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梅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行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20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年龄18~60岁。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50例。A、B两组由高年资麻醉医生(获得执业医师证工作满5年以上)进行气管插管,C、D两组由低年资(获得执业医师证工作5年以下)麻醉医生插管。A、C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先经一侧鼻腔置入鼻咽通气管,然后使用插管软镜经鼻咽通气管进行气管插管,B、D两组麻醉诱导后直接使用插管软镜经鼻腔插管。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首次暴露声门时间、失败例数及插管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插管所用时间A组短于B组、C组短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4%、82%,失败率均为2%,B、D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50%、30%,失败率分别为10%、20%,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B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可以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联合使用时高年资与低年资麻醉医生插管时间及失败率均无明显差异。
- 许福生庄梅红邓莎施志波游仁芳李巧云
- 关键词:鼻咽通气管气管插管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中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同时连接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变异度(SVV)、心脏指数(CI)等指标。观察组根据SVV、CI、MAP、心搏量指数(SVI),将CI≥2.5L·min^(-1)·m^(-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根据MAP及CVP行常规液体治疗。记录术中晶体液量、胶体液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记录诱导前(T_0)、诱导后即刻(T_1)、手术开始即刻(T_2)、手术开始后1 h(T_3)、术毕(T_4)的心率、MAP、CVP、CI、SVV的变化。检测T_2、T_4时的Sa O_2、Scv O_2及血乳酸含量并计算术中氧供指数(DO_2I)、氧耗指数(VO_2I)、氧摄取率(ERO_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晶体液量明显减少,胶体液量明显增加;T_4时观察组Scv O_2、DO_2I、VO_2I、ERO_2均明显增加(P<0.05),而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T_0比较,T_1时2组MAP、CI均有明显下降(P<0.05),T_2~T_4时观察组CVP明显升高,T_1~T_4时观察组和T_2~T_4时对照组SVV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_2、T_3时观察组CI明显升高(P<0.05),T_2时观察组CVP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观察组SVV明显降低(P<0.05);与T_2比较,T_4时观察组DO_2I、VO_2I、ERO_2、Scv O_2明显升高,乳酸浓度明显降低,对照组VO_2I、ERO_2均明显升高,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减轻大面积烧伤患者心脏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保证良好的微循环灌注,维持机体氧供需平衡,比常规液体治疗方案更佳理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 许福生庄梅红施志波尧云庄海滨张华国
- 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大面积烧伤手术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麻醉在双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麻醉在双上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60例双上肢手术患者均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快速诱导后插入喉罩,术中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麻醉。观察喉罩的使用情况及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术中喉罩使用效果良好,患者在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麻醉效果良好,而且大大减少了双侧臂丛神经阻滞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其又有麻醉苏醒快而且完善、并发症少等独特的优点。
- 许福生庄梅红陈淑贞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上肢手术
- 减少并发症吸痰方法在N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种既适用于新生儿吸痰,而相关并发症又少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判断患儿确切有痰时吸痰,对照组每隔2 h就常规吸痰,观察两组患儿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发生相关并发症有8例,对照组发生相关并发症有24例,试验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断患儿确切有痰时吸痰的方法能有效减少吸痰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NICU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法。
- 庄梅红戴凤英谢雪玲
- 关键词:吸痰NICU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