4-E9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3,0.04)。联合磁珠组较Epcam免疫磁珠对BGC-823,BEL-7402,MCF-7细胞富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0.03,0.04)。结论两种免疫磁珠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Epcam免疫磁珠对BEL-7402,BGC-823及MCF-7细胞富集率,4-E9抗体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郝文斌相芬芬乐红红范嫣许健刘巧丽吴蓉康向东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108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GgyrA和parC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108株NG中检出84株对青霉素耐药(77.8%),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0株(55.6%);四环素耐药率为61.1%,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5.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的22株NG均发生gyrA基因的91、95氨基酸位点突变,原91位氨基酸全部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parC基因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为86、87和91。结论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基因检测分析证明了NG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
- 吴蓉康向东戴俊华郑瑾吴译筠
-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耐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氟喹诺酮
- 革兰阴性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及作用研究
- 吴蓉张隆戴俊华康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