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雷

作品数:21 被引量:33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羊草
  • 11篇草地
  • 5篇放牧
  • 4篇羊草草地
  • 4篇种间
  • 4篇芦苇
  • 3篇植物
  • 3篇生态学
  • 3篇松嫩草地
  • 3篇种间竞争
  • 3篇菌根
  • 3篇放牧强度
  • 3篇草原
  • 3篇丛枝菌根
  • 2篇叶片
  • 2篇群落
  • 2篇种间关系
  • 2篇刈割
  • 2篇菌根真菌
  • 2篇教学

机构

  • 2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作者

  • 21篇巴雷
  • 15篇王德利
  • 7篇孙伟
  • 5篇王旭
  • 5篇刘颖
  • 2篇高莹
  • 2篇李海燕
  • 2篇王岭
  • 2篇刘鞠善
  • 1篇许清涛
  • 1篇何正飚
  • 1篇宋传涛
  • 1篇李志坚
  • 1篇白晓楠
  • 1篇刘军萍
  • 1篇张宝田
  • 1篇张刚
  • 1篇王亚秋
  • 1篇张立朝
  • 1篇杨亚宁

传媒

  • 3篇草业学报
  • 3篇草地学报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刈割对羊草和全叶马兰生长与种间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研究刈割对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和全叶马兰(K a lim eris integ rif olia)生长与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强度越大,相对生长速率越大;留茬4、8和12 cm之间差异显著;刈割改变植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削弱种间关系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刈割对羊草生长的影响较大。
巴雷王德利曹勇宏
关键词:羊草种间关系刈割相对生长速率
一种改进的丛枝菌根染色方法被引量:48
2010年
研究改进了Vierheilig等描述的AM菌根染色法:将根样于20%KOH溶液中60℃水浴透明40-120 min,5%醋酸酸化5min后,用5%醋酸墨水染色液(派克纯黑书写墨水Quink),于60℃水浴染色30 min,清水浸泡脱色(14h)后即可镜检。根皮层细胞内AM真菌的丛枝结构清晰可见,并且能够明确地分辨AM真菌与其它未知真菌。此外,Quink初染后,再经过SudanⅣ复染(60℃、60 min),70%乙醇脱色5min,暗隔真菌的透明菌丝内所积聚的脂类颗粒被SudanⅣ染上鲜红色,在复式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此类透明菌丝在根皮层组织内的存在状况。采用甘油明胶为封固剂制片,根的染色效果可以保存长久。此项技术可以对同一种植物的多个根样进行同步的透明和染色处理,而且操作简便、低毒性、成本低廉、染色效果极佳,适用于野生和栽培草本植物AM菌根的染色和制片观察。
杨亚宁巴雷白晓楠张立朝王德利
关键词:丛枝菌根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格局特征的变化被引量:22
2007年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植物平均拥挤的大小顺序为黑麦草>鸡脚草>白三叶,集聚参数的顺序与其相同,聚块指数则相反,占据优势的黑麦草更多地受到相邻的鸡脚草与白三叶的作用,体现了较高的拥挤效应,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拥挤效应呈现加强的趋势;(3)家畜对植物格局规模影响明显,高放牧强度下黑麦草始终保持稳定的格局规模;轻度放牧强度下白三叶的格局规模变化很大,区组规模复杂。
许清涛黄宁巴雷王德利
关键词:奶牛放牧强度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地三种禾草叶片再生动态研究被引量:28
2001年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对天然羊草草地 3种禾草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叶片再生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3种禾草在不同再生期间的叶片伸长率、萎蔫率、发生率及枯死率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5 ) ,放牧强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一般不显著 (P >0 .0 5 )。放牧不利于羊草叶片发生 ,中等强度放牧促进芦苇和碱茅叶片伸长与发生。
刘颖王德利王旭巴雷孙伟
关键词:放牧强度禾草叶片羊草草地
羊草草地主要植物邻体干扰条件下构件形态特性比较被引量:17
2003年
 采用多样地随机取样方法,对不同群落中羊草、芦苇和全叶马兰的构件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羊草、芦苇与全叶马兰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构件形态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形成了光竞争等级:芦苇>全叶马兰>羊草.但是,光竞争的劣势地位并不表明羊草在种间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羊草利用营养繁殖策略来达到适应性与种间关系的权衡.光资源、种间关系和植物的适应性都是影响植物形态可塑性的重要因子.
