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杰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水稻
  • 3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植物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色素
  • 2篇细胞色素P4...
  • 2篇基因打靶
  • 2篇基因植物
  • 2篇打靶
  • 1篇血红素氧化酶
  • 1篇亚洲栽培稻
  • 1篇烟草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转基因体系

机构

  • 8篇南昌大学

作者

  • 8篇余潮
  • 8篇官杰
  • 8篇朱友林
  • 5篇李绍波
  • 4篇朱剑
  • 2篇陈莹
  • 2篇叶菲
  • 1篇孙凌飞
  • 1篇黎晶晶
  • 1篇彭晓珏
  • 1篇黄玥蕾
  • 1篇阎新
  • 1篇朱磊

传媒

  • 2篇湖北省遗传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稻CYP81A6基因提高烟草、番茄对除草剂苯达松的抗性
细胞色素 P450单加氧酶(P450s)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植物、细菌、昆虫、哺乳动物中, 具有多种催化功能的氧化酶系。P450s 通过向疏水性分子中插入一个氧原子增强其反应活性和水溶性,实现其对多种代谢过程的催化作用,包括...
叶菲官杰朱剑朱磊余潮李绍波朱友林
文献传递
农杆菌介导的世锦B悬浮细胞团转基因体系的初步建立
2009年
本试验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世锦B悬浮细胞团转基因体系。利用世锦B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并悬浮培养,得到生长旺盛的细胞团。将细胞团先在N6Ⅱ培养基上预培养1周,再用农杆菌侵染并在N6Ⅱ培养基上共培养,在含头孢霉素250mg/L、羧苄青霉素250mg/L、潮霉素50mg/L的N6I培养基上筛选,抗性愈伤接入MSIC分化培养基中,成苗后接入MSⅡ培养基中长成植株。抗性植株经PCR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世锦B的基因组中。
黎晶晶官杰陈莹李绍波余潮朱友林
关键词:水稻农杆菌介导
H2O2诱导水稻黄化苗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植物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应逆境胁迫环境时往往会发生的一种现象。本研究收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 及其杂种汕优46种子培育黄化苗,在苗期对 10~12天的黄化苗用 HO胁迫处理2小时、4小时和8小时,...
李绍波黄玥蕾官杰余潮朱友林
文献传递
细胞色素P450与除草剂代谢
作为广泛参与生物次生代谢的一大类含血红素的氧化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在生物体内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代农业生产中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使抗除草剂P450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文章介绍了P450的分类命名、P450酶系的结构及催...
朱剑余潮官杰朱友林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转基因植物
文献传递
植物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对植物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操作程序、打靶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打靶效率提出了建议,同时对该技术在植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莹彭晓珏官杰李绍波余潮朱友林
关键词:植物基因打靶技术应用
细胞色素P450与除草剂代谢被引量:4
2007年
细胞色素P450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一类具有混合功能的血红素氧化酶。P450对除草剂代谢的机制及反应类型是多样的,与除草剂代谢相关的P450基因的植物转基因研究得到了具有不同除草剂抗性的转基因植物。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朱剑余潮阎新官杰朱友林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转基因植物血红素氧化酶
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打靶是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DNA分子定向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对特定基因的修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它对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及遗传育种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基因打靶的发展及原理进行了介绍,从打靶载体的构建和转化方法等方面详细论述了...
叶菲朱剑余潮官杰朱友林
关键词:基因打靶同源重组
文献传递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被引量:3
2008年
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遗传分化的主流。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
孙凌飞李绍波官杰余潮朱友林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