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俊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篇遥测
  • 3篇数据处理
  • 1篇导弹
  • 1篇导弹发射
  • 1篇等价权
  • 1篇等价权函数
  • 1篇对接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弱
  • 1篇遥测精度
  • 1篇遥测数据
  • 1篇遥测数据处理
  • 1篇异常值
  • 1篇振动
  • 1篇振动信号
  • 1篇实时数据
  • 1篇实时数据处理
  • 1篇实时遥测
  • 1篇事后
  • 1篇统计分析

机构

  • 7篇太原卫星发射...

作者

  • 7篇崔俊峰
  • 4篇舒传华
  • 2篇成红艳
  • 1篇成红艳
  • 1篇王竞克
  • 1篇王广成
  • 1篇谢会琴
  • 1篇孙喜

传媒

  • 2篇遥测遥控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宇航学报
  • 1篇飞行器测控学...
  • 1篇2003年航...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新形势下靶场遥测数据处理的发展方向
针对目前靶场试验任务“短间隔、快流程”的特点和靶场遥测数据独占的局面被打破的现实,分析了新形势下遥测数据处理的新需求,从数据处理速度、数据结果自动辨识、故障分析、弹上环境分析、数据结果可视化展现、型号数据库建设、遥外测融...
成红艳崔俊峰
关键词:航天工程靶场试验遥测数据数据处理
文献传递
实时遥测原始数据对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023年
实时遥测数据处理系统借鉴了事后处理中多站原始数据对接设计思路,实现了实时遥测原始数据对接。实时对接数据处理具备了实时处理的速度和事后处理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全程连续的结果,并能克服部分设备数据散乱造成的参数误解问题,更好地满足了任务需求。实时对接技术是实时遥测数据处理系统中的亮点和难点,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以遥测数据帧为粒度的实时多站遥测原始数据对接方法,分析了实时对接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给出了方法实现的关键步骤、核心算法和具体流程,并指出了与事后对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难点。最后,对方法的应用效果分别同单站设备结果、事后对接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鲁棒性。该方法已多次应用于实时任务中,效果良好。
舒传华王竞克崔俊峰
关键词:实时数据处理
一种遥测缓变参数自动判读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遥测参数中缓变参数的自动判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统计特性的遥测缓变参数自动判读新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以参数目标数据时标为基准的时间间隔递推算法和线性插值方法,使历史数据与目标数据的时标得到有效统一。其次,基于方向和距离函数构造了双因子等价权函数,并利用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得到了参数的估值和标准差。最后,根据参数的估值和标准差对目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目标数据的概率分布判断参数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实现参数的自动判读。仿真校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辨识缓变参数中的异常参数,且具有较强的抑制随机噪声和抗差自适应能力。与传统以人工为主的判读方式相比,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遥测参数判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李鑫高家智崔俊峰谢会琴
关键词:自动判读统计分析
用峰态算法提取发射过程振动信号弱冲击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卫星导弹发射过程振动信号中存在的弱冲击信号,用峰态算法对其进行分析,用以发现弱冲击信号的存在和出现的时间。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指出使用该算法应注意的问题。
王广成谢会琴舒传华崔俊峰
关键词:振动信号
通过数据处理提高遥测精度的方法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测量误差、传输过程误差等受到技术和设备本身的精度限制从而提高遥测精度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从数据处理角度提高遥测精度的方法。阐述遥测精度的内涵,分析影响遥测精度的因素,并分异常值剔除法与精细处理法两大类进行数据处理提高精度的方法探讨,着重对精细处理法的帧计数对准时间法、帧间隔时间修正法、加入修正量法和冗余数据融合法进行详细阐述。这些方法已在数据处理中得到使用,效果良好。
成红艳舒传华崔俊峰
关键词:遥测精度数据处理异常值
基于单帧质量最优的遥测多站数据自动对接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在卫星发射等测控任务中,遥测数据包含的副帧量大,可又要数据处理速度快、处理结果质量好。针对这种情况,首次提出并实现基于单帧质量最优的多站数据自动对接方法,给出其中的关键步骤和单帧质量的判别准则,并对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克服以往对接方法中的对接过程复杂、人工参与较多和多站数据无法最优利用等不足,有效缩短数据处理时间,充分挖掘了多站数据优势,较好修正电磁波传输延时。应用分析表明,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已多次应用于飞行任务数据处理中,效果良好。
舒传华孙喜崔俊峰成红艳
起飞漂移量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简述了起飞漂移量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要求,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
崔俊峰
关键词:火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