巴雷王德利
关键词:羊草草地邻体干扰草原植物种间竞争植物群落
放牧后羊草和芦苇叶组织转化的比较被引量:15
2002年
运用组织转化理论与分析方法 ,对羊草与芦苇在放牧后的叶组织转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整个生长季内 ,除 5月份外 ,芦苇的绿叶数大于羊草 ,羊草的绿叶长大于芦苇 ;2种禾草的叶片发生率和伸长率均在生长初期最大 ,以后逐渐降低 ,萎蔫率正好相反 ;芦苇叶片寿命短 ,叶组织转化快 ,叶组织物质积累呈抛物线型增长 ,如果不及时利用 ,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羊草叶片寿命较长 ,叶组织转化慢 .
刘颖王德利王旭巴雷孙伟
关键词:放牧羊草芦苇天然草地
不同刈割条件下的人工草地羊草叶片的再生动态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运用组织转化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工草地上不同刈割起始时期、留茬高度以及刈割频率对羊草叶片伸长率、萎蔫率、发生率和枯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起始时期之间,刈后第一周至第四周叶片伸长率和发生率差异均显著(P<0.05),叶片萎蔫率和枯死率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刈割次数间除第一周叶片萎蔫率差异显著(P<0.05),第四周叶片萎蔫率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他各参数差异均不显著;留茬高度间除6月份刈割处理第一周、第二周叶片伸长率差异极显著(P<0.01),6月份刈割处理第四周叶片伸长率、第一周叶片发生率及8月份刈割处理第四周叶片伸长率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各参数差异均不显著.最佳刈割时期和最佳刈割强度要综合多种因素来确定,根据本实验结果,仅就叶片的再生动态角度考虑,6月份开始刈割,留茬高度8cm,叶片再生速率最快.
刘军萍王德利巴雷
关键词:人工草地羊草刈割叶片伸长率
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9
2022年
课程思政对高等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生态学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引领的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能起到提高国民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教育目标。本文介绍了进行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总结了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课程思政积极性不足和思政能力欠缺、课程思政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对课程思政提出如下建议:强化顶层设计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主动意识和基本素养,挖掘生态学课程的思政元素以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强化生态学专业理论与思政知识融合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刘鞠善巴雷李海燕王岭王德利孙伟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我国东北地区苜蓿种植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苜蓿产业发展基地之一。本文从苜蓿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种植方式、杂草防除以及苜蓿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等东北地区苜蓿种植常见的问题入手,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李志坚周帮伟巴雷
关键词:苜蓿种植
文献传递
羊草草地生长季放牧山羊采食量和食性选择被引量:48
2002年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地 ,通过控制放牧实验对山羊的时限采食量和食性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 5~ 9月份 ,山羊的时限 ( 1 h)采食量平均为 0 .4 2 kg干物质 ,其季节动态为 5月份最低 ,随季节推移不断增大 ,8月份达到最大 ,9月份又有所减小 ;时限采食量基本上随放牧率减小而增大 ,但在最低放牧率小区有所减小。 ( 2 )山羊的食性选择随季节推移和放牧率不同而变化。( 3)山羊对 2 0~ 2 5 cm高度草层的选择性最高 ;各高度草层的食性选择指数随季节推移和放牧率不同而变化 ;山羊对不同植物的高度选择性存在差异 ,但高度选择指数的最大值都在 1 5~ 30 cm范围内。
王旭王德利刘颖巴雷孙伟张宝田
关键词:羊草草地生长季放牧山羊采食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