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业勤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MRI
  • 3篇CT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血管瘤病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外伤
  • 2篇颅面
  • 2篇颅面血管瘤病
  • 2篇脑外伤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外伤
  • 2篇X线
  • 2篇MRI诊断
  • 2篇超声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玉林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庞业勤
  • 5篇文雄伟
  • 2篇陈国新
  • 1篇陈松
  • 1篇蔡玲
  • 1篇何林

传媒

  • 3篇第六届全国磁...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线钼靶和超声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X线钼靶、超声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21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分为单纯X线钼靶、超声检查、两者联合检查三组,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单纯X线钼靶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8.2%,单纯超声检查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检查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7.2%,与单纯行X线钼靶(χ2=4.32,P<0.05)或超声(χ2=6.66,P<0.01)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钼靶摄片检查和超声检查各具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
庞业勤陈国新
关键词:乳腺癌X线钼靶超声
经颈超声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超声、CT及MRI检查,观察鼻咽部软组织的厚度或肿块的位置、形态、边界、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测量颈部肿大淋巴结。结果超声、CT、MRI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2.0%、94.0%、96.0%。结论超声与CT、MRI均可对鼻咽癌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并能较好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及病灶与咽旁间隙的关系,多种影像学检查互相配合能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
何林蔡玲陈国新陈松庞业勤
关键词:鼻咽肿瘤超声检查CTMRI
CT在胃肠道间质瘤及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及良恶性鉴别中的科学价值,提高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确定良恶性的结果。研究螺旋CT表现。结果 3例良性胃间质瘤,边界清晰,呈类圆形;4例强化值>25HU,病灶内无出血和坏死,没有侵犯周围组织;6例直径<5cm;9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经过CT检查后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7例>5cm,2例强化值>25HU,病灶内有出血,或者转移;2例潜在恶性的CT结果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与病理结果及免疫学没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 CT能充分显示病变部位及周围脏器受侵犯的情况,因此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作用很大,有推广的作用。
庞业勤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扫描病理检查
椎动脉狭窄、纡曲的MRA、MRI表现(附30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纡曲的MRA、MRI表现及其诊断。方法:选取30例临床诊断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颈部MRA、MRI检查,或头部MRI查,并表现为狭窄、纡曲的患者。结果:MRA能显示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纡曲,及病变具...
庞业勤文雄伟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影像学诊断
文献传递
颅面血管瘤病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颅面血管瘤病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检查的5例颅面血管瘤病的MRI表现,以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所有病例均经 CR、CT和MRI检查
文雄伟庞业勤
关键词:颅面血管瘤病MRI
文献传递
MRI在急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MRI在急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集经CT、MRI检查及经手术治疗证实急性颅脑损伤病倒。结果:76例急性脑外伤在MRI各种序列共显示病灶总数92个,其中包括出血性病灶及非出血性病灶即脑挫伤、...
文雄伟庞业勤
关键词:急性脑外伤MRI
文献传递
颅面血管瘤病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颅面血管瘤病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检查的5例颅面血管瘤病的MRI表现,以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所有病例均经CR、CT和MRI检查。 结果:5例MRI检查表现如下:(1...
文雄伟庞业勤
关键词:颅面血管瘤病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重症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后经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脱水、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总结其CT影像学特征。结果:40例患者的CT图像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基底池及第三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密度尚均匀,皮质高密度影、脑沟变浅、脑回结构消失,单侧27例,双侧13例。经治疗后28例好转,12例死亡。结论:基底池和第三脑室变小或闭塞是弥漫性脑肿胀的典型CT表现,确诊后应积极进行大剂量激素、冬眠亚低温、脱水及手术等治疗。
庞业勤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弥漫性脑肿胀影像学
MRI在急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MRI在急性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集经CT、MRI检查及经手术治疗证实急性颅脑损伤病倒。结果:76例急性脑外伤在MRI各种序列共显示病灶总数92个,其中包括出血性病灶及非出血性病灶即脑挫伤、...
文雄伟庞业勤
关键词:脑外伤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28例早期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早期胃肠道穿孔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早期胃肠道穿孔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层螺旋CT扫描和腹部X线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患者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增厚、腹腔及腹膜后腔积液在两种方法中的显示情况。结果:X线检查准确率为64.3%,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89.3%,螺旋CT扫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P<0.01);患者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增厚、腹腔及腹膜后积液的显示情况在螺旋CT扫描检查中更清晰和明确,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诊断早期胃肠道穿孔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病情预后情况,其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庞业勤
关键词:CTX线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