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金安

作品数:83 被引量:1,550H指数:25
供职机构: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2篇黄瓜
  • 23篇幼苗
  • 20篇黄瓜幼苗
  • 15篇选育
  • 12篇栽培
  • 11篇黄瓜新品种
  • 11篇光合作用
  • 10篇温室
  • 7篇育种
  • 7篇日光温室
  • 7篇膜脂
  • 7篇膜脂过氧化
  • 7篇津优30号
  • 7篇抗病
  • 7篇光温
  • 7篇大棚
  • 6篇弱光
  • 6篇抗病性
  • 5篇日变
  • 5篇日变化

机构

  • 54篇天津市黄瓜研...
  • 20篇天津科润黄瓜...
  • 7篇天津科润农业...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辽东学院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作者

  • 82篇庞金安
  • 56篇霍振荣
  • 45篇李淑菊
  • 38篇马德华
  • 11篇王惠哲
  • 7篇李淑菊
  • 5篇马德华
  • 5篇吕淑珍
  • 5篇李怀智
  • 5篇马德华
  • 4篇司龙亭
  • 4篇张恩平
  • 4篇张淑红
  • 4篇吕淑珍
  • 3篇杜胜利
  • 3篇卢育华
  • 2篇孙玉河
  • 2篇王艳飞
  • 1篇申玉梅
  • 1篇孟兆芳

传媒

  • 17篇天津农业科学
  • 11篇华北农学报
  • 10篇中国蔬菜
  • 8篇园艺学报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长江蔬菜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园艺(果...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农业与技术
  • 1篇蔬菜
  • 1篇农村科技开发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1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 10篇2001
  • 12篇2000
  • 6篇1999
  • 8篇1998
  • 9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春茬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20号的选育被引量:3
2002年
从 1992年开始搜集品种资源进行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1994年选出耐低温弱光的保护地育种材料T5 4和 4 5 1。 2 0 0 1年育成了黄瓜新品种津优 2 0号。津优 2 0号黄瓜植株生长势强 ,以主蔓结瓜为主 ,瓜条顺直 ,长棒状 ,腰瓜长 30cm左右 ,单瓜质量 15 0g左右。商品性好 ,畸形瓜少。瓜绿 ,有光泽 ;瘤显著 ,密生白刺 ;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 ,耐低温弱光。适合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和早春大棚栽培。
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吕淑珍
关键词: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冬春茬温室黄瓜选育
高温对辣椒幼苗叶片某些生理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3
1999年
经高温处理后,辣椒幼苗光合能力下降,在处理最初,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非气孔限制成为主要原因。呼吸速率先下降后上升,在处理36 h 后达到一个高峰,随后降低,处理到60 h 呼吸达到非常低的水平。高温处理后,蒸腾速率急剧下降,叶表温度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持续上升。试验表明,水分在辣椒抵抗高温伤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马德华庞金安李淑菊
关键词:辣椒蒸腾作用
黄瓜叶部主要病害及防治
2001年
叶片是黄瓜发生病害的主要部位,生产上发生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花叶病毒病。生产上的防范措施,首先要选用对当地主要病害抗性较强的品种,其次在注意预防的同时加强药物治疗。
庞金安
关键词:黄瓜叶部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被引量:5
2004年
根据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复制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CMV质粒作为RT-PCR反应的阳性对照,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对2002-2003年采集的98份黄瓜病毒病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的767bp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结果表明98份材料中96.94%检测到CMV。
王惠哲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质粒
水杨酸预处理对提高黄瓜幼苗耐低温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3
2000年
观察了经水杨酸 (SA)预处理的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 ,SA预处理明显增强了黄瓜幼苗的耐低温能力 ,萎蔫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幼苗的MDA含量略有增加 ,O2 .- 含量下降 ;POD、SOD活性上升 ,CAT活性下降。黄瓜幼苗在低温胁迫过程中 ,经SA预处理的幼苗较未预处理幼苗MDA含量增加较少 ,O2 .- 含量上升延迟 ,POD、CAT、SOD活性均比未进行SA预处理的幼苗活性高。试验表明 。
庞金安马德华霍振荣李淑菊
关键词:黄瓜幼苗水杨酸抗冷性
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被引量:30
2006年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d出现第1个峰值,第7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含量的降低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各黄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中抗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说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更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
王惠哲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菌生理变化
日光温室越冬黄瓜津优30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2001年
近十几年来,我国日光温室越冬黄瓜的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上的黄瓜品种日益混杂,耐低温弱光能力普遍较差,极大地影响了黄瓜生产。我们从1993年开始搜集品种资源,进行耐低温弱光黄瓜新品种选育研究。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育成适合在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津优30号,2001年5月通过鉴定。1、产量表现1999~2000年。
庞金安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选育栽培要点
大棚黄瓜净光合速率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大棚黄瓜净光合速率的研究马德华庞金安李淑菊霍振荣(天津市黄瓜研究所300192)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力构成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关于黄瓜(CucumissativusL.)的光合作用,卢...
马德华庞金安李淑菊霍振荣
关键词:大棚黄瓜光合作用植物净光合速率黄瓜
黄瓜新品种津优12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05年
用优良自交系Q12作母本,F51作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津优12号,植株生长势中等,叶色深绿,瓜条顺直,长棒状,长35cm左右;单瓜质量200g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畸形瓜率低;春季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4节左右,雌花节率高。春露地栽培产量可达5500kg·(667m2)-1左右,秋大棚栽培产量4200kg·(667m2)-1。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CMV。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春露地和秋大棚栽培。
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王惠哲管炜
关键词:黄瓜秋大棚栽培选育优良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单瓜质量
盐胁迫对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张淑红张恩平司龙亭庞金安马德华
关键词:黄瓜幼苗盐胁迫土壤次生盐渍化环境保护措施渗透调节物质品质劣变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