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瑞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瘤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64排螺旋
  • 2篇64排螺旋C...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6
  • 1篇造影
  • 1篇诊断准确率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6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宋瑞敏
  • 2篇王忠耕
  • 1篇王晶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宫颈癌淋巴转移患者56例,均为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采用多层螺旋CT对髂总、腹总动脉旁等处的淋巴结转移诊断,就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评估CT诊断价值。结果本次选择的疑似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患者56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准确度达96.4%,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87.5%;误诊率为12.5%,漏诊率为2.1%;阳性预测值为87.0%。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临床疑似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病例进行诊断,可对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做出基本准确的判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高一致性,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宋瑞敏
关键词:宫颈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IL-6、Hcy水平检测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病人13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水平;选取冠状动脉CT未见粥样硬化的3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其余104例冠心病病人根据冠状动脉CT检查的Ct值分为易损斑块组(37例)、混合斑块组(32例)和硬质斑块组(35例),根据病史及CAG诊断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5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51例),比较各组IL-6和Hcy水平。结果 ACS组易损斑块病人多于SAP组,硬质斑块病人少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IL-6、Hcy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IL-6、Hcy水平高于混合斑块组、硬质斑块组和对照组,混合斑块组高于硬质斑块组和对照组,硬质斑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的Ct值与血清IL-6、Hcy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CT可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不同稳定性斑块病人的血清IL-6、Hcy水平差异明显,64排螺旋CT结合IL-6、Hcy水平检测能够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宋瑞敏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白细胞介素-6
DSA与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43例,入院后均分别行DSA及3D-CTA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D-CTA和DSA诊断准确率。结果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与DSA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行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高,避免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
宋瑞敏孙兴智王忠耕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多层64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后处理技术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相应技术的推广。CTA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结果:通过CTA和DSA及手术共同证实发现30例患者有32个动脉瘤分析,脑动脉瘤多发生于脑基底动脉环,多发者多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病。
宋瑞敏王晶王忠耕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胸部创伤多由车祸、打击、坠落等因素引起,属临床急诊常见病症[1]。该类疾病具有进展快、病情复杂等特点,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2]。因此,临床需及早明确创伤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目前,X线及64-MSCT为临床胸腹部影像学诊断最常用、最便捷的技术,但其诊断价值尚未达成一致共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4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4-MSCT的诊断价值。
宋瑞敏
关键词:64-MSCT胸部创伤X线
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33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 33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CT检查明确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31例(93. 94%),误诊为肺结核2例(9. 68%); 33例均为孤立性结节,左肺14例,右肺19例,直径6~19 mm,平均(11. 44±2. 50) mm。小肺癌病灶与邻近组织边界见磨玻璃影7例(21. 21%),线影者20例(60. 61%),胸膜凹陷征20例(60. 61%),支气管血管聚集征5例(15. 15%); CT增强扫描均匀强化10例(30. 30%),不均匀强化23例(69. 70%)。结论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良好。
宋瑞敏